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泉月 发表于 2009-1-13 00:32:00

[讨论]《壮锦》视频

<p>http://vod.gxbstv.com/zongyi/wenyi/zuangjin-2.WMV</p><p>这是从外网偶然发现的《壮锦》视频。相关报道如下:</p><p><font size="4"><strong>原生态壮族歌剧《壮锦》拥有五个“广西第一”</strong></font>
        </p><p>2008-12-15 08:52:12&nbsp; 作者:王万程 蒋林 刘序畅&nbsp;&nbsp; 来源:广西新闻网&nbsp;&nbsp; </p><p>&nbsp;&nbsp;&nbsp; 贫困山区百色市斥资500万,打造了大型原生态高雅艺术——歌剧《壮锦》。12月12日上午,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在《壮锦》新闻发布会上称:《壮锦》至少拥有五个“广西第一”,填补了广西无原生态壮族歌剧的空白。</p><p>&nbsp;&nbsp;&nbsp; 潘琦曾有一个遗憾:“广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歌剧。”现在,潘琦的遗憾成了“过去式”。潘琦说:“《壮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广西歌剧,它至少拥有五个‘广西第一’:第一次大手笔打造的歌剧,斥资500万元,在广西民族歌剧史上前无古人;第一次把壮族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全部搬上了舞台;第一次尚未正式演出即得到央视的连续报道;第一次由一个贫困地区全资打造;第一次由广西本土组团攻下,是可以打得响、拿大奖的典范。”</p><p>&nbsp;&nbsp;&nbsp; 《壮锦》讲述了一个母亲和3个儿子用爱情、智慧、生命寻找带有壮民族“幸福密码”壮锦的故事,集中表现壮民族的主要精神遗产,展示尼的呀、嘹歌、八音等壮族经典音乐元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献礼之作。</p><p>&nbsp;&nbsp;&nbsp; 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壮锦》编剧常剑均分析说,“《壮锦》不同于《印象.刘三姐》,《壮锦》拥有全部的壮族文化元素,更强调壮民族特色。《壮锦》也有别于《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民族歌剧,剧中没有一句台词,全是依靠音乐和演唱讲述故事,每一段乐曲、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此创意可谓是别出心裁。”</p><p>&nbsp;&nbsp;&nbsp; 广西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壮锦》曲作者傅磬说:“《壮锦》在配乐上也别出心裁,与以往任何一部歌剧都不同。在《壮锦》中,每一曲都以壮族民歌的起调引起下曲。”</p><p>&nbsp;&nbsp;&nbsp; 记者问:“歌剧是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被认为是难以走出‘象牙塔’的高端艺术,贫困山区百色市斥资500万元打造如此大手笔歌剧,是否适时?”</p><p>&nbsp;&nbsp;&nbsp; 潘琦说:“对于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而言,文化应该优先发展,也可以优先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整合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是可以培育出叫得响、走得远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的,是可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百色斥资500万打造高雅艺术《壮锦》,表现了当地领导的远见。”同时潘琦认为,文化不但是产业的支柱,亦是产业,百色如能合理开发利用《壮锦》这一特色民族艺术,它将能成为游客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之后又一“必观点”。</p><p>&nbsp;&nbsp;&nbsp; 《壮锦》在开演前即受到观众高度评价,12月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庄殿君观看了《壮锦》彩排,他激动地说:“《壮锦》是一出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大剧目,开大型壮族歌剧之先河,将广西最富特色的传说故事和民族文化进行了高度舞台艺术化的全面展示,集中展示了壮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p><p>&nbsp;&nbsp;&nbsp; “《壮锦》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歌剧,更显示了政府对待本土文化的姿态。”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剧张仁胜说,“它开创了广西歌剧的新起点,具有划时代意义。”</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9-1-13 00:40:00

壮族歌剧?有什么凭据说这是壮族歌剧?改个名称好不好?比如说“壮族题材歌剧”吧。

鹅泉月 发表于 2009-1-13 00:42:00

<p>因为不知道什么叫“歌剧”,所以发这个贴时不敢用“歌剧”这两个字来说明上面这个视频;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原生态”,所以在发这个贴时不敢用“原生态”三个字来说明这个视频;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壮族特色”,所以发这个贴时也不敢用官方媒体宣传时的“壮族歌剧”字眼来说明这个视频。到底它是什么东西呢?!写完这些文字还是不太明白。个人自我感觉这是一台花了不少纳税人的钱的中国现代唱法的壮族题材(不知相关历史及传说是否经过广西壮学会和壮族研究机构审核?)的舞台歌剧,个人理解水平问题,只能理解这层意思了,请贝侬们原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0:56:12编辑过]

