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2-11-16 14:07:00

中共中央的少数民族委员

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公報 &nbsp;<br> &nbsp; &nbsp;<br>【大公網訊】據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p>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 <br>(200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br>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於2002年11月15日在北京舉行。 <br>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198人,候補中央委員158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會議。 <br>胡錦濤同志主持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 <p>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提名,通過了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人選。名單如下: <p>一、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按簡體姓氏筆畫為序) <p>王樂泉、王兆國、回良玉(回族)、劉淇、劉雲山、李長春、吳儀(女)、吳邦國、吳官正、張立昌、張德江、陳良宇、羅幹、周永康、胡錦濤、俞正聲、賀國強、賈慶林、郭伯雄、黃菊、曹剛川、曾慶紅、曾培炎、溫家寶 <p>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王剛 <p>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 <p>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幹 <p>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錦濤 <p>四、中央書記處書記 曾慶紅、劉雲山、周永康、賀國強、王剛、徐才厚、何勇 <p>五、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 <p>主席 江澤民 <p>副主席 胡錦濤、郭伯雄、曹剛川 <p>委員 徐才厚、樑光烈、廖錫龍、李繼耐 <p>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副書記、常務委員會委員 <p>書記 吳官正 <p>副書記 何勇、夏贊忠、李至倫、張樹田、劉錫榮、張惠新、劉峰岩 <p>常務委員會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p>乾以勝、馬(馬右加文)(女)、馬志鵬、王振川、劉峰岩、劉家義、劉錫榮、李至倫、吳官正、吳毓萍(女)、何勇、沈德詠、張樹田、張惠新、趙洪祝、夏贊忠、黃樹賢、解厚銓 <p>(完)<br> <p><br>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名單(198名) &nbsp;<br> &nbsp; &nbsp;<br>【大公網訊】據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四日電,中共十六大今天選出一百九十八名中央委員。 <p>名單如下(按簡體字姓氏筆畫為序):<br> 馬啟智(回族)烏雲其木格(女﹐蒙古族)﹑石宗源(回族)、白立忱(回族)﹑司馬義·艾買提(維吾爾族)﹑列確(藏族)﹑回良玉(回族)﹑多吉才讓(藏族)﹑李兆焯(壯族)﹑李德洙(朝鮮族)﹑楊正午(土家族)﹑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維吾爾族)﹑鈕茂生(滿族)﹑熱地(藏族)﹑戴秉國(土家族)<br>&lt;此处仅摘录少数民族部分&gt;<p>◆沙南统计:<br>回族4名,藏族3名,维吾尔族2名,土家族2名,蒙古族1名,壮族1名,朝鲜族1名,满族1名<br>少数民族中央委员共计15名,占委员总数的7.58%<p><br>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名單(158名) &nbsp;<br> &nbsp; &nbsp;<br>【大公網訊】據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四日電,中共十六大今天選出一百五十八名中央候補委員。 <p>名單如下﹐(按得票多少為序排列﹐得票相同的﹐按簡體字姓氏筆畫排列): <p> 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哈薩克族)﹑王正偉(回族)﹑全哲洙(朝鮮族)﹑黃瑤(布依族)﹑彭祖意(瑤族)﹑楊晶(蒙古族)﹑黃選平(回族)﹑符桂花(女﹑黎族)﹑管國忠(傣族)﹑石玉珍(女﹑苗族)﹑白春禮(滿族)﹑向巴平措(藏族)﹑李景田(滿族)﹑羅正富(彝族)﹑李克(壯族)﹑仁青加(藏族)﹑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維吾爾族)﹑李成玉(回族)﹑歐澤高(藏族)﹑王正福(苗族)<br>&lt;此处仅摘录少数民族部分&gt;<p>◆沙南统计:<br>回族3名,藏族3名,苗族2名,满族2名,哈萨克族1名,朝鲜族1名,布依族1名,瑶族1名,黎族1名,蒙古族1名,傣族1名,彝族1名,壮族1名,维吾尔族1名<br>少数民族中央候补委员共计20名,占候补委员总数的12.66%<p><br>中紀委委員名單(121人) &nbsp;<br> &nbsp; &nbsp;<br>【大公網訊】據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四日電,中共十六大今天選出一百二十一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名單如下﹐(按簡體字姓氏筆畫為序): <p> 馬子龍(回族)﹑巴特爾(蒙古族)﹑布窮(藏族)﹑白瑪(藏族)﹑楊多良(回族)﹑金道銘(滿族)﹑賀邦靖(女﹐白族)﹑滕久明(苗族)<br>&lt;此处仅摘录少数民族部分&gt;<p>◆沙南统计:<br>回族2名,藏族2名,蒙古族1名,满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br>少数民族中纪委委员共计8名,占中纪委委员总数的6.61%<p><br>◆◆再统计:<br>中共十六大“三大名单”中,共有少数民族委员43名,占委员总数的9.01%<br>其中,回族9名,藏族8名,满族4名,维吾尔族3名,蒙古族3名,苗族3名,壮族2名,朝鲜族2名,土家族2名,彝族1名,白族1名,布依族1名,傣族1名,黎族1名,瑶族1名,哈萨克族1名<p>◆◆评论:<br>(1)中共中央不同于全国人大,不能以民族、阶层等因素分配委员名额。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得到一些启发。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各少数民族对国内政治的热心程度、参与程度和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受重视的程度,比如回族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参与程度比较高,又如藏族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受重视的程度比较高。<br>(2)“三大名单”中的43名少数民族委员,只有回族的回良玉进入了中央政治局(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也可以看出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p>

