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水红河岸 发表于 2003-4-28 15:47:00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民族分布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1/5_10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nbs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3-4-28 16:45:00

&nbsp; &nbsp; 僚人所居住的地域原本就连成一片,看来是得到国际承认的了。

芒果树下 发表于 2003-4-28 18:24:00

海南上标黄色的是什么族?

红棉树 发表于 2003-4-28 19:33:00

海南省标黄色的是黎族。<p>这个图确切来说是语言分布图而不是民族分布图,在图里黄色区域代表所有壮侗语族(台语族)的语言分布,而不仅是壮族或僚人的,也包括壮泰语支的傣族语、侗水语支和黎语支等壮侗语族其他语言。不过毕竟只是粗略的图片,好多都没有标清楚,比如云南省文山州的位置壮语分布比实际上要少标了一大块。

iron 发表于 2003-4-28 20:20:00

&quot;Tai&quot;该如何翻译?

iron 发表于 2003-4-28 21:02:00

(Tai)傣语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或侗泰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我国的傣语有德宏傣语、西双版纳傣语和金平傣语之分。德宏傣语是傣语德宏方言区傣族群众共同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从原始台语分化出来的。它与国内的西双版纳傣语、金平傣语、壮语、布依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黎语和国外的泰国语、老挝语、缅甸掸邦傣语、越南黑傣和白傣语、印度阿洪语等分别有着密切的亲属语言关系和历史渊源关系。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iron 发表于 2003-4-28 21:09:00

海南人口<br>  截止1999年末,海南省总人口733.3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160多万,乡村人口约570多万,男性384.91万人,女性384.40万人,性别比为1.10:1。总人口超过50万人的市县有儋州市(77.71万)、琼山市(65.38万)、万宁市(54.2万)、海口市(52.79万)、澄迈县(45.57万)、三亚市(44.60万),以上八个市县总人口为439.49万人,人口最少的是通什市(10.56万)。此外,有300多万琼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各国,尤以泰国为最多。<br>  民族 <br>  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表明,海南省共有37个民族,其中汉族、黎族、 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33个民族是1950年后在海南的开发建设中不断迁入海 南并分散于全省各地的。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 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通什市;汉 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区。 世居少数民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海南的中部,南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海南也是中国的重要侨乡之一,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约有170多万人,侨居最多的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和南亚诸国。<p>  方言 <br>  海南居民语言种类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十种。<p>  1、海南话:狭义的海南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海南话使用最广泛, 使用人数最多,全省有500多万居民通用,主要分布在海口、琼山、文昌、琼海、 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等 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言和声调有所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 语音为标准口音。<p><br>  2、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有本地、美孚、加茂等五种方言。全省 黎族人民使用,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东方、乐东、昌江等自治县 和三亚市、通什市。<p>  3、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约有50万居民使用, 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郊西部的长流、荣山、新海、秀英等地区。<p>  4、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语方言系统,有40多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 市、东方市和昌江县的沿海一带地区。<p>  5、军话:属汉藏系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是古代从大陆充军来海南岛的 士兵和仕宦留下来的语言,有10多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 和三亚市的部分地区。<p>  6、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在海南岛的中部、南部地区各市县 以及少数在其它县的约5万苗族居民中通用。 <p>  7、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约 6万多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东方市、昌江县 昌化江下游两岸。 <p>  8、回辉话:目前学术界认为属海南岛语系,是语群中的一个独特语言。据《琼 州府志》记载,回辉话是大约在宋、元朝期间从外国迁来的居民使用而流传下来的 语言,当时汉人称之为“番语”。使用人口主要是6000海南岛世居的回族居民,主 要在三亚市的回辉、回新2个村和白沙县、万宁县境内的少数回族居民中间通行。<p>  9、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广州语,是汉人使用的语言,但使用人数 不多,分布不广泛,目前只有三亚市市郊的崖城和水南一带居民使用。 <p>  10、蛋家话:属粤语方言。仅三亚港附近的汉族居民使用。<p>  此外,还有三亚市、陵水县等沿海渔民使用的船上话,港口、铁路、矿、国有 农场工人使用的白话、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等。 <br>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3-4-28 22:09:00

据我观察,这张图对中国西南地区语言分布的描写不太准确,具体表现在:(1)夸大了汉语在云南贵州的分布;(2)缩小了苗瑶语族在贵州的分布(主要是苗语的分布);(3)缩小了藏缅语族在云南的分布(主要是彝语哈尼语的分布);(4)壮侗语族在云南、贵州的分布范围(主要是指壮语布依语的分布)也有被缩小的迹象。其他不准确的地方也还有不少,在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p>图中的图例部分,可以翻译成中文如下:<p>SINO-TIBETAN 汉藏语系<br>Han(Chinese)汉语(华语)<br>Hui(Chinese Muslim)回族汉语(穆斯林华语)<br>Tai 壮侗语族(台语族)<br>Tibeto-Burman 藏缅语族<br>Miao-Yao 苗瑶语族<p>INDO-EUROPEAN 印欧语系<br>Tajik 塔吉克语<p>AUSTROASIATIC 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br>Mon-Khmer 孟-高棉语族<p>KOREAN 朝鲜语(韩语)<p>ALTAIC 阿尔泰语系<br>Turkic 突厥语族<br>Mongolian 蒙古语族<br>Tungusic 通古斯语族(满-通古斯语族)<p>MALAY-POLYNESIAN 南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br>Indonesian 印度尼西亚语族(马来-印度尼西亚语族)<p>iron贝侬问到“Tai”该如何翻译。在这里,“Tai”应该是指“Kam-Tai languages”,即“侗傣语族”、“侗台语族”或称“黔台语族”,也就是国内常说的“壮侗语族”。具体到这张图中,“Tai”可以翻译为“台语族”或“泰语族”。国内一般翻译为“台语族”,是为了不跟“泰语”(泰国语)相混淆。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6-11-23 22:36:00

村话在广西属壮族语言,防城港的村话人是壮族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民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