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大纲修订 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 (转载)
历史教学大纲修订 岳飞文天祥不再是“民族英雄” <br>--------------------------------------------------------------------------------<br> <br>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2月6日 12:10 中新社网站 <br> <br> 中新网12月6日电中国教育部定出新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岳飞与文天祥当年是参加“民族战争”(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而非“反抗外敌战争”为理由,不再将他们列为“民族英雄”,只承认戚继光、郑成功等为民族英雄。<p> 香港昨天有报道说,文天祥在香港的后代对此表示遗憾。<p> <br> 据报道,由余桂元主编的《大纲》今年首季公布,当中提到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对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基于这一观点,我们只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p><br> <br>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2/12/10 11:32pm 编辑]<br><br>如果一定要我表态,我会认为岳飞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我闪先,众贝侬不要用鸡蛋砸我)。:)<p>简单的来说,我觉得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兵力不是很强盛的朝代,在那个时代里,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兴起,成为严重威胁汉族政权的大患。那个时候,不考虑国力,而只考虑兵力和民族性格,我认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没有什么侵略性的,甚至象一个儒雅而温和的书生。而那个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则充满了发展的活力,要发展,则要向富庶的中原地区索取,表现在军事上则变成了侵犯性。两宋的军事和外交史对汉族人来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金、辽、西夏、蒙古等民族都屡屡南侵,两个皇帝被掳到漠北流放,客死他乡;连刚刚从汉文化驯化下独立出去的交趾(越南)都趁乱北扩,侵犯宋朝间接控制的僚人(壮族)地区。在这个意义上,两宋毫无疑问的弱者。<p>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支持弱者,这个时候出现的岳飞和文天祥,其实都是软弱的宋朝内部的一个富于反抗精神的斗士,他们都以不屈不挠的抗争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对民众来说无疑是精神的支柱,所以他们应该称得上是民族英雄,至少是汉族的民族英雄。我认为,民族英雄这个概念应该是有朝代和年代的界定的,我们称赞他们,并不是反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朋友,这个应该是不难理解的。<p>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英雄是出现在弱者和反抗者内部的,所以,北宋的另外一个名将——狄青,恐怕就不能称为民族英雄了。狄青镇压壮族领袖侬智高的起义,那是以强者的姿态去践踏了弱者,侬智高反抗越南入侵僚人地区,为了巩固自己民族的疆土防线,他立国称帝,客观上促进了壮族内部的统一,无疑是僚人敬仰的民族英雄。那个时候的侬智高起义纵然使岭南地区动荡不安,但是无论如何侬智高领导的壮族人都还是弱者,一个反抗越南入侵和北宋沉重民族压迫的弱者。但是,狄青的镇压使得壮族人失去了内部统一和发展的机会,使得僚人地区陷入几百年的分封割据、相互争抢掠夺的土司时代,这个意义上,狄青是一个镇压者,而非“平定南蛮”的功臣。同理,我觉得广西各地(特别是汉族地区)的伏波将军庙(祭祀汉朝马援将军的庙宇)就是一种被征服的土著民族对征服者的一种臣服,我个人是很反对这种奴性的,所以绝对不会觉得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岭南征服史上的伏波将军也是民族英雄。<p>在民族英雄的概念上,民间的说法和官方的说法可能都会存在着种种的争议,我的说法也只是代表个人的观点。 基本同意红棉树对岳飞、文天祥、狄青、侬智高以及伏波将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也认为,“民族英雄这个概念应该是有朝代和年代的界定的”,在现阶段讨论“民族英雄”最好注明族别、朝代。 1、我不同意红棉树“民族英雄是出现在弱者和反抗者内部”的观点,我认为“强弱”与“民族英雄”无关。(别闪,呵呵,红鸡蛋来了)<br>2、金史研究者认为金兀术(完颜宗弼) 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汉人写的书当然把老金写得一文不值)。<br>3、岳飞镇压了杨么起义。<br>4、课本上的民族英雄只能指的目前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共同的民族英雄,岳飞不算、金兀术也不算。反过来,承认岳飞是全中国的民族英雄、那么金兀术当然也要算。