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瑟瑟
发表于 2009-5-22 13:14:00
清晰版我这里看得还挺顺的,基本没什么缓冲。
世道随缘
发表于 2009-5-22 15:07:00
<p>1、看了,网速还好比较流畅,节目编排很好,祝贺!祝贺!。</p><p>2、以德保民俗为主来介绍丰富的壮族文化,对德保人来说是件很骄傲的事,以你们为荣。</p><p>3、是文化,少不了要有碰撞。观念不同,自然会有冲突。对壮族人民来说,文化的发源不好</p><p> 探究,已经存在了,自然就有他的根,自然就有他的土壤。各种文化形式,不管是饮食、</p><p> 山歌、民居、服饰。。。。。。。谁先开始,谁先发明,谁最正宗,在我看来都不是最重</p><p> 要的,也希望我们壮人不要在这上面纠缠。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坚持我们的文化,我们能</p><p> 否发展我们的文化,简而言之就是谁是主流,谁能成为主流。不管这主流在哪,靖西、宜州</p><p> 、武鸣、德保。。。。。。我们都引以为傲。</p><p></p>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09-5-22 19:08:00
宾阳货加上双引号是调侃,裸装就会引起宾阳人的反感了.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9-5-22 20: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世道随缘</i>在2009-5-22 15:07:04的发言:</b><br/><p>……2、以德保民俗为主来介绍丰富的壮族文化,对德保人来说是件很骄傲的事,以你们为荣。……</p></div><p>这个节目我仔细看了5、6遍了,外景分别都是在武鸣和阳朔拍的,只有现场凹凸乐队是用壮语德保话来唱歌,而歌曲因为是《德保情歌》和《百粤古道》(百粤古道遗址在德保县),所以字幕也相应地介绍了德保县的相关情况和音乐形式,这个节目并没有介绍“德保民俗”,“以德保民俗为主来介绍”更无从谈起了,红棉树讲解里,侧重点是壮族地区都有的歌书、歌师和主要流行于平果一带的嘹歌,还有靖西的壮族绣球(虽然节目中没见提起靖西二字,但讲解的内容确实是靖西旧州的手工绣球),壮族地区的三月三习俗等,没有任何一处提起德保的。</p>
毛毛虫
发表于 2009-5-22 00:12:00
咋看?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9-5-21 23:08:00
<p>真的要感谢《印象 刘三姐》!</p><p>我的几个兄弟在广维集团上班。</p><p>2008年的“8.26”广维爆炸,全厂的工人都歇班了。</p><p>幸亏是《印象 刘三姐》,我兄弟每月还有500多元的生活费!</p><p></p>
精神指导者
发表于 2009-5-21 21:11:00
呵呵,是我没下载完,只看了第2个视频,现在下载第1第3个。
德保肥仔
发表于 2009-5-21 07:4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9-5-20 23:42:58的发言:</b><br/><p>看完了,也下载完了。</p><p>站长的声音很广西!</p></div><p>哈哈! 山谷散人!要是站长声音不是很广西。那就糟糕了哈哈。。。。。。要不以后让别人教他伊拉克语玩玩?我个人也给他一张单程机票的钱去那发展一下 哈哈。。。。。。</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9-5-21 00:1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力量我的精神</i>在2009-5-20 10:24:03的发言:</b><br/><p>好啊。</p><p>有个疑问是,为何不穿布鞋?就是那种鞋底是人工纳的,鞋面是黑色的布料,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人大都穿那些,因为买不起鞋。</p><p>我觉得穿那些鞋,看起来要庄重点,而且鞋面的颜色和他们穿的衣服也很协调。</p></div><p>近代壮族确实是穿布鞋的,但再往古一点推呢?很多现代壮族人都不得而知。明代末年徐霞客游粤西西南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就在《徐霞客游记》里的“粤西日记三”留下了桂西左右江一带的壮族“男子着木屐”的记载,如下(注意红圈里的字):</p><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5/200952107508981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p>其实,我们这个表演,服装都没有硬是死板的按照近现代壮族的民族服饰,更反对用舞台装,而是采用了意象的设计,仿古而创新。再说,我们星期五(4月3日)接到福建电视台的邀请,星期一就启程(4月6日)去福建了,其中星期六星期天(4月4日、5日)两天都是清明节国家法定假期,福建电视台还要求我们自费准备体现民族特色的服装,这么仓促的时间里,我们能找出这些接近原生态并作出超越近现代框架而更加仿古的设计,已经算是不错了,这么两三天内要设计和制作出令大家都满意的演出服,是不太现实的。</p>希望大家注重节目的内容,而不是苛于服装。再说,这服装原本并没有值得挑剔的地方。<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1 0:18:40编辑过]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9-5-20 23:42:00
