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7-7-10 21:04:00

有关壮族坡芽歌书的新近消息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50"><font class="red_3" size="3"><b>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font></td></tr><tr><td bgcolor="#9b9aa2" height="1"></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dfdfdf" height="25">发布时间:2007-06-16 18:09:52 发布人:文山娱乐网 新闻来源:富宁政务网</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valign="top"><table border="0"><tbody><tr><td><table class="tf"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bw"><table align="left" border="0" float="left"><tbody><tr><td><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ds/ads_news.js"></script></td></tr></tbody></table><table align="left" border="0" float="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font class="htd" id="font_word"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宋体, 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6年2月在剥隘镇坡芽村小组发现的《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流传于富宁县壮族地区的民间歌书,该歌书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图案有星辰、花草、树木、房屋、农具等,每一个图形代表一首山歌,其笔法简洁形象,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价值。该歌书一经发现就受各级领导和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06年7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明带领有关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深入到剥隘镇坡芽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专家组初步确定,这81个图案基本具备了文字性质,音、形、意固定。即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特殊的音,一个音就是一首山歌;每个形态都是人们在长久的使用后约定俗成的;每个图案都具有特定的意义,歌者看见图案即能歌唱。专家组还认为,这是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中可以与东巴文化交相辉映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它的发现,将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的空白。考察组据此把该歌书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壮语音记《布瓦吩》,意为“把花纹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近日,被富宁县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正逐级向上申报。<br/></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7-7-10 21:04:0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50"><font class="red_3" size="3"><b>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font></td></tr><tr><td bgcolor="#9b9aa2" height="1"></td></tr><tr><td align="center" bgcolor="#dfdfdf" height="25">发布时间:2007-06-16 18:09:52 发布人:文山娱乐网 新闻来源:富宁政务网</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valign="top"><table border="0"><tbody><tr><td><table class="tf"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bw"><table align="left" border="0" float="left"><tbody><tr><td><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ds/ads_news.js"></script></td></tr></tbody></table><table align="left" border="0" float="left"><tbody><tr><td></td></tr></tbody></table><font class="htd" id="font_word"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宋体, 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6年2月在剥隘镇坡芽村小组发现的《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流传于富宁县壮族地区的民间歌书,该歌书由81个图画文字构成,图案有星辰、花草、树木、房屋、农具等,每一个图形代表一首山歌,其笔法简洁形象,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价值。该歌书一经发现就受各级领导和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06年7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明带领有关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深入到剥隘镇坡芽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专家组初步确定,这81个图案基本具备了文字性质,音、形、意固定。即每一个图案都有一个特殊的音,一个音就是一首山歌;每个形态都是人们在长久的使用后约定俗成的;每个图案都具有特定的意义,歌者看见图案即能歌唱。专家组还认为,这是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中可以与东巴文化交相辉映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它的发现,将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的空白。考察组据此把该歌书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壮语音记《布瓦吩》,意为“把花纹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近日,被富宁县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正逐级向上申报。<br/></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7-7-10 21:05:00