在对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贡献上,他绝对比岳飞的更英雄。<br>但决不能以强弱论英雄。<br>…… [这个贴子最后由随风飘在 2002/12/11 08:53pm 编辑]<br><br>我非常赞成沙南曼森的观点,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应该看看他是哪个民族的,那个民族承不承认他是英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能以一个民族的立场来看待一件事。 呵呵,你的红鸡蛋别砸给我,要不然就表错“情”了,你女朋友会和你没完没了。<p>1.我坚持自己的观点,首先是“某种意义”上,民族英雄是弱者或反抗者内部出现的,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历史上,大多是这样的。不过你也可以用成吉思汗是个侵略者但仍旧是蒙古族民族英雄的观点来反驳我,但我认为这是有异议的。<p>2.我不认为金兀术(完颜宗弼) 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因为他领导的金朝军队是一个侵犯者(不过那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忠于金朝)。日本的靖国神社里还供奉着侵华战争的战犯东条英机等,难道我们就能同意日本人说他是大和民族英雄的说法么?<p>3.岳飞镇压了杨么起义,那是他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他毕竟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人物,对宋王朝忠心耿耿,古代的“忠君”和“爱国”是相互统一的,不可能要求他们象现代的民主斗士一样既爱国又反对独裁政权。但是,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前提是,民族英雄是出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斗争的历史背景下的,杨么首先是宋朝汉族地域内部的农民起义,镇压了他不属于民族之间的战争,所以即使岳飞镇压再多的汉族农民起义,也不能用来做证明他不是民族英雄的论据。<p>4、所谓“课本上的民族英雄只能指的目前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共同的民族英雄”,我认为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说法和做法。如果掉在这种为政治服务的历史观的陷阱里,我觉得评论什么东西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敬仰民族英雄,首先尊重的是他表现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忠心这个崇高的气节,日本人侵华的时候,却仍尊重我们的民族英雄杨靖宇,说明了什么?所谓金兀术“在对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贡献上,他绝对比岳飞的更英雄”的说法,我也不同意,那和战争年代的日本国民普遍支持军国主义政府是一个道理,日本人会以扩展生存空间为借口来美化他们的侵略史,哪个中国人同意这样的说法?<p>在民族英雄的问题上,我还有一个观点是,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历史上不论是反抗少数民族军队入侵的汉族民族英雄,还是反抗汉族政权压迫的少数民族的民族英雄,都是值得国内每个民族去尊重和推崇的,毕竟在现代我们都是中国人,既然要努力消除民族间的壁垒和隔阂,就更应该客观地去评价历史。<p>总之,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最好是放到历史背景里去评价,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或一个现代国民的心理去要求历史人物,文革时候对一切历史人物的批判,说一切历史人物都是反动派的观点,就是这样荒唐的做法。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国历史教科书现在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和评判,我觉得是一个民族虚无主义的做法,我不赞成历史教科书提倡的民族融合论,也不赞成因为考虑到民族团结的需要而否定某些人是民族英雄的做法,因为我们是现代人,对待历史要有一个朝代和年代的标准界定,而不能以现代的框架去界定。我之所以这么强烈反对那样的做法,那是因为历史教科书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走向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现代日本人这么多不敢正视历史和反顾历史、甚至矢口否认历史的做法,那和他们的历史教科书是无法割开联系的,我不希望未来的中国人也因为现在的历史教科书而失去民族的气节和正恶的评判标准。<p>最后,我只同意“但决不能以强弱论英雄”的观点,因为,“英雄”和“民族英雄”是有区别的。 :)<br>…… 张自忠,杨振宇,瓦氏夫人,戚继光,刘永福,郑成功才是民族英雄!!! 要自强,必先自立! 瓦氏夫人是谁??<br>是不是和一个叫洗夫人的是一个人呀,好象是大隋以前,南陈时期的 瓦氏夫人和冼夫人不是同一个人,而是同一民族。<p> 瓦氏夫人的详情请在站内搜索同名文章。<p> 冼夫人(?~ 601) 又称“石龙夫人”、“礁国夫人”、‘锦伞夫人”,生年八十,高凉(今广东阳江)人,南朝至隋代俚人酋首,高凉太守冯宝之妻。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曾率兵平高州,抚平岭南数州之乱,陈武帝诏封为“石龙太夫人”,赐予乡绣巾卤簿,仪如刺史,岭南各部敬奉为“圣母”。