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9-3-31 03:06:00

广西卫视资讯频道《壮剧往事》

<p><font size="3">广西卫视资讯频道于2009年3月1日播出了《壮剧往事》节目,讲述了壮剧的一些已经被遗忘的往事,以及在民间生存发展的现状等。该节目在德保、田林、南宁等地采录,今年元宵节那天摄制组在德保的黄广扩先生家里拍摄马骨胡乐队和天保壮剧团的镜头,在东安街采访木偶戏老艺人吴志隆,以及在那雷村观看壮剧表演的镜头,我和几个德保的壮语新歌歌手贝侬都在场,感觉很亲切。</font></p><p><font size="3">特别感谢“癫狂社舞逞”贝侬提供节目录像!</font></p><p>http://www.rauz.net.cn/yingyin/siongs/gxtv1.mpg</p>http://www.rauz.net.cn/yingyin/siongs/gxtv2.mpg<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3 0:16:52编辑过]

蝶姬 发表于 2009-4-3 13:17:00

<p>怎么还是看不到啊……</p>

勒布巴哈 发表于 2009-3-31 20:30:00

<p>看不到呢?什么地方出问题了?</p><p></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9-4-1 19:44:00

<p>修改了格式,应该可以看了。</p>

称最 发表于 2009-4-2 02:00:00

以前好象看过

红棉树 发表于 2009-4-2 14:30:00

因为文件很大,如果由于网速原因而看得不够顺畅,建议先点暂定键,等过一阵子它自动下载了一部分后再点重新播放,就会顺畅了。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9-4-2 15:04:00

<p>很好的壮剧历史和现实记录材料!</p><p>听说后来凤凰卫视将这个纪录片辑播了20分钟。</p><p>“壮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剧种,它如何起源,如何传承,要了解壮剧,就必须从壮剧发源地德保开始”这句话应该改改,北路壮剧的发源地是在田林、西林一带,南路壮剧的前身是德保的马隘土戏,但主体唱腔却采用了主要发源于靖西的提线木偶戏,所以说南路壮剧的发源地应该是德保和靖西两个县。“广西壮剧团的故乡德保”这样的提法就没错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15:04:48编辑过]

山中伐客 发表于 2009-4-2 14:49:00

两个老人在接受参访的时候讲德保壮话,很是亲切!希望以后壮族人接受电视采访都像这两个老人一样敢于说壮语!

度莫 发表于 2009-4-2 09:16:00

想起小时候,一到秋天的晚上,就能听到“呀哈嗨”。可惜现在似乎再也没有了。

Stoneman 发表于 2009-3-31 09:03:00

<p>Gou hix yawj mbouj ndaej.</p>

称最 发表于 2009-3-31 06:32:00

看不到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9-3-31 11:23:00

老是缓冲处理……

fnhuwl 发表于 2009-3-31 12:55:00

<p>gou daehroengz ma naeq gvaq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31 12:56:10编辑过]

钻山豹大爷 发表于 2009-3-31 18:48:00

<p>在呼悠我们。。。。啥也不见。。。</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10-12-13 00:5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中伐客</i>在2009-4-2 14:49:27的发言:</b><br/>两个老人在接受参访的时候讲德保壮话,很是亲切!希望以后壮族人接受电视采访都像这两个老人一样敢于说壮语!</div><p>我也觉得这是这个节目的亮点之一,老人接受采访的时候用壮语回应,自然、真实而有尊严。在广西电视台甚至各县电视台,都很少能看到这样的采访,甚至包括广西台的壮语新闻、壮语报道等,各地壮族农民都是用夹壮普通话来接受采访的,别扭而令人难受,对壮语新闻、壮语报道来说也名不副实。</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卫视资讯频道《壮剧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