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ZNONGZ 发表于 2008-10-29 11:19:00
<p>粗织烂造,很大程度上简直是对壮语的侮辱!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持壮语是汉语方言者"提供左证.</p><p>民族之事无小事,对待民族的事情应该严谨,慎重,应该体现民族尊严!</p><p>这种烂造的东西还是不要做的好,宁缺毋滥!</p>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8-10-29 13:0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KUZNONGZ</i>在2008-10-29 11:19:46的发言:</b><br/><p>粗织烂造,很大程度上简直是对壮语的侮辱! 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持壮语是汉语方言者"提供左证.</p><p>民族之事无小事,对待民族的事情应该严谨,慎重,应该体现民族尊严!</p><p>这种烂造的东西还是不要做的好,宁缺毋滥!</p></div><p>我觉得,广西电视台的努力还是需要肯定的!现在不是宁缺毋滥的问题,而是压根就很少。</p><p>翻译很机械,夹汉也很多,但是毕竟是做了努力。</p><p>如果说要翻译得好,你认为,能好到什么程度?</p>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8-10-29 13:0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僚家人</i>在2008-10-29 12:22:07的发言:</b><br/>简直是不伦不类,哪里像壮语,标准壮语真是难听,</div><p>你可以说翻译中夹桂柳话比较多,但是不要说标准壮语难听!</p><p>我觉得武鸣壮语还是挺好听的。</p>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8-10-29 13:10:00
<p>不要冷嘲热讽,不然这些事情以后谁还去做呢?</p><p>不要只看结果本身,还要看主观性,理解翻译工作中的难处,多一些理解和宽容。</p><p></p>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8-10-29 13:14:00
<p>我觉得壮语版《射雕英雄传》还有些改进的地方,比如:</p><p>1,一些本可以使用壮语固有词汇的地方,可以不使用桂柳方言。</p><p>2,避免呆板、机械的翻译,不必按照汉语的逻辑思维来翻译,有些地方用壮语意译就可以了,显得更自然一些。</p><p>但是,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壮语版《射雕英雄传》还是非常值得赞赏和鼓励!有关贝侬的工作,辛苦了,希望下次能做得更好!</p>爷左州 发表于 2008-11-2 18:4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bd</i>在2008-11-1 13:36:15的发言:</b><br/><p>我是云南壮族,在云南壮语电影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广西现在才有,是不正常的。</p><p>祝贺你们!</p><p>勿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侬壮。</p></div><p>你有没有搞错啊,我父母那一代,在50/60年代就看过壮语配音的电影了,当年什么《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系列的影片翻译成靖西壮语到乡下巡回播放,到现在他们的记忆都还很清楚。我小时候(80年代)也看过无数个到我们村上映的靖西壮语电影了。不了解状况请不要轻易断言,伤害两省贝侬的感情!</p>山中伐客 发表于 2008-11-2 18:57:00
没错,我老爸以前就是德保电影厂的德保壮语配音,他配音的很多老电影很多老街坊都还记得。hbd 发表于 2008-11-1 13:26:00
<p>应该意译不应该直译。</p><p>不过做得好不好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 13:27:24编辑过]
hbd 发表于 2008-11-1 13:36:00
<p>我是云南壮族,在云南壮语电影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广西现在才有,是不正常的。</p><p>祝贺你们!</p><p>勿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侬壮。</p>c636 发表于 2008-11-2 12:21:00
怎么没有第四集,郭靖与哲别相认那节?愿星语心 发表于 2008-11-19 22:29:0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