后又平定番民之乱,革除相互攻掠恶习,岭南各部相继归附,相安乐业。世人为感其功德,多立庙祀之。 有一点是肯定的,岳飞、文天祥绝对不是僚人的民族英雄。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听听别人的说法!<p><br> 中华民族 <p> 夏寒 <p> 倒不是我有意推销蒙古史,而是谈到国家、民族的话题,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创建的元帝国,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进入点。不少相关的理论学说,往蒙元上一套,便尴尬地露出破锭来,非常有趣,而且眼下有个现成的草人靶子。 <p> 社科院经济所李志宁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成吉思汗是民族英雄吗?》,很有意思。我欣赏作者的立场。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象题目暗示的,单单找成吉思汗的麻烦,而是从平民视角出发,诅咒历史上所有的白骨精英。有的时候,我也会站在这个立场上,因为肯定不会犯错误。 <p><br> 不过,即使是正确的结论,也不能反向推出证据和论证过程同样是正确的。不幸这正是中文网上的常态,只要论者的论证结果是“好的”,哪怕论据、论证过程错漏百出也少人过问。只问结果,手段不拘,不知是不是也是我们的劣根。打网上的老虎是自找麻烦,一不留神打到偶像会招来无尽的敌人。我拿李的这篇文章下黑手,就是因为李不在网上,没法找我这个无名小卒的麻烦,而且他也说了,此文征求意见,待我敲骨吸髓地 <br>利用完,自会把全部批判稿奉上。 <p><br> 李文论据的错误不少,好在小错居多,无伤主旨,此一篇单批文章的题目。成吉思汗是民族英雄吗?问句。提出问题。我们知道,问题有真问题和假问题之分。如果是假问题,那么其论证不管如何舌灿莲花,也是做无用功。这个题目就有假问题的嫌疑,因为他没有说明,这里的“民族”指得是什么,是“蒙古民族”,还是“中华民族”?(这里只谈民族,不谈国家) <p><br> 如果这么问,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吗?那毫无疑问,当然是。没有成吉思汗就没有蒙古族,这一点连盲人也能看出来。在成吉思汗之前,并无现在意义上的蒙古族,只有北方草原上的一些游牧、游猎部落,忙时工作,闲时打架。是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赋予闲散的人民以严格纪律,塑造成一个体制严密的军事化帝国,并带给他们伟大的荣耀。成吉思汗一生都是文盲,没读过《春秋》却能建国,不知道《孙子》却能治军,此 <br>等人物在人类历史上也屈指可数。成吉思汗之于蒙古,正如炎黄之于华夏。难怪蒙古国在去年恢复废除了一百年的姓氏,允许蒙古人自由择姓,有六成人选择姓“成吉思汗”,可见他们是多么为老祖宗骄傲自豪。记住,如果你去蒙古,千万不能讲成吉思汗的坏话,否则一个路边修鞋的成吉思汗也会拿锥子扎你。 <p><br> 但是如果换个问法,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吗?那还真有点不好回答,因为它也有假问题之嫌。在回答此问之前,得先搞清楚另一个问题:真有所谓的“中华民族”吗? <p><br> 包含中国境内各族的“中华民族”这个词,从什么时候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我没有考过,不过100年前肯定不存在。孙中山高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鼓动叛乱的时候,显然没为满蒙等鞑虏族颁发中华护照。 <p><br> 据费孝通先生回忆,1930年代,顾颉刚先生在某坛上帖(古时帖子都发在纸上,称为报纸),称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当时才20出头的小费很吃惊,因为不仅五族共和是民国后的通行说法,而且顾先生本人正是打破民族一元论的大侠,也是“民族学十大高手”之一,怎么一下就把教科书给改了?于是费先生跟帖,对顾的说法质疑,请他讲讲以今日之我战昨日之我的心路历程。顾颉刚为此专写了一篇答网友费孝通帖,再 <br>次明确指出:中国只有一个民族,即中华民族!顾费二人都是雪茄,笔战的内容当然不是一句骂,只是这个典故是我几年前看到的,细节想不起来了。好在小费还没有迂到不可药救,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屁股应当坐在哪边,遂“不争论”。从此小费就沿着老顾的路径一条道跑到黑,待他成为费老后,于19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此是后话,不表。 <p><br> 当日的局势是这样的:日本正利用“民族自决”的思想对满蒙启蒙,为这两族独立寻找理论依据。在军事战争打响之前,学术战场已经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顾颉刚、傅斯年等人已经拿起笔做刀枪,开始了纸面上的国土保卫战,而“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正是各种学术武器的发射平台,属“必须有”之学问,只能捍卫,不容质疑,小费的做法等于是挖卫国战争的墙角,间接地起到了帮助敌人的作用。可见,“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 <br>1930年代初发轫,到1935年田汉为《义勇军进行曲》作词时,“中华民族”已为普通中国人认同。 <p><br> 由这段历史可知,“中华民族”一词的政治意义要大于学术意义,现实意义大于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传统的现代表达。如果没有日本的威胁,这个词可能还造不出来。