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歌
…………我觉得我们壮族的歌是个巨大的音乐宝库。…………就是缺少发掘。别的不说,人家有“彝人制造”、“山鹰组合”…………我们有什么?民歌节也快到了,不知道除了那些改的乱七八糟的歌以外,会有多少我们壮族原汁原味的歌????? 老翁曾不揣浅陋,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词作曲了两首具有民歌风格的流行歌曲,而且跟北京方面具有国际声誉的歌唱家、大歌星联系,她们都表示愿意演唱,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歌稿还留在抽屉里。<p> 如果有拯救自己成功的贝侬,不妨自己捧红我族的歌星!<p>作为资本的考虑,投入要有产出的,一首新歌,需要包装,拍摄,广告和一系列投入来配合<br>不是某某人说愿意唱就可以了的。 道理容易懂,<br>只是人太穷。 所以,要提倡先拯救自己拉 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上映的歌剧影片《刘三姐》之后,广西基本上没有太多叫人印象深刻而且能哼在嘴上的民歌。音乐界人事对此也深感不安。<p>今天跟音乐界人士小范围商讨壮族民歌市场化运作问题,结果十分令人振奋。音乐界人事计划联手打造广西的新民歌。<p>如果进展顺利,如果市场化运作方式获得成功,广西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听到充满民族文化气息和现代创意的民乐/歌曲。 我反复地听了这个网站上的《黑衣壮之歌》,能让我感动的有那么几首——《三月木棉红绯绯》、《壮乡美》、《山歌年年唱春光》、《嘹歌》等。据说这几首歌都是壮乡原汁原味的民歌润色加工而成的,这个专辑的其他创作歌曲和上述几首相比,真是逊色太多了。不是我偏袒母语,而是创作水平的问题,很多所谓的作曲家在创作民歌的时候,几乎将所有有价值的民族特点因素都给扼杀了。在这一点上,我就十分佩服范西姆老师,他创作的歌是最有壮族音乐价值的。<p>少数民族民歌手当中,我最喜欢蒙古族的腾格尔,他的歌能够让人向往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而且十分有感染力,虽然是民歌,但是却也是流行歌曲。希望壮族真的能够包装出能够将自己民族音乐推向流行乐坛的歌手。 总之,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试想,要弄一个象样一点的mtv,需要投入几十万元的资金,假如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村步难行,而有了资金投入,人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却又是市场回报了。<p>目前,似乎还没有发现有足够的力量暂时不考虑收益问题。要是有一批仁人志士先通力合作,把mtv搞起来,待推广开去以后再考虑回报问题,那事情就好办多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