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必须大力发展以壮语文为载体的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
广西的文化、教育、经济,为什么落后?并不是壮人笨,而是壮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相应地,经济、文化也就跟着落后了。如果大力发展以壮语文为载体的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广西的教育必将从千百年的桎酷中解脱,广西的文艺舞台必将更加丰富多彩,广西老百姓的文化权益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广西的经济必将实现腾飞。而这一切,决定权在广西领导的胆识和老百姓的觉醒。[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9 21:22:30编辑过] <p>发展壮族自身的文化事业,受到种种限制,广西许多领导比较忌讳。</p><p>关于这方面,我们需要在民间稳妥推进。</p> 壮族的每位歌师及歌手其实都是诗人,可惜壮文不普及.只借汉字记录,壮族的各种文化将渐渐萎缩.太可惜了.我认为各民族的文化应互相兼容,这样世界才丰富多采. <p>关于壮族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著作,我们可以出版。但是,出版后,谁买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覃绵文</i>在2007-8-9 23:24:00的发言:</b><br/>壮族的每位歌师及歌手其实都是诗人,可惜壮文不普及.只借汉字记录,壮族的各种文化将渐渐萎缩.太可惜了.我认为各民族的文化应互相兼容,这样世界才丰富多采.</div><p>在壮语诗歌的记录和创作上,汉字是替代不了壮字、壮文的。</p><p>记录,是壮文最基本的功能。我希望有更多的贝侬学会壮文这个记录工具。</p> 赞同。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西区党委、政府一定会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以壮语文为载体的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等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有这样意识的贝侬,大部分都是出来的贝侬,在区内的贝侬很少有这种意识,实在令人担忧! <p>
</p><p>昨天我买了一本《壮汉英词典》,花了108元,(书架上只有4本)</p><p>不会壮文的我,或许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为母语做一点事情吧。</p><p>在南宁书城这么大的书城,关于壮族的书籍竟少之又少,</p><p>而东盟小语种等相关外国语书籍却多如牛毛,可悲!可悲!可悲!</p> 壮语演出在各地都有,但壮文教育和出版工作跟不上。 办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资金的,国家税收为这方面支持才有希望,其实,壮族人有超人的聪明、壮族歌师、歌手、道公、巫师等等,他们开口成诗,寓意深刻,比汉人的诗人强多了,什么唐诗三百首、汉族的诗仙李白也不过如此而已,而壮族歌师、歌手、道公、巫师等等能触景生情、见事恰当作诗滔滔不绝可是不计其数。壮民族有好脑瓜笔头差,汉民族有好笔头脑瓜差,壮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只靠脑子(自身的悟性即聪明)及前辈的口授,直接经验多,间接经验相对汉民族来说是很少很少,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绝大部分是靠文字,间接经验相对壮民族来说是多很多,又可借鉴事例很多,办事经验多也叫牢固,可是应急能力比壮民族差得多,如果壮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能记载以往的间接经验,有可借鉴事例作指导,我相信壮民族不会比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差,壮民族就差在文字上。 办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资金的,国家税收为这方面支持才有希望,其实,壮族人有超人的聪明、壮族歌师、歌手、道公、巫师等等,他们开口成诗,寓意深刻,比汉人的诗人强多了,什么唐诗三百首、汉族的诗仙李白也不过如此而已,而壮族歌师、歌手、道公、巫师等等能触景生情、见事恰当作诗滔滔不绝可是不计其数。壮民族有好脑瓜笔头差,汉民族有好笔头脑瓜差,壮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只靠脑子(自身的悟性即聪明)及前辈的口授,直接经验多,间接经验相对汉民族来说是很少很少,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绝大部分是靠文字,间接经验相对壮民族来说是多很多,又可借鉴事例很多,办事经验多也叫牢固,可是应急能力比壮民族差得多,如果壮民族有自己的文字,能记载以往的间接经验,有可借鉴事例作指导,我相信壮民族不会比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差,壮民族就差在文字上。 早在隋唐时期,壮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只是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而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