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旧州鬼王节之巫场
<p><a href="http://www.5338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40953">http://www.5338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1&id=40953</a></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050a69">靖西在线 作者:行走的风景</font></strong></p><p><img src="http://www.533800.com/bbs/UploadFile/2009-3/20093212254535041.jpg" border="0" alt=""/></p><p><img src="http://www.533800.com/bbs/UploadFile/2009-3/20093212254588073.jpg" border="0" alt=""/></p><p><strong><font size="4">作者没有进一步说明。</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但从场面看,应该是MOZ。</font></strong></p> <p>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呢,好壮观啊</p> <div id="Title"><span class="txt18"><strong><font size="6">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民俗变旅游节目</font></strong></span><br/><span class="p1">斋戒五日、演戏剧;烧“鬼王”、请神仙。 <p> 昔日的迷信活动,今天传承民俗变身旅游节目 </p><p align="center"><br/> <strong><font color="#800000">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font></strong></p><p> 2月28日,农历二月初四,靖西旧州古街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庙会——“鬼王节”。据悉,旧州古街上<!--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次举办“鬼王节”还是在1948年。“复活”的“鬼王节”吸引了众多的村民和游客前来。祈求风调雨顺的年景和国泰民安,是“鬼王节”主题。 </p><p align="center"> <strong><font color="#800000">多年未曾举办 “鬼王节”少人知</font></strong><br/> 获悉靖西“鬼王节”是很突然的事情。2月26日,从<a href="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nanning/index.htm" target="_blank">南宁</a>到靖西旅游的固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靖西旧州古街正在筹办一个民间节日,叫“鬼王节”,每六十年才举行一回的。“鬼王节”上,村民要搭建两层楼高的鬼王,全村斋戒5日,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p><p align="center"> 60年等一回的节日?那很多人一生也就只能参加一次,真有这样的节日吗?记者通过靖西县委宣传部和新靖镇政府帮打听,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不知道。 </p><p> 2月27日,在从百色到靖西的班车上,记者问鬼王节的问题,把车上的靖西人都问住了,个个都摇头。卖票的是个60来岁的大叔,他说,好像听人说起过,但他也没办法肯定。 </p><p align="center"><br/> <strong><font color="#800000">烧掉晦气“鬼王” 祈求风调雨顺</font></strong> </p><p> 27日下午,记者来到旧州古街上。“鬼王节”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竹片扎成的“鬼王”立在街道上,比一层楼还高,外面套着布条,青面獠牙,形象狰狞。村民说,光做这个“鬼王”,他们就花了近10天时间。鬼王是不吉的象征,最后要拿去烧掉。村民说,这表示烧掉一切晦气。 </p><p> 其实,“鬼王节”并非60年举办一次,而是逢农历闰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农历二月初。有意思的是,“鬼王节”期间,全村斋戒5日,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p><p> 几个老年妇女正在装扮一顶轿子,这顶轿子是要用来请菩萨的。因为“鬼王节”上要演戏剧,最后驱妖除魔,都要菩萨在场才行。轿子是用结实的红木做的,虽然不大,但分量很沉。 </p><p> 村子中间的古戏台上,布置得很热闹,到处挂了神的画像,比如八仙、女娲娘娘、九天玄女娘娘……“都是那些正仙,好仙,保佑人间的仙。”画像的作者是71岁的赵大宜。 </p><p> 28日凌晨,天下起了雨。村民说,“鬼王节”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如今下雨了,是个好彩头。” </p><p> 村民从街中心抬起了轿子,去村后的山上接菩萨,还有各路神仙。然后,前面一条大龙一条小龙带队,抬着菩萨,敲锣打鼓,先去请了先祖的牌位,祭拜了文昌阁(保佑考状元的),经过每一户村民家门前。而家家户户,都摆起了供品,点起了香炉,插上了柚子叶。等游街的队伍走过时,便点燃一串鞭炮。 </p><p align="center"><br/> <strong><font color="#800000">昔日迷信活动 如今传承民俗</font></strong></p><p align="center"> 原来,“鬼王节”,其实就是民间的庙会。76岁的张大爷说,他在10来岁的时候,还在一次鬼王节上做过金童,“金童玉女都是要那些年纪不大,长得漂亮的小孩子。”他说,那时候项目比此次“鬼王节”多,人们敲锣打鼓,从门前走过,非常热闹。 </p><p> 旧州街上有三百来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绣球,每年光这一项就创收200万元。为了这次的“鬼王节”,街上居民每人集资15元。赵大宜说,也有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多出50元100元的,还有一家企业赞助了1000元。但自从1948年举办后,这项民俗活动就中止了。直到今天,还有人担心举办“鬼王节”,“会有上面的人怪罪下来”。 </p><p> 靖西县委宣传部外宣办赵主任说,解放后,旧州“鬼王节”被当成封建迷信活动来破除,因此村民长期没有举办这一活动。如今的“鬼王节”实际上更多的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村民自觉恢复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旅游形象,只要不铺张浪费,没人借机进行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活动,政府是不会干预的。(记者 奚振海) </p><p>www.gx.xinhuanet.com 2009年03月01日 10:21:34 来源:南国早报</p></span></div><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3/2009351022134403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5 10:22:59编辑过] <p>那不是旧州城皇庙吗</p><p>我外婆是那里的</p><p>我是半个境西人</p> <p>真是永不消退的壮家习俗!</p> 是moed沒錯,但好像是在大街的舞臺上進行儀式的。是城隍廟嗎?聽說舞台的位置以前是北帝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