浪人 发表于 2002-11-16 17:24:00

说个笑话吧!<br>话说当年广西要选主席,成克杰打电话上北京问李鹏,李答“李兆焯。”成一听误以为“你照做”,高兴得忘形,结果下台还不明白。

浪子钢 发表于 2002-11-17 19:57:00

壮族出不了太多的政治人物,我认为与民族性格有很很大关系。<br>山区民族应该更多的走出去,学习平原民族的优点。<br>我一直很鼓励壮乡的学子到区外学习生活。<br>……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2-11-17 21:16:00

实际上僚人并非本来就是“山区民族”。僚人虽然一直不是“平原民族”,但说是“平地民族”、“水滨民族”应该没有错的,现在这样说还是没有错。<p>在广西、贵州等地有一种说法:“苗瑶住山头,壮侗住田头,汉人住街头”,这种说法主要是说明苗瑶民族生活环境的恶劣,与同是“后来者”的汉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壮侗民族作为岭南、西南的土著民族,一直就不是“山地民族”(主要是在山下生活,而不是在山上)。尤其是“僮家(或侗家、仲家)住水头”的说法,能够说明僚人是亲水民族。虽然僚人离开了部分大江大河的怀抱,但滇黔桂大量的河流、溪涧两侧还聚居着僚人,再不济,住不了“水头”,僚人也要住“田头”(“田”指的是“水田”)的。<p>但不管怎么样,“走出去”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僚人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山区的“田头”、边陲的“水头”,僚人的一部分还是很有必要住到城市的“街头”。我本人就是很早就远离家乡到区外求学的,我觉得暂时地远离家乡更能激起我对家乡的热爱,更能发现家乡的美、家乡人的可爱。我也认为应该有更多的僚人到僚区以外的地方求学、参军、从政、务工、经商,去几年就回来也好,去几十年回不来也好,总之,能到外面去走走就是好。

浪子钢 发表于 2002-11-19 12:12:00

&nbsp;沙南曼森 &nbsp;纠正得对,壮族是在平地上起居的。

依维 发表于 2002-11-22 23:33:00

&nbsp; &nbsp; 僚人不但居住在平地,平原也曾是我们的家园。但为什么现在很少有僚人住在平原呢?依维认为有二,其一被外族侵略压迫后不得不离开家园。其二被同化(同化有很多形式,同是少数民族只能用汉语交流,这样日渐久之变汉了;同是僚人由于方言不同,无法用僚语交流,只能用汉语交流,久之久变汉了;由于民族的劣根性对笨民族不自信,从而出现对汉族的攀附[个别地方,特别是僚人少的地方]。) <br> &nbsp; &nbsp;从现在僚人居住的区域来绝大部分住在水头(就是好地方),这说明了自古以来僚人就是这里的主人。<br> &nbsp; &nbsp;从1楼的 沙南曼森贝侬列出的少数民族中央委员来,不管从人口比例还是从其他方面来看,我们僚人应该还要多一些。不是我们僚人没有文化更不是不想从政,而是我们僚人太温顺了。从上边可以看出,越调谠的民族中央扶植。像藏族,维族,回族再不行也要多扶植两个,为了稳固江山吗!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2-11-23 22:26:00

