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担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1/5_15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这个贴子最后由依维在 2003/05/25 12:41pm 编辑]<br><br> 挑担是咱们壮家的重要活计!! <P>极好的照片。</P> 中國南方以致南洋等地都是用擔挑的耶。 很朴实 <P><a href="http://www.singpao.com/20050309/feature/684059.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singpao.com/20050309/feature/684059.html</A></P><H1>兩棲女性﹕生易養難責任大<BR><SMALL></SMALL></H1>
<P> 「一個嬌,兩個妙,三個吃不消,四個斷擔挑。」</P>
<P> 香港最早的節育宣傳,源於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日,當時一位名叫山額夫人的女士,代表「世界節育運動」,在花園道聖約翰大教堂演講,鼓勵大眾節制生育。</P>
<P> 此舉曾惹起天主教會強烈不滿,認為避孕有違天理倫常。</P>
<P> 到了六十年代,政府成立家庭計劃指導會,更通過法例,容許擁有四名孩子的父母,進行絕育手術。</P>
<P> 電台電視則不斷的播放「斷擔挑」宣傳片,以及「兩個就夠晒數……生女也好,生仔也好,兩個已經夠晒數﹗」的宣傳歌,潛移默化,「節育」變成「唸口簧」,令香港人從骨子裏接受了「貴精不貴多」的生育理念。</P>
<P> 將「兩個就夠晒數」當作「兒歌」來唱的女性一代,均屆生育年齡,卻早已改掉歌詞,變成「一個也不要」﹗知識水平提高的年輕人,普遍對「百子千孫」的福分,不感興趣。</P>
<P> 兒女,再非幫忙種田的勞動力,而是致力消費的奢侈品。填鴨式的教育、污染又擠迫的環境、日益惡化的政治氣候、美國對世界的侵略戰爭等,均令人覺得,將孩子帶到世上,負擔重大。</P>
<P> 當學業、愛情、事業受挫的時候,不少人也暗問過﹕「父母為何要將我帶來世上﹖」有一日,當自己的孩子向你問同樣的問題,會有多麼的茫然和淒涼﹖</P>
<P> 從前,生孩子是輕描淡寫﹕「天生天養,多個人多雙筷﹗」現在誰都知道,生易養難。一個孩子,絕不是一雙筷般簡單。</P>
<P> 三十年的公民教育,扎根尤深。香港婦女,平均一生只生育一名子女。零四年的香港出生人口,共四萬八千多,減去死亡人數三萬六千多,自然人口增長只一萬一千多,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P>
<P> 節育政策成功「過頭」,曾蔭權竟又建議市民「進階」至「三個吃不消,四個斷擔挑」﹗生壞肚皮添人口,卻非唯一方法。</P>
<P>(二之一)</P>
<H2>翁靜晶</H2> <P>以前的南洋华人是挑担的!!现在没有了....</P> <P>祝挑出才富</P> <P>这个活俺以前“经常做”。</P> 現在越南人也用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