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看到了“sawngip"写的丧事么经
<p>正月13、14,我家一位堂祖母gvaq,请来了一班“道”,一班“么”。“么”有四人,主持着红色带帽,另有二女着古装唱“哭丧歌”。“道”大多数时候用“客话”喃,“么”一般是用壮话喃和唱,也有用“客话”喃的时候。可惜我未带工具(就算带也不好意思拍录)。“么”有用“土俗字”写的经文,我和堂哥猜出了不少句子(七言)。</p> 其实“么”和“师”应该是不同的概念吧?我们村叫那些人都叫做“么”,但邻村有一大村,叫“唱么”(一种壮戏)却叫做唱师,同“布客”的叫法一样。有个疑问:么是女,师是男,对么?在我们当地,布客做丧事,也会请壮族的师公去做道场,但喃词肯定用“客话”(一种土白话,也许叫平话更合适)。 <p>"师公”的挂图上,有雷神,有两只狗,有玉皇、观音和XX,中间有三位大神不知是谁,下面还有五个大将,哈哈,够复杂的吧。</p><p></p><p>而道公的挂图上,描绘的是地狱的可怕场景。</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3 9:33:46编辑过] 唱么的女么师有一场法事是穿着孝服,带着孝女绕棺哭唱,很感人的。有唱七言的有唱五言的,七言的调跟宾阳横县的差不多,五言的用中里奇石(统称龙山)调,很好听。 dwg "sawndip" lova? 我们那里的“bouxdauh"(道公)和“bouxsae"(师公)的书都是用“sawndip"写,经他们点拨一下,你拿本子就基本能念,也是比较好懂的文字。 但是这种古壮字估计很难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