在国家认同还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国家又面临危机时,只能靠虚拟的血缘关系维系人民和土地,请大家崇拜虚拟共同祖先的生殖器。 <p><br> 因为它是个为应急而造的概念,解释起古代来难免捉襟见肘。历史上宋与金、元的战争、明与清的战争,本是国与国之战、族与族之战,为了适应“中华民族”的概念,只好削足适履解释成内战。岳飞、金兀术、袁崇焕、努尔哈赤,哪个是民族英雄,颇费思量。 <p><br> 然而玩概念者必为概念所玩,何况是不那么可靠的概念。战争之后是和平,有脑筋的人会想一想: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把它说成是中华民族这棵树上的一朵花,那置鸭绿江彼岸的朝鲜人为何地?中国境内还有些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他们的血缘跟我至少在八杆子之内是打不着的。还有,日本人现在普遍相信他们的祖先跟中国有关,可能是徐福东渡的后裔,也可能来自云南,努努力也有望加入中华民族,至 <br>少比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更有加入权。如果1930年代日本学者掌握这一证据,是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中华共荣?(就是在文化上,很多日本人写汉诗的水平,也远超中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在美国炮舰到访之前,日本在曾自认为是中华正朔,称自己为“华”,称中国为“夷”) <p><br> 我们本来有机会发展新的民族观,用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国家认同,取代以生殖器崇拜为核心的民族认同。可惜,直到现在,中国学者再没能发明出更高明的理论,“中华民族”仍是对台湾学术战的主要武器,1980年代开始搞些“龙”之类张牙舞爪的不伦不类之物来崇拜,制造“黄帝陵”让大家祭扫,更是一蟹不如一蟹。这样做,犹如握紧一把沙子,握的越紧,指缝里漏掉的越多,汉族也许凝聚了,其他族更要跑掉了。 <p><br> 至于成吉思汗到底是不是中华民族英雄……还是等到星期九咱们再说吧。 <p> <br> 燕山胡骑 于 02-8-15 20:26:08 发表在:蒙古文化论坛 <p><br> <p> 岳飞和文天祥肯定是民族英雄。这不是因为他们和我一样是汉人,所以我这么说。而是由历史正义的原则决定的。因为当时金贼和元蒙是极其野蛮残暴的侵略者,岳飞文天祥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正义的民族反击战争,他们当然是民族英雄。现在金兀术的后人也成了中国公民了,但这不能成为岳飞不是民族英雄的借口。好比也有少数日本人或美国人加入中国国籍,能说当年抗日战争的或打八国联军的英雄好汉就不是民族英雄了吗 我觉得岳飞和文天祥绝对是中国的国家英雄<p>当时的中国就是宋朝和明朝,当时的蒙古和满族都是侵略者,所以他们绝对应该是国家英雄<br>也是汉族的民族英雄<p>因为今天满族是国内的民族,蒙古族族是也有大量人口在中国,就改写当时的历史 岳飞和文天祥肯定是英雄。但是否民族英雄的提法还待定。 这条新闻引起了很多争论。各位贝侬怎么看? 是的,我是认为应该把这“民族英雄”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的。<br> “壮志饥餐胡虜肉,笑谈渴饮匈奴血。”<br> “长趋蹈匈奴,左顾凌鲜卑。”<br> “匈奴犹未灭”等诗句,长时期都在振奋着主体民族(或称强势民族)的反抗精神,虽然有的民族已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后裔或多或少的融入了现代某些少数民族当中,如果总是突出“征服者反被征服”的论调,而忽略了从广义的民族整体去进行客观分析与合理评价,那么,这样一来有回归到了“大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立场。 从初中开始我们历史老师就强调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高考写他们是民族英雄的话肯定要扣分了,学文科的肯定都能容易理解,早就是史学界共识了,只是突然一改教材汉族同胞还接受不了。<br> 我倒是可以接受岳飞是“民族英雄”的提法,但是应当同时把其他少数民族的英雄也说说。<br>不过觉得现在的历史教育有所进步的是逐渐强调中国的多民族特性,淡化汉民族本位的观点。 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对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感到奇怪,金人、蒙古人,怎么说起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怎么每次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时候,汉人怎么都会成了民族英雄,老师对此也表示怀疑,只说时间会改变一切。话说回来,戚继光、郑成功仍是民族英雄,那我们的瓦氏夫人是不是民族英雄呢,我身边的汉人朋友怎么没有一个人知道瓦氏夫人是何方神圣,竟还有人问是不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气愤! 我看这是媒体、记者胡乱的炒作,在我读高中时,我的历史老师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岳飞不是民族英雄,那时侯的历史大纲就没有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那时侯的高考科目教学大纲早就被我们翻烂了,根本就没有说岳飞是民族英雄的字眼),那是多少年前就已经明确的事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