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azxiinz 发表于 2007-7-11 10:31:00

<p>大部分我可以看得明白,我懂得一些泰国语</p>

jaazxiinz 发表于 2007-7-11 10:39:00

我大部分可以看懂,我知道一些泰语.我很希望尽快翻译成壮语,最好是南部壮语附加标准壮语注释

wenliqan 发表于 2007-7-12 20:5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7-7-3 12:38:00的发言:</b><br/>个人感觉两个歌手的神情动作和歌词的悲切不甚相配,如果不看歌词还以为是在摇摆着唱情歌呢 </div><p>呵,的确是这样,一点不象在唱怀念歌曲,倒象在唱流行歌曲。</p>

哏德保 发表于 2007-7-13 10:25:00

这首曲的名字《Dum》应该是《黑》指黑色的吧?不是叫《十五年》。

快乐凡人 发表于 2007-7-13 17:55:00

这么久,终于可以听了。

僚乡小卒 发表于 2007-7-15 00:51:00

<p>这首歌很好听,我听了好多遍."十五年,傣眼泪流"我听得懂.我们傣人啊这一句,我总听成傣人种稻米.第二句十五年的后面,我听成去泰的那里种米.最后一句,听成这回或&lt;从此&gt;远离傣的那里面.</p>

僚乡小卒 发表于 2007-7-17 01:08:00

里面有一句和我那里说的一样."库救底栏"我想说壮话应该听得懂,库是我,救是原来的,底栏就是房基.和起来就是"我原来的房基"和汉语的"我的故乡"是一个意思.

僚乡小卒 发表于 2007-7-17 01:27:00

我建议以后僚人用"救底栏"表示故乡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7-7-22 23:5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僚乡小卒</i>在2007-7-17 1:08:00的发言:</b><br/>里面有一句和我那里说的一样."库救底栏"我想说壮话应该听得懂,库是我,救是原来的,底栏就是房基.和起来就是"我原来的房基"和汉语的"我的故乡"是一个意思.</div><p><font size="3">不一定是这个意思,壮泰的同源词应该按照语音对应规则来推测,而不是简单的同音就同义,壮语方言之间就不能简单的用同音来等同于同义,更何况壮泰之间呢?</font></p>

呢喃喃 发表于 2007-8-9 20:52:00

应该是一首很悲伤的歌,怎么唱歌的人能那么轻柔呢?

lijianyee 发表于 2007-10-7 00:43:00

壮族,自古以来岭南珠江流域的土著居民。早在周代,他们的祖先就以瓯邓、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载于册。宋代开始出现“撞”、“僮”的称谓。解放后,经调查识别并尊重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关于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里从考古、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作出了详尽的探究与说明。这书本人也未曾完整地看完(因为共有五卷)。只是单从语言、风俗与考古结果来说,壮、泰民族本来是一个民族群体,只是历史的原因把他们居住的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国度,同时经过长久的民族融合等等原因,他们有了不同的名称与国籍,也有了一些区别。只是无论怎么改变,在语言与风俗习惯方面,还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一致性。

后牛 发表于 2007-11-12 23:5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呢喃喃</i>在2007-8-9 20:52:00的发言:</b><br/>应该是一首很悲伤的歌,怎么唱歌的人能那么轻柔呢?</div><p>不一定要非常摇滚才能表达悲伤吧???有的时候很多悲伤被隐藏在背后无人知,在经过愤怒与摇滚之后,通过温柔去传诵是另一种让人知道的风格,就比如有的歌为什么有了MV画面就显得好听一样.他的表达方式已经不在你意料之中~~</p>

shanshe 发表于 2008-10-13 00:58:00

<p>把这首歌翻出来听听</p><p>含笑唱的血泪史</p>

hyydb005 发表于 2008-10-15 18:14:00

听的时候,感觉内心还是有所触动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黑傣语歌曲《十五年》视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