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90%" border=0 break-all? WORD-BREAK: fixed;>
<TR>
<TD width="100%" 12pt? LINE-HEIGHT: 9pt;><IMG src="http://www.pouchoong.com/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1.gif"> <B></B>
<DIV class=quote><B>下面引用由<U>西域老怪</U>在 <I>2003/10/06 09:01am</I> 发表的内容:</B>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刘三姐不姓刘,而是“我们的三姐”?----Lao(僚)
</DIV>
<P>我们的三姐 按僚语的表达习惯,这句话僚语表达为:三姐我们 samljees raoz
</P></TD></TR></TABLE></P>
<P></P>
<P>我们那边的表达好象是 jeessaml raoz(我不会拼音,这是引用的)不知道别的贝侬是怎么表达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2 21:51:09编辑过] 旅游文化嘛,我们的旅游文化涉及到什么,什么就变味。所以我一直认为当前的旅游开发方式是对旅游资源的采挖,开发什么,就采挖什么,最后采挖完了,就走人,留下一片废墟给后人。 douzliez! 我赞成季人贝侬的说法,刘三姐只不过是我们广西的一个美好传说,只不过是为了体现当时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写照的一个缩影。我是不太相信真有其人。 <P>臣一下子 </P> <P>贝侬们,刘三姐有这样一个故居,在唐朝也应该算是比较小康了了吧?哈</P> 我也不欣赏这种哗众取宠,为了商业目的把三姐故居稿得那么现代的做法。 <P>我们内部请不要用“刘”三姐,那是汉语称呼,我们不是说汉语的,就象我家乡不会说“我”,是说“布壮”一样。</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4-4-22 19:06:03的发言:</B><BR>
<P>看看真的故居吧!</P></DIV>
<P>楼主的相片是阳朔的人为刘三姐故居......哈哈!!在大榕树景区里面!!骗人的!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2/2006291371032988.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iron</I>在2003-7-25 23:30:15的发言:</B><BR>在中国有很多文化景点很不注意保存,就算修也装要修像点啊。<BR>不知道是无知还是什么。</DIV>
<p>同意!!!图片让我反了胃,要想叫我去我是不会去的了,倒不如到我乡下是看茅草屋! 我知道了刘三姐的家没有窗户。而且我还知道了他们家(刘三姐或刘二哥或阿牛)还喜欢在墙壁上胡乱涂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