骆越达妮 发表于 2009-1-13 11:51:00

<p>我不认同这个</p>

侬那桐 发表于 2009-1-13 11:06:00

<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唱输让你做矮马,唱赢给哥暖被窝</font>”,这是壮族吗?请主创人员列出有哪个地方的壮语会这样表达,是主创人员的老家?!还挂“原生态”名呢,想这样骂人吧!我开始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要把壮族歌圩异化为“风流街”了,手法极其雷同。整场看下来,发现大部分歌词都很浅白如自来水,不过看文字就知道了,只有一两段壮语歌词,绝大部分是汉语山歌的表达方法嘛,恶心的是竟然挂壮族原生态的名……</font></p><p><font size="4"></font></p>

nongzhigao 发表于 2009-1-13 09:55:00

<p>感动啊,壮族人大多数还属于贫困线上,舍得花大笔钱来搞,文化优先发展~~顶啊</p>

侬那桐 发表于 2009-1-13 09:05:00

<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1"><tbody><tr><td>&nbsp;<p><font size="4"><strong>原生态壮族歌剧《壮锦》拥有五个“广西第一”</strong></font><br/></p><p>2008-12-15 08:52:12&nbsp; 作者:王万程 蒋林 刘序畅&nbsp;&nbsp; 来源:广西新闻网&nbsp;&nbsp; </p><p>&nbsp;&nbsp;&nbsp; 贫困山区百色市斥资500万,打造了大型<font color="#ff0000">原生态</font>高雅艺术——歌剧《壮锦》。12月12日上午,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在《壮锦》新闻发布会上称:《壮锦》至少拥有五个“广西第一”,填补了广西无原生态壮族歌剧的空白。</p><p>&nbsp;&nbsp; <font color="#3300ff">◆</font><font color="#0000ff">这是原生态吗?不知道是记者不懂、主创人员不懂还是他们故意欺负群众不懂了。</font></p><p>&nbsp;&nbsp;&nbsp; 潘琦曾有一个遗憾:“广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歌剧。”现在,潘琦的遗憾成了“过去式”。潘琦说:“《壮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广西歌剧,它至少拥有五个‘广西第一’:第一次大手笔打造的歌剧,斥资500万元,在广西民族歌剧史上前无古人;第一次把壮族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全部搬上了舞台;第一次尚未正式演出即得到央视的连续报道;第一次由一个贫困地区全资打造;第一次由广西本土组团攻下,是可以打得响、拿大奖的典范。”</p><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壮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广西歌剧”这话应该没错,但这钱不知道从哪里来,作好预算和审计了吗?我发现“第一”这样的字样特别刺眼。</font></p><p>&nbsp;&nbsp;&nbsp; 《壮锦》讲述了一个母亲和3个儿子用爱情、智慧、生命寻找带有壮民族“幸福密码”壮锦的故事,集中表现壮民族的主要精神遗产,展示尼的呀、嘹歌、八音等壮族经典音乐元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献礼之作。</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000000">献礼就献礼,</font>别乱戴“壮族主要精神遗产”帽子。</font></p><p>&nbsp;&nbsp;&nbsp; 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壮锦》编剧常剑均分析说,“《壮锦》不同于《印象.刘三姐》,《壮锦》拥有全部的壮族文化元素,更强调壮民族特色。《壮锦》也有别于《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民族歌剧,剧中没有一句台词,全是依靠音乐和演唱讲述故事,每一段乐曲、每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此创意可谓是别出心裁。”</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如果将这些作为特色,外国人看了,就知道壮族确实汉化了。</font></p><p>&nbsp;&nbsp;&nbsp; 广西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壮锦》曲作者傅磬说:“《壮锦》在配乐上也别出心裁,与以往任何一部歌剧都不同。在《壮锦》中,每一曲都以壮族民歌的起调引起下曲。”</p><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别骗人了,一听就是所谓的“中国现代民族唱法歌曲”。</font></p><p>&nbsp;&nbsp;&nbsp; 记者问:“歌剧是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被认为是难以走出‘象牙塔’的高端艺术,贫困山区百色市斥资500万元打造如此大手笔歌剧,是否适时?”</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确实是“大手笔”,只有官员会礼仪地到场打着瞌觉听。</font></p><p>&nbsp;&nbsp;&nbsp; 潘琦说:“对于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而言,文化应该优先发展,也可以优先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整合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是可以培育出叫得响、走得远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的,是可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百色斥资500万打造高雅艺术《壮锦》,表现了当地领导的远见。”同时潘琦认为,文化不但是产业的支柱,亦是产业,百色如能合理开发利用《壮锦》这一特色民族艺术,它将能成为游客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之后又一“必观点”。</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别把演出票摊派到各单位就好。</font></p><p>&nbsp;&nbsp;&nbsp; 《壮锦》在开演前即受到观众高度评价,12月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庄殿君观看了《壮锦》彩排,他激动地说:“《壮锦》是一出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大剧目,开大型壮族歌剧之先河,将广西最富特色的传说故事和民族文化进行了高度舞台艺术化的全面展示,集中展示了壮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如果这样开壮族歌剧先河,就等着市场检验吧。</font></p><p>“《壮锦》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歌剧,更显示了政府对待本土文化的姿态。”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编剧张仁胜说,“它开创了广西歌剧的新起点,具有划时代意义。”</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别把好话都说尽。</font></p></td></tr></tbody></table>

