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工人日报记者张宪公开为陈氏垃圾作品叫好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 height="10"><td></td></tr><tr><td align="center"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20px; COLOR: #000000; FONT-STYLE: normal; FONT-FAMILY: 宋体;">扎根生产一线繁荣企业文化 产业文学创作红火</td></tr><tr height="10"><td> </td></tr><tr><td class="title_footnote" align="center">2008-04-25 作者:本报记者张宪</td></tr><tr height="10"><td> </td></tr></tbody></table><table height="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background="images/news-02bottom.gif" height="5"></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width="95%" align="center" bgcolor="#fff6ed" border="0"><tbody><tr valign="top" height="300"><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font id="zoom" style="FONT-SIZE: 14px;">五一前,夕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各地产业文学的创作红红火火,职工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行各业职工置身在改革开放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创作了一大批真挚感人、文采飞扬的优秀作品,为繁荣产业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br/> 据了解,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已从6年前的212人发展到378人,其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40名。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离婚申请》入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鸽子》获“茅盾杯”《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十月文学奖、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红煤》获北京市委市政府奖。荆永鸣的中篇小说《北京候鸟》获首届“茅盾杯”《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声呼吸》先后获《中篇小说选刊》奖和《小说选刊》奖。煤矿作家的作品,每年都有10余篇文学作品被《小说选刊》、《诗选刊》、《散文选刊》选载及被介绍到国外。<br/> 全国电力系统职工仅在2007年就有70余部文学专著问世。其中李晋瑞的长篇小说《原地》入围赵树理文学奖。<font color="#ff0000">陈修龄的长篇小说《布洛陀》、遥远的中短篇小说集《无羽之鸟》深受读者喜爱,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font>中国电力作协从今年起,计划每年出60部文学专著,对深刻反映当今社会变革、讴歌真善美主旋律的作品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石油作协从1991年成立以来,培养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目前有支400多人的写作队伍,其中40多人是中国作协会员,每年有上百部作品问世。石油作家王世伟的《季风》、于卓的《绝境》等影响广泛。华北油田公司青年诗人殷常青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作家”;长庆油田和军校的小说集《一不小心》获第二届黄河文学奖。大港石油文联出版的《热土文丛》,共60余万字,极大地繁荣了企业文艺创作事业。<br/> 石化文联的职工文学创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作协举办第二届诗歌大赛时,石化系统的22个单位成千上万职工踊跃参与,报送的诗歌达1006首。九江石化职工李和平的小说《婆家娘家》被排成40集电视剧在全国热播。<br/> 据了解,各省市自治区文联近年来职工文学创作也有声有色。山西省文联为推动职工文学创作活动,成立了山西省产业职工文艺作品评选委员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职工文艺作品评奖活动;内蒙古职工文联2007年举办了“包铝杯”全区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评奖活动,并向获奖者颁发奖金和证书。<br/> 在全国越来越多职工的参与和支持下,产业文学发展呈现蓬勃之势。<br/> <br/></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7 10:33:28编辑过] 该文位置在<a href="http://www.grrb.com.cn/template/10002/file.jsp?aid=306856">http://www.grrb.com.cn/template/10002/file.jsp?aid=306856</a> <p>族人之痛.</p><p></p> <p>派人去把他收拾了.</p> <p>我族人看到这,</p><p>很多就当作没看见或漠不关心,</p><p>宁可每天高喊爱国,</p><p>也不肯为僚族呐喊.</p><p>可悲呀!</p><p><img alt=""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2.gif"/></p> <p>不用担心,这个记者肯定没有见过《布》书,要不然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p><p>你看他列举的那些人,都名不见经传,呵呵</p> 只是点到而已 <p>爱国?</p><p>谁爱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