<p>看完了,也下载完了。</p><p>站长的声音很广西!</p><p>哈哈!</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9-5-21 13:34:00
这个节目编排得很有意思,连最后关于“怎样看待用现代音乐风格演绎壮语民歌”这样一个提问,现场的嘉宾都有两正两反的观点,不至于使得观点偏颇或一边倒。当然,我们作为壮族人,是站在传承壮语的立场上去看待壮语新歌的,这点那两位反方未必知晓。马尔德队长的话很有力,言简意赅,很坚决地表述“无论那种形式都不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母语”的立场了。
称最
发表于 2009-5-20 06:05:00
<p>很好!</p><p>可惜删掉不少</p><p></p>
力量我的精神
发表于 2009-5-20 10:24:00
<p>好啊。</p><p>有个疑问是,为何不穿布鞋?就是那种鞋底是人工纳的,鞋面是黑色的布料,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人大都穿那些,因为买不起鞋。</p><p>我觉得穿那些鞋,看起来要庄重点,而且鞋面的颜色和他们穿的衣服也很协调。</p>
maniachhz
发表于 2009-5-30 14:5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流无风</i>在2009-5-18 20:05:35的发言:</b><br/>狂顶!!广西电视台就是垃圾!</div><p>支持</p>
山中伐客
发表于 2009-6-3 23:3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英树</i>在2009-5-24 2:10:46的发言:</b><br/>期待我们壮族人自己的电视台做一档更深入的节目!看着很不过瘾,我想无论嘉宾或者我们的凹凸乐队、红棉树,我相信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表达!</div><p>红棉树不是说节目录制了2小时,不过被剪掉了一大半吗?想必他们其他的东西在被剪掉的部分都表达了。</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9-6-4 23: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毛虫</i>在2009-6-4 2:57:36的发言:</b><br/>看不到<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emot/em5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emot/em5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emot/em5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div><p>大家都看到,是不是你电脑的设置问题呢?</p>
毛毛虫
发表于 2009-6-4 02:57:00
看不到
称最
发表于 2009-6-20 14:15:00
站长怎么不问问他们看,有没有未删减的原版录象?
卜蛮
发表于 2009-6-20 21:2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中伐客</i>在2009-6-3 23:31:14的发言:</b><br/><p>红棉树不是说节目录制了2小时,不过被剪掉了一大半吗?想必他们其他的东西在被剪掉的部分都表达了。</p></div><p>录制用的时间总共为两小时,内容不可能有两小时,肯定有删减,一个节目不可能达2小时长的<img alt=""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3.gif"/>。宜山桂柳话山歌后面那两句“老奶得骑公鸡崽,年轻转啃牛辣巴”最后还是删除掉了<img alt=""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2.gif"/></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9-6-21 21:5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卜蛮</i>在2009-6-20 21:28:52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中伐客</i>在2009-6-3 23:31:14的发言:</b><br/><p>红棉树不是说节目录制了2小时,不过被剪掉了一大半吗?想必他们其他的东西在被剪掉的部分都表达了。</p></div><p>录制用的时间总共为两小时,内容不可能有两小时,肯定有删减,一个节目不可能达2小时长的<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3.gif" style="CURSOR: pointer;"/>。宜山桂柳话山歌后面那两句“老奶得骑公鸡崽,年轻转啃牛辣巴”最后还是删除掉了<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2.gif" style="CURSOR: pointer;"/></p></div><p>那句话想必是在我的详细解释之下无奈删掉的,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