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儿子
发表于 2010-3-28 17:40:00
<p>外出挑水”的老人会向记者下跪,是因为希望引起外界关注,以使得弄怀屯级路早日修通。</p><p>值得高兴的是,从兰木乡通往弄怀屯的屯级公路已经于26日重新开始动工修建,勾机在紧张作业。东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兰县兰木乡党委书记覃穆云告诉记者,东兰县相关领导班子已于3月25日召开协调会,施工队同意尽快把路基打通。</p><p>从这个案例说明了这一点:</p><p>"没有新闻媒介的跟踪,山区许多工程进展就艰难"</p><p> </p>
犀利哥
发表于 2010-3-28 18:01:00
楼主有时间可以亲自去调查,,,,,
犀利哥
发表于 2010-3-31 19:07:00
<p>同意24楼。</p><p>迁到平地来,后代会更好过些</p>
骆越子孙
发表于 2010-3-29 13:48:00
我想,东兰木兰乡这几公里的山路开挖成本也实在太大了。<div><br/><div>当务之急,对于石漠化十分严重的地方,有计划地把当地居民迁移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去生产生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div><div><br/><div>试想,真要把当地的生态恢复过来使之变得有水有树又能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宜居场所,仅靠眼下和今后那点投入是不可能的。</div><div><br/></div><div>这么多年来,对于改变山区生活条件的投入并不少,但实际上又有几个山弄被改变了?就算解决了吃水问题,那么生产问题能解决吗,贫瘠而日益石漠化的土地一年到头生产不出几个效益来,山民死守故地,依恋不舍的那种心情我十分理解,但这种不计经济社会效益的投入方式应该考评一下了。</div><div><br/></div><div>所以,与其,各地各级各部门花大力气去解决那些山山弄弄、为数不多的山民吃水问题,还不如直接把他们迁移到山外来得实在。但这不仅需要当地居民的勇气,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勇气。</div><div><br/></div></div></div><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29 13:53:39编辑过]
obnobn
发表于 2010-4-9 18:25:00
什么人敢拿僚人的尊严开玩笑?
林中歌者
发表于 2010-7-2 21:35:00
<p>日他妈的,到现在还要老子们跪着,SA`````````.</p>
dwgmehmwng
发表于 2010-9-7 09:39:00
<p>iem gij fangzbyaiz ndeix dai liux bae !!!!!!!!!!!</p><p>阉了这些妖魔鬼怪..全阉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7 9:43:1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