<table class="bk"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45"><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span class="main_ArticleTitle">《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span></td></tr></tbody></table></td></tr><tr><td align="center"><span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span></td></tr></tbody></table></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bgcolor="#cccccc" height="1"></td></tr><tr><td height="10"></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545"><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作者:扈星汉 新闻来源:县委宣传部 点击数:<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News/GetHits.asp?ArticleID=7068"></script> 182 更新时间:2007-5-28 8:56:15</td></tr><tr><td width="100%" height="20"></td></tr><tr valign="top"><td class="main_tdbg_760" id="fontzoom" height="500"><p>  近期,《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以下简称《坡芽歌书》)被列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整理编译出版等相关工作也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为使《坡芽歌书》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富宁县正积极地开展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br/>  2006年2月,富宁县委、县政府安排富宁县文化产业办公室并委托县壮学发展研究会对壮族文化资源进行普查,调查人员在剥隘镇坡芽村调查壮民歌时惊奇地发现,该村村民农凤妹家珍藏着一幅画着81幅各种奇形图案的土布,这块土布宽1尺余,每幅图案代表一首固定的山歌,共记录了81首壮族情歌,每个图案都以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物象描绘记录,图案笔法简洁、写意传神,神似壮锦,为女歌手农凤妹(39岁)、农丽英(37岁,农凤妹堂弟媳)共同拥有。农风妹介绍,该图案传自其祖母。她自幼习唱山歌时,祖母便手把手教她画这些符号以帮助记忆,久而久之,这此图案符号深入心中,每唱一首歌,脑子里就会有一幅图案,只要见到该物象,即可颂读整首山歌,这种记录山歌的方法代代相传。调查人员及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富宁县县委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安排专门人员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将情况逐级向上级学术单位通报。2006年7月,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建民研究员等人组成专家考察组,专程来到坡芽村进行实地考察。 经反复论证,初步确定,这81个图案符号基本具备了文字性质:一是形固定,二是音固定,但这音不是一个字音,而是一首歌,三是义固定,且内涵丰富。是我国活着的图画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以及开发价值。考察组专家将这一发现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壮语音记"布瓦吩"(把花纹图案画在土布上的山歌)。同年8月19日,中国壮族稻作文化与区域经济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富宁县隆重开幕,富宁县借此机会正式向外界发布了《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被发现情况。与会的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壮学研究权威人士梁庭望先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博士生导师祁庆富教授等学者都对《坡芽歌书》给予高度的评价。<br/>  为加强对《坡芽歌书》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富宁县及时成立了 《坡芽歌书》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坡芽歌书》编委会及领导小组。根据《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及国务院颁布的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则要求,及时将《坡芽歌书》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5月初成功申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积极开展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建立了《坡芽歌书》专门的文字、音像档案。对富宁县壮族聚居地,尤其是民歌艺术丰富的乡镇村寨进行《坡芽歌书》相关文化的进一步调查,了解歌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条件、相关的传说、流传范围、传承方式、路线、分布形态、生存状况等,对《坡芽歌书》传承人进行相应的保护,鼓励《坡芽歌书》文化的广泛传播与传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把坡芽村列为民族文化生态村,以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坡芽歌书》。<br/>  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对《坡芽歌书》的传承、保护、申遗工作以及坡芽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确定《坡芽歌书》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同时,成立了坡芽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云南省文化厅、文化馆的领导和老师们对《坡芽歌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发现,很有价值,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及时对《坡芽歌书》申遗工作中文本的编写、申遗片的制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对如何传承、保护好《族坡芽歌书》给予了耐心细致的指导。<br/>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骆越族群原生自创的图画文字、壮乡儿女天籁欢歌的情爱密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认识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开发价值。今后,《坡芽歌书》将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坡芽村也将保留着她古朴的民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向世人不断显现出她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nbsp;&nbsp;&nbsp; <br/></p></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7-7-10 21:12:00

5月29日,富宁县在坡芽举行壮族坡芽民族生态村建设奠基仪式.

高峰南邕江北 发表于 2007-7-10 22:21:00

<p>Ndaej hoh bw!</p><p></p>

vaiz 发表于 2007-7-10 22:50:00

我以为出了标准壮文版的了呢!不是早说整理好了么?什么时候才发表呀!

度莫 发表于 2007-7-11 09:11:00

等待下文!

红棉树 发表于 2007-7-11 13:12:00

<font face="宋体"><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p><font face="宋体">它的发现,将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的空白。</font></p></div><font size="3">这句话不够严谨,唐宋以来壮族已经开始使用由汉字偏旁部首和六书构字法来创造的方块壮字了,虽然方块壮字因地因人而异,从来没有统一过,但所有的学者都承认那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坡芽歌书的图形文字虽然很独特,但尚没有证据可以考证它是真正的古老文字,更没有证据表明它的诞生和应用比方块壮字更加久远。当然,坡芽歌书的发现是壮族文化的大事,有它的研究价值,但对它的研究仍然要遵循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论才妥当。</font></font>

wenliqan 发表于 2007-7-12 20:31:00

无论什么样,这证明了壮族的存在的文化,并不是真如某些人口上说造出来的。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7-7-13 22:05:00

它的发现,将填补了壮族没有古老文字的空白。这一说法的出现,说明广西云南两地壮学工作者平时没有沟通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壮族坡芽歌书的新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