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gnyez 发表于 2009-3-3 17:25:00

拉丁壮文中国化——版本2.4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10/2009108075363634.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 13:12:21编辑过]

后牛 发表于 2009-3-6 03:39:00

<p>应取消拉丁拼音。</p>

Mfm1992 发表于 2009-3-5 18:12:00

同意楼上看法。西方国家使用拼音文字,由于言文一致,往往语言、文字不加区分。我们这边就不一样了,语言和文字并非一一对应,不可混为一谈。西方有语言学,但文字学似乎是东方特有的学科分支。存在即合理,汉字是值得研究的,但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像它所记录的语言那样值得深入研究。

lwgnyez 发表于 2009-3-4 13: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度莫</i>在2009-3-4 12:13:12的发言:</b><br/><strong><font size="4">有时间,有精力的,不如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的壮文!</font></strong></div><p>你这样的想法不对,就好比说,我喜欢去慢跑,你是不是也要说:“有时间,有精力的,不如去找块地种种菜,又能锻炼身体又能省去上街买菜的麻烦。”?</p><p>有的事情不能太功利化了,就算现有壮文比我的有前途,但是我就是不喜欢,我就是喜欢搞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说,全世界都为篮球和足球而疯狂,但是我就是喜欢打气排球,难道我就是虚度青春了?</p><p>在保证我能获取维持我生存和基本生活享受所需的稳定经济来源的前提下,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我难道还必须非要去干那些我不喜欢的东西吗?我不是以搞壮文为生的,我不需要去迎合标准壮文,我喜欢搞我自己喜欢的壮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4 13:21:30编辑过]

角号 发表于 2009-3-4 18:2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度莫</i>在2009-3-4 13:00:30的发言:</b><br/><p>审美习惯不是天生。而是培养出出来的。有谁天生就“喜欢看方块字,就算汉字再难,但看起来就是觉得亲切。”?</p><p>也不见得一定“汉字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习惯了方块字,当然也包括壮族人”!</p><p>如果拼音壮文能真正进入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壮族孩子一定也会觉得ABD很美。</p></div><p></p><p>为了不混淆视听 我事先声明 我是汉人</p><p>我觉得汉字是存在劣势的 比如复杂难学 书写效率低 而且造字的门槛高 虽然相对也有优势 容易辨认 阅读效率高 但是表意的文字系统不反应读音 而且需要漫长的演化时间 却是不争的事实 </p><p>从这点来说 我觉得少数民族朋友在发展自己书写符号的时候应该慎重 从日本 朝鲜 越南这些过去企图直接借用汉字创建自己文字的民族来看 大多数的尝试并不成功 </p><p>假名 谚文和喃字与其说是配合汉字 还不如说是迁就汉字 拼音文字本来的低门槛也人为地抬高了</p><p>LZ介绍改拉丁为方块的方法 类似朝鲜的谚文 个人觉得 反而高不成低不就 本来拼音文字的优势也没了 </p><p>其实文字本身并不代表文明程度 就像日耳曼人被罗马人视为野蛮人 其文字系统未必先进 但是现在西欧发达国家基本都是日耳曼人的后代 也就是说 随着民族的发展 即便是简单的拼音 也能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统 犯不上一定要符号化</p>

lwgnyez 发表于 2009-3-4 12:4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魂</i>在2009-3-4 10:10:56的发言:</b><br/><p></p><p>这些类似古壮文的方案仅适合于不会壮文只会汉文的壮人,但是会汉文了的壮人一般已经具备直接学习壮文的能力,再去绕也没意义。</p></div><p>这个我不太认同,你说中国人大部分都会汉文,而且肯定也会汉语拼音,那为何社会上大家都不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汉字?因为汉语拼音是拉丁字母写的,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喜欢看方块字,就算汉字再难,但看起来就是觉得亲切。</p><p>就拿汉族小朋友来说,对于他们来说,汉字起初也是陌生的,他们还不是从汉语拼音学起,但为何学了简单的汉语拼音还要去学很难的汉字的书写?一方面是因为汉字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就是汉字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习惯了方块字,当然也包括壮族人。</p><p>就这个意义上说,壮语的拉丁壮文就类似于汉语的汉语拼音,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语音而已,而壮族文字想符合广大壮族人民的使用习惯和审美习惯,还是要向实体文字——方块文字发展的。</p>

度莫 发表于 2009-3-4 13:00:00

<p>审美习惯不是天生。而是培养出出来的。有谁天生就“喜欢看方块字,就算汉字再难,但看起来就是觉得亲切。”?</p><p>也不见得一定“汉字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中国人习惯了方块字,当然也包括壮族人”!</p><p>如果拼音壮文能真正进入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系统,壮族孩子一定也会觉得ABD很美。</p>

度莫 发表于 2009-3-4 12:13:00

<strong><font size="4">有时间,有精力的,不如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的壮文!</font></strong>

fnhuwl 发表于 2009-3-3 18:52:00

<p>这东西难</p>

lwgnyez 发表于 2009-3-3 19:0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nhuwl</i>在2009-3-3 18:52:05的发言:</b><br/><p>这东西难</p></div><p>这东西说难也不难,因为对于壮族小朋友来说,只要读完小学的就能很容易掌握,就66个汉字,外加大家都很熟悉的笔画,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太容易了。而且各字型的选定不是随意的,而是跟字义与其对应的汉字联系起来的,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壮族小朋友来说,要记忆实在太容易了,比背课文简单多了。</p><p></p><p></p><p></p><p>这个东西最大的有点是巧妙的跟壮族人民熟悉和普遍认同的汉字结合起来,可以写成类似汉字的形状,而且书写起来并不比汉字复杂多少,大部分单词的书写只有两部分组成,或是上下结构,或是左右结构,简单且美观。</p><p></p><p>此外这个东西能拼写几乎所有壮语方言,因为以上系统能保证在拼写时无论是舒声韵还是塞声韵都能拼读出6个调值,而具体调值可以根据各方言自行规定,而且还引入了变音声母的概念,在对方言进行书写时,特殊的声母可以进行变音,以符合拼写方言的需要。</p>

山魂 发表于 2009-3-4 10:10:00

<p>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过许多回了,包括类似的。</p><p>要连壮文都没懂的壮族人通过更难学的汉文再绕回来学壮语,这不现实。</p><p>这些类似古壮文的方案仅适合于不会壮文只会汉文的壮人,但是会汉文了的壮人一般已经具备直接学习壮文的能力,再去绕也没意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拉丁壮文中国化——版本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