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araiz 发表于 2003-11-24 15:55:00

Sawcuengh caeuq Sawyaej wnggai lienzhoz mbat moq, doxgiet coux dwg doegrengz!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3-11-26 16:20:00

下面引用由沙南曼森在 2003/11/21 01:03am 发表的内容:<br>我也注意到了布依语标准音选点由龙里县羊场镇改为望谟县复兴镇(即望谟县城)这一情况,.....<p>请问能不能提供一些更详细的相关信息呢?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3-11-26 21:22:00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8&amp;topic=73&amp;show=25#lastviewpost<br>『Daujlun 僚语论丛』&gt;&gt;&gt;布依文概述[转载]<p>“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对布依语的40个点作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和同一语支关系密切的壮语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布依语内部一致,没有方言差别,可以划分为三个土语,只需创造一种文字。同时,由于布依语和壮语接近,布依、壮两族人民住地相邻,为了便于彼此间的经济、文化科学的交流,于1956年11月在贵阳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的方针,并通过了布依文方案(草案)。”<p>“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1980年,北京),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否定了布依壮文字联盟方针。因此,1981年10月,贵州省民委和民族研究所召集布依族有关人士,对布依文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者一致要求恢复推行布依文,并认为布依族文字应根据布依语的实际情况制定,建议以布依族较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黔南土语望谟县话为基础,修改布依文方案。随即由布依语文工作者与有关代表一起,具体讨论布依文方案修改问题,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以下简称《修改草案》),报省民委审定。”<p><br>————————————————————————————————————————<br>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8&amp;topic=6&amp;show=50#lastviewpost<br>『Daujlun 僚语论丛』&gt;&gt;&gt;[转帖]布依族、壮族文字联盟的具体措施(1956)<p>“……根据上述第(5)项的规定,选定了龙里县羊场作为布依文的读音参考点。”<p>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3-11-27 16:55:00

请问沙南曼森,这是不是说“布依壮文字联盟方针”已经被布依族内的某些人“实事求是”地否定掉了呢?刚才看了《[转帖]布依族、壮族文字联盟的具体措施(1956)》的联盟具体措施后觉得讲得不是蛮符合实际的吗?<br>那么就您说知,以黔南土语望谟县话为基础拟订的《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有没有经省民委审定通过呢?<br>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3-11-27 23:49:00

以黔南土语望谟县话为基础拟订的《布依文方案修改草案》当然已经由贵州省民委审定通过,请看相关内容:<br>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8&amp;topic=73&amp;show=25#lastviewpost <br>『Daujlun 僚语论丛』&gt;&gt;&gt;布依文概述[转载]<br> &nbsp; &nbsp;“《修改草案》经贵州省民委审定后自1982年开始在布依族地区恢复试点推行。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它基本上符合布依语的实际情况,效果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代汉语借词没有标调很难辨读;韵母数量较多,有的语音相同而形式不同,增加学习负担;长短e对立的词不多,没有必要设置两套对立韵母形式;没有正字、正音和书写规则,缺乏统一的书写规范;第三土语区有些特点如何解决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br> &nbsp; 针对上述情况,1985年3月,贵州省民委再次召开修改布依文方案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布依语文工作者和各土语区代表共30人。经过认真讨论,重新拟订了《布依文方案修订案》(以下简称《修订案》),在原《修改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布依文以第一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话为标准音,增加了正字、正音、书写规则等内容,并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修订。 <br> &nbsp; 《修订案》受到了从事布依语文工作的同志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并经贵州省民委审定后报国家民委备案。……”<p><br>关于是否“实事求是”,我想,这可以理解成那个年代的套话,不必太较真,不然至今健在的老同志没法跟你心平气和地讨论相关问题:(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3-11-28 15:49:00

谢谢沙南曼森的耐心、详尽的解释。

venjiebiao 发表于 2004-4-4 01:49:00

周国炎-----僚学者

移到僚人人物

卜蛮 发表于 2004-4-4 19:02:00

呵呵,周老师是当年我们广西大专十班的英语老师呢!!

依维 发表于 2004-4-8 11:42:00

布依族与壮族民间交往频繁密切、政府学者之间有隔阂!

本农大卫 发表于 2004-4-22 03:29:00

我接触的布依兄弟大多对壮族认同感不强.....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远房的表亲之类的云南罗平师宾那一带的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呢请教各位高识的贝侬(注不过接触的都是像我一样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上层的布依人是怎么想的我就不知道了)..........唉!

越僚 发表于 2004-4-23 01:28:00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没有接触到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只言片语,绝大部分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是一片空白,哪来的认同呢,在盘江两岸的僚人由于交往较多,知道彼此没有什么不同,隔远点的就不知道了,如广西南部和贵州中部的僚人就缺乏了解,要有认同感就难了。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4-4-23 13:3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僚</I>在2004-4-23 1:28:27的发言:</B>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没有接触到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只言片语,绝大部分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是一片空白,哪来的认同呢,在盘江两岸的僚人由于交往较多,知道彼此没有什么不同,隔远点的就不知道了,如广西南部和贵州中部的僚人就缺乏了解,要有认同感就难了。</DIV>
<P>贝侬说的有道理。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4-8-14 05:03:00

这个帖子似乎不应该让贝侬们遗忘,顶一下,以免继续沉没。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周国炎-----僚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