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9-6 01:57:00

《壮族大歌》获金奖

转换出现异常!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9-6 02:07:00

由广西艺术学院李紫君、刘滨编导的群舞《壮族大歌》在最近于成都举行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力排群雄,荣获创作金奖和表演金奖,为广西舞蹈树立的新的丰碑。<p>《壮族大歌》以传统的壮族舞蹈语言表达壮族现代的心声、企求和行动---奔骛!奔骛!奔骛!众志成城,拼命追赶历史的快班!!

季人 发表于 2003-9-8 09:20:00

不知道这则新闻能不能使老翁“壮族不善舞”的观点有所改变?:)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9-8 10:55:00

我有机会定期或不定期观看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校等院校的歌舞节目,看到他们日益长进的歌舞技术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尽管在艺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壮族的比例很小。<p>观看《壮族大歌》等舞蹈节目演出时,我老泪纵横,视野模糊,看到的情景就跟楼顶的照片一样。迄今,我耳边仍然回响着《壮族大歌》舞蹈的背景歌乐。一位女歌星用近乎哀诉的歌喉一声比一声高地呼号----我们走呀走!---走呀走!!---走呀走!!!<p>是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古汉语中,“走”是现在“跑”的意思),要像母子访天边一样,付出一两代人甚至更多的心血,不断地向前走!向前冲!!向前奔骛!!!这样才有可能达及我们的目标。<p>

勒茂21世纪 发表于 2003-9-8 11:08:00

下面引用由郁水啸翁在 2003/09/08 10:55am 发表的内容:<br>我有机会定期或不定期观看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校等院校的歌舞节目,看到他们日益长进的歌舞技术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尽管在艺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壮族的比例很小。<br> ...<br><br>真的么?据我所知,广西的艺术院校、体育院校(系属),壮族的比例都很高,大大高出其在广西人口中的比例!<br>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9-8 22:09:00

也许勒茂兄弟是对的,也许是校方提供给我的信息不够准确,也许我去找人的时候碰不上壮族占师生比例很高的年限。

JGM 发表于 2003-9-12 22:58:00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所谓的表演,不过是别人的玩偶而已。

临尘居士 发表于 2003-9-12 23:12:00

至少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不仅仅是玩偶<p>请问你平时唱什么歌?是僚歌?还是所谓的流行歌曲?

Is-peiq 发表于 2003-9-13 01:51:00

看圖片十分吸引啊,謝謝郁水啸翁貝儂。不知如果再有演出可否通知一聲?我自己是十分喜歡舞台藝術的。上次有幸觀賞著名的歌舞劇《瓦氏夫人》,雖然有些貝儂說這不是他們所宣傳的「壯劇」,但我依然覺得十分好看,十分精彩。<p>只是,我想,在優秀的傳統文化表演之外,大家也該想想如何建立民族的流行文化,例如,香港就有很多小學以傳統粵劇作課外話動的,也有粵劇的卡通片《帝女花》(由一隻小豬和一隻小貓作古人扮相唱粵曲),也有極多的時尚粵語流行曲、劇集、電影,因此粵方言文化可以在香港做到保留傳統和現代發展並重。也許有些地方是可以借鏡的,例如壯族的山歌,其精妙的語言、對應,對小孩發展語言能力、邏輯能力、欣賞能力、反應能力,都會很有用,其實可以考慮在中小學作為課外活動教授。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9-20 11:33:00

回阿沛贝侬,也许是因为我来自没有社会资源的童年,那个岁月的孤军奋斗使我感觉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有限,也许是因为我有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大学教学直到研究生教学的经历,所以,我本人有一个不十分明显的特点,即喜欢跟朋友们分享各自的见识,希望别人因为这些见识而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p>我很愿意告知众贝侬们哪里有可以观看的演出,但由于这些演出主要是内部演出,不收费,而且可能因为场地有限,所以一般在演出开始前1-2个小时才接到通知。要不然,我一定会粘贴帖子,告诉僚人家园所有的贝侬们。<p>这段时间,看了你参加激辩的一些帖子,零零星星了解了一些有关你个人的资料,觉得我们有许多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感到还有广阔的交流和协作空间。我建议,我们可以利用僚人家园这个平台,在以下领域拓展交流与协作的深广度:<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壮语文研究与推广;<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少数民族素质教育;<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3、贫困地区扶贫助学;<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4、贫困地区旅游开发;<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5、自治地方公共管理;<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6、通俗歌曲作词作曲。<p>

Is-peiq 发表于 2003-9-20 13:56:00

[这个贴子最后由香港來的沛在 2003/09/20 02:04pm 编辑]<br><br>哎呀,我只是個普通的剛開始研究壯語壯文的學生,何德何能?老翁所列六項,首三項的確是自己較有興趣的,而尾三項主要只是聊聊而已。但說到底,自覺交際本領較差,想得多做得少,因此還是在學術中鑽最適合。<p>我自己有興趣的課題包括文字理論(如文字結構等)、識字理論(如讀寫、掃盲、文字應用等)、語言規劃、語文教育,及台語語言學。民族學、壯學知得不多,但頗有興趣。<p>如果在能力範圍之內,能貢獻所學,交流訊息,或援以國外的有關研究,我是十分願意的。<p>班門弄斧,實在見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族大歌》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