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人 发表于 2007-7-8 11:2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萧萧瑟瑟</i>在2007-7-6 19:00:00的发言:</b><br/><p>美加的民房大多是用木料做成的,不过他们给木料加了防燃材料。</p><br/></div><p></p><br/>用木材建造房屋不仅仅存在火灾风险,更严重的问题是会耗费原本就稀缺的森林资源。<br/>中国人口众多,生态压力大,跟美国加拿大没法比。依俺 发表于 2007-7-8 18:5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rauzking</i>在2007-7-8 7:38:00的发言:</b><br/>贝侬们,用钢筋水泥建筑现代越式的干栏式建筑.</div><p></p>提尚!!可人口太稠密,火柴盒依然是这个时期的特点!vaiz 发表于 2007-7-11 15:1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依俺</i>在2007-7-8 18:51:00的发言:</b><br/><p></p>提尚!!可人口太稠密,火柴盒依然是这个时期的特点!</div><p>城市人口稠密,但在乡镇、乡村应该没什么问题吧</p><p>这种好像没什么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像单启德这样的人推动,哪个建筑公司会去做?</p>英树 发表于 2007-7-11 18:0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季人</i>在2007-7-6 17:41:00的发言:</b><br/><p></p>单先生现在如果没有退休,应该还在清华大学任教。<br/>不知道为什么新式干栏建筑没有继续推广。但是我见过不少这类农村或旧城民居改造研究大多在做过试点之后,就作为学术成果被束之高阁了。</div><p></p>中国的政府官员忙着赚钱,城市的传统建筑保护都做得很不好,何况农村的……不过单先生的研究虽然被束之高阁,希望将来还有被翻出来启用的那一天吧……路 发表于 2007-7-14 11:13:00
在三江到丛江的路上似乎见到不少改良过的木楼,下面一层是水泥结构,二楼是木质结构,。一楼已经不用来关牲口了,而是住人,大概现在农业现代化了,牲口也就少了。不过一楼水泥结构的外墙没有处理好,红色的砖与二楼的木质显得很不协调,如果能用环保漆调成暗色的话就很搭配了。nados 发表于 2007-7-14 18:17:00
我认为,木楼可以用于餐饮、旅游业,既有特色又不怕费钱,消防措施也比较到位(不到位就被吊销营业执照)。至于居民用房,可以在改良后部分保留木结构,这样可以保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又节省了部分木材,降低了火灾风险。承重立柱用钢筋混凝土柱子或砖砌柱子,承重梁用钢筋混凝土梁或木梁,如果楼板也能用上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就基本有保障了。楼板、墙体都用木板,太浪费木材了,也不耐用,防潮、放火、防盗方面都有欠缺,所以楼板最好改用钢筋混凝土板,墙体改用实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不过,房梁和楼板都用钢筋混凝土,对农村家庭来说不经济,质量上也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既经济耐用又美观实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红莲花 发表于 2007-9-11 21:48:00
家里以前的老房子就是这样<br/>唉<br/>还是拆了修了新房<br/>可惜以前没相机做个留恋<br/>只能在梦里回忆了<br/>游过。。 发表于 2007-9-27 05:05:00
<p>呵呵。。。不管木楼,洋楼,小路的帖,一定要顶。。。</p>好好瑟 发表于 2007-9-27 14:38:00
"下鱼"我也要顶...哈哈路 发表于 2007-9-28 14:17:00
<p>看在游游的份上,再发三张三江的风光。</p><p></p><p>宜江清晨<br/></p><p>三江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刚造不久的,觉得有点假,比不上村寨里的正宗)<br/><br/>山里的野花</p>好好瑟 发表于 2007-9-28 15:07:00
程阳风雨桥的图片呢??没有啊~~可惜了...哈哈灵马人 发表于 2009-10-24 13:54:00
<p> 我98年-2002年在柳州广西林校读书.有段时间.我们班同学组织去敬老院做爱心活动.扫地,洗衣,陪老人聊天等.呆了一整天的时间.</p><p> 一位老人我很记得.他讲桂柳话不是很顺.无意中,他讲了几句壮语出来.我听懂一些.勉强说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他老家在融水.有一个仔年轻时死了.有个女儿嫁到很远地方.还说敬老院这对他们不是很好.我们买的些果.它还藏了起来.我是个有爱心的人,难免有些心酸.想想自己以后老了.会不会像他们一样无助.</p><p> 班里也有位是柳城的女同学,也是讲壮的.但那位老人讲壮时,她反而听不懂.而我却听懂了70%..有点不可思议.</p><p></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