依维贝侬“同是僚人由于方言不同,无法用僚语交流,只能用汉语交流,久之久变汉了”这个说法,我觉得不是很妥——这种情况在现代还说得过去,但在古代,僚语的方言差异不足以影响交流的。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指明清以前)里,汉语及其方言对多数僚人来说还是个遥远而陌生的事物,大量僚人转操汉语那才叫不可理喻呢。

sunqin 发表于 2002-12-6 16:40:00

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下,没有必要去计较有没有壮族从政的问题,当然古语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事实,但就算中央政府给我们面子提拔一些“壮族干部”上来当政,他们也不敢搞“地方主义”(他们是没有这个想法),这是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决定的。<br>我认为,壮民族的复兴和从新崛起,不能总是想着别人给了什么给我们,而应该想我们应该要什么,应该做什么。现在并我们壮民族的在中国的现状,我们要想从政治上去寻求更大的民族利益是不现实的。但这不能等于我们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如通过参与中国和国际的经济活动发展民族经济,发展民族的文化和教育,从而提高民族的竞争力,这不是一件可以做的事实吗?<br>政治是一种手段,经济商业活动也是一种手段,贝侬用你能用的。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2-12-9 23:58:00

我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p>我同时也认为,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对提高民族的竞争力很重要。

韦布曼 发表于 2003-8-30 12:57:00

中共中央的少数民族委员

人家不把壮族当回事,是因为没有“壮独分子”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8-30 16:27:00

统计数据显示,回族的中央委员比其他少数民族稍微多一些,难道那是回族闹“回独”的结果?

季人 发表于 2003-9-1 09:34:00

回族人口不是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但却是分布地区最广泛的。这表明回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有更多机会与汉族交流学习,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r>此外,回族受益于曾经相对先进的伊斯兰文明,在文化成就上有独到的一面。<br>回族在学习先进文化和保持自身特色的结合上,值得我们学习。

汉士 发表于 2003-9-9 16:02:00

下面引用由季人在 2003/09/01 09:34am 发表的内容:<br>回族人口不是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但却是分布地区最广泛的。这表明回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有更多机会与汉族交流学习,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r>此外,回族受益于曾经相对先进的伊斯兰文明,在文化成就上有独到的一面。<br>回 ...<br><br>有道理!

007 发表于 2003-9-14 20:53:00

我是在武汉读书,上大学的一个壮族子弟,一向都很关心我们民族的状况,对我们的民族也有所了解,我一直以为我们民族之所以没有多大的业绩,主要与以下情况有关:1.我们缺少一个统一的民族历史的认同感.2.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以上两点就造成了我们没有很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以及强烈的民族精神.我想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广大同胞的民族激情,在这个大前提下,着手发展我们的民族,壮大我们的民族.我相信壮族一定会重振雄风,成为名副其实的壮族!为了民族的振兴,让我们一起努力!!!!!!!!!!!

谁知道 发表于 2003-9-15 01:19:00

下面引用由季人在 2003/09/01 09:34am 发表的内容:<br>回族人口不是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但却是分布地区最广泛的。这表明回族长期和汉族杂居,有更多机会与汉族交流学习,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r>此外,回族受益于曾经相对先进的伊斯兰文明,在文化成就上有独到的一面。<br>回 ...<br><p>非常有道理,但他们在文化保持自身特色上边主要是因为宗教。这个不是正道,因为宗教有些时候会让人丧失动力,有的时候又会让人极端起来。当然有的时候宗教也会让人产生动力。

谁知道 发表于 2003-9-15 01:29:00

上边的帖子希望回族同胞不要生气,个人看法,绝对没有侮辱你们的意思!<p>同时在你们的民族权益上边的问题个人认为各位应该主动去争取,而且要有足够的理由。就好象我们在新闻上经常能听到某某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提出什么议案,为什么总是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提出的?很简单,汉族的政协委员一般很难知道啊,就是知道也不见得愿意管。这种事情就是要主动争取,否则就会错过!现在在满网上有人抱怨东西陵没有被好好保护,可是为什么满族人提出呢?往往很多时候就是提出来之后才得到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中央的少数民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