yeheyu12 发表于 2009-1-13 17:32:00

<p>视频,看不见啊?</p><p>六楼说的那个台词太低俗,下流了吧!</p><p>壮族人有这么不文明吗?下流吗?????????????</p>

度莫 发表于 2009-1-13 14:39:00

<p><strong><font size="4">耐心的看了。就当以壮族故事为素材的现代歌剧看,觉得《壮锦》还是有其可点可圈的地方的。贝侬也不要一味否认嘛。呵呵……</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多些尊重,多些理解,多点鼓励,多点支持,或许更有益于民族文化的发展。</font></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14:57:23编辑过]

萧萧瑟瑟 发表于 2009-1-13 20:54:00

刚才看了另一个帖子所介绍的主创人员的民族属性,发现一个壮族也没有。难怪才有了这个不伦不类的壮族歌剧。

szetobill 发表于 2009-1-13 20:15:00

真不敢相信这叫原生态

瑞辣 发表于 2009-1-14 11:09:00

呵呵,借用广西一个有丰富文艺创作经验的前辈的话是:“《壮锦》这样的作品以这样的歌词内容、演唱形式、宣传形式面对世人,说得重些,这简直就是一场壮族文化灾难”,这是业内人士的说法,是值得我们仔细体会的。

壮乡问情 发表于 2009-1-14 11:27:00

<p>刚看完这段视频,感觉壮族味道好像不太浓?</p>

壮乡娃仔 发表于 2009-1-15 22: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侬那桐</i>在2009-1-13 11:06:00的发言:</b><br/><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唱输让你做矮马,唱赢给哥暖被窝</font>”,这是壮族吗?请主创人员列出有哪个地方的壮语会这样表达,是主创人员的老家?!还挂“原生态”名呢,想这样骂人吧!我开始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要把壮族歌圩异化为“风流街”了,手法极其雷同。整场看下来,发现大部分歌词都很浅白如自来水,不过看文字就知道了,只有一两段壮语歌词,绝大部分是汉语山歌的表达方法嘛,恶心的是竟然挂壮族原生态的名……</font></p><p><font size="4"></font></p></div><p>你觉得怎么唱才算壮族的词?请问:就算唱壮族原生态的歌词你会听得懂吗?就算你听得懂~那么其他人怎么办?一个剧场人家不会只为你一个人演出吧~你以为你是主席级的人物啊~而且人家心里表达的东西~你说:"<font size="4">发现大部分歌词都很浅白如自来水</font>"那么我想问你~你平时想找个老婆的时候有没有跟人家表白?难道你的手法很高明..不用说就可以用了?</p>那麻烦请你给我们大家传授几招~我代大家谢谢你了~还有你说的那些话~摆明就是针对人家的壮族歌剧~你那么厉害你来搞个啊~还不是只会说不会做~

壮乡娃仔 发表于 2009-1-15 23:02:00

我先声明下~说这些话纯属个人意见~不好意思~!人家排一个剧~你看了别说别人不好~如果你真的可以的话就请自己搞台更好的剧或给别人意见~而不是在这损人~每个剧都有他的地方风情跟故事~而选的题材也不同~所以你可以给意见~不是在背后给人一刀~如果换成是你被人这样说~你会怎么样~麻烦请换个角度思考~谢谢~

度莫 发表于 2009-1-15 09:18:00

<strong><font size="4"><p><strong><font size="4">说什么壮族原生态歌剧,就有点乌龙了。</font></strong></p><p>歌剧本来就是西方的东西。《壮锦》套用西方歌剧的形式,反映了壮族的民族精神。就一出现代歌剧而言,《壮锦》还是有其可取之处。</p></font></strong>

度莫 发表于 2009-1-15 09:2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yeheyu12</i>在2009-1-13 17:32:40的发言:</b><br/><p>视频,看不见啊?</p><p>六楼说的那个台词太低俗,下流了吧!</p><p>壮族人有这么不文明吗?下流吗?????????????</p></div><p><font size="4"><strong>俺敢说,在壮族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山歌对唱中,这样“那个台词太低俗,下流”的歌词大把有。呵呵!</strong></font></p><p><font size="4"><strong>调情(私房话)的话没有什么文明不文明,下流不下流的。说者愿意说,听者喜欢听就好。哈哈……</strong></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讨论]《壮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