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5 14:53:00

墨子及墨家思想

<font size="5" face="黑体"><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p><font size="5" face="黑体">墨尊--夏道,并引夏正道攻汉周奴道这些好像都十分常见!</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墨家思想:</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即《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①<b><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55358.htm" target="_blank">兼爱非攻</a></b>。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②<b>天志明鬼</b>。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③<b>尚同尚贤</b>。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br/>④<b>节用节葬</b>。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472021.htm" target="_blank">久丧</a>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strong>哲学政治思想</strong></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 。他以 “ 耳目之实 ”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98328.htm" target="_blank">三表</a>:“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把“事” 、“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44861.htm" target="_blank">名实</a>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系。</font></p><p><font size="5" face="黑体">一种观点认为,墨子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非命”与“天志”体现了墨子“<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06521.htm" target="_blank">天人之辩</a>”强烈的思维张力,在墨子宗教哲学里,天志兼爱而不不制天命,天道酬勤,天喜欢自强不息的人。</font></p></div></font>

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6 12:10:00

<p>思想的重要问题在哪?下面让他来继续讲述:</p><p>    一个打着56族治理共和旗帜的汉天下,在这个汉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p>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gzODU4NA==/v.swf

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6 10:28:00

<p><font face="黑体" size="5">有夏商无周,有周无夏商。就和有墨无儒,有儒无墨一样,墨子一直就在排斥贵贱论的儒家病态思想。</font></p><p><font face="黑体" size="5">    就和墨家的思想一样藐视<font color="#ff0033">周秦</font><font color="#000000">贵贱</font>奴儒病态思想的存在,继承商夏道德思想就必然与周秦用来奴驭人民的儒家<font color="#ee0030">虚伪道德</font>思想成对立!</font></p>

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5 14:58:00

<font face="黑体" size="5">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 治者发动 战争带 来的祸 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来充当; 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font><font face="黑体" size="5"></font>

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5 15:06:00

尹辛傣 发表于 2010-3-25 15:22:00

<font face="黑体" size="5">墨子提出的“天”与“鬼”在汉周之前的商夏时期都十分常见用于纯<font color="#dd002c">正</font>道德思想治理疆域,真不知墨子是商之治民夏之遗民“卜”还是商之遗民,反正墨子尊非龙畜道思想就行了!</fo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墨子及墨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