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maren 发表于 2007-6-4 01:01:00

ZT吃茶与嚼槟榔「黑齒」

<p>ZT吃茶与嚼槟榔&nbsp;<br/>&nbs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6/200764058473176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nbsp; <br/>喜爱嚼槟榔的傣族老咪涛<br/>&nbsp; </p><p>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列为世界上三大饮料,喝茶已成为东西方人的时尚,有的已成为一种嗜好,也形成了多种“茶文化”。西双版纳是有名的普洱茶重要产地,历史上就有南糯山、攸乐山、象明和易武等产茶名山。在近代,人们在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和栽培了八九百年的“茶树王”,更使西双版纳的茶叶名闻中外。</p><p>  在这个茶树的故乡里,各民族不仅爱喝茶,而且还有“吃茶”的独特嗜好。基诺族的一些村社擅长做凉拌茶佳肴。他们于清晨到栽种在热带雨林林窗(隙)的茶树上,采回“一枪(芽)两旗(叶)”的嫩尖,用沸水煮30分钟捞起,然后将盐巴、辣椒、生姜用火炮炙后捣碎与之相拌,再滴几滴熟食油或麻油,加上蒜泥,拌匀即成。这种凉拌茶为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甜润回肠,使人们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暑,冬食驱寒。凉拌茶在1993年4月首届国际茶王节时,由清秀的攸乐姑娘在景洪市孔雀湖畔演制,敬献给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茶叶专家,贵宾们品尝后,无不连连称赞。而布朗族的“吃茶”却是把茶叶腌成酸菜吃,别具一番风味。其做法是:从林中茶园的茶树新梢上采下的一芽、三四叶,用簸箕、篾巴薄摊,在阳光下晾晒,至水分丧失,叶无光泽,茶叶折而不断时,用手搓揉,加辣椒粉、花椒粉、姜末、食盐和辛香佐料装进大竹筒,紧紧压实,用芭蕉叶密封30天后,茶叶开始变酸,两个月后,开封食用。其滋味甘凉浑厚,去烦涤腻,能使人大开胃口,食之身轻体健,远非一般腌菜可比。腌茶是茶叶 的一种保鲜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可保持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长期不遭破坏。腌茶是布朗族婚宴和节日筵席上的传统佳肴。据日本一位研究传统食品文化的专家介绍,在泰国清迈府和日本的四国岛,也有少数的村子保留了此古老吃茶习惯,这也许可以作为日本民族与滇南民族有密切关系的一个旁证。 </p><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6/200764059156358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nbsp;<br/>嚼槟榔前的准备<br/>&nbsp;<br/>  在中国的古籍中,傣族属于被称为“金齿百夷”之列。何为“金齿”?那就是把牙齿染黑、染红之故。时至今日,西双版纳的傣族、布朗族还保留有此习俗。此外,这也与嚼槟榔(Areca catechu)的嗜好有关。过去这些民族的青年男女,一旦进入青春期,便开始把松明烟熏在瓦块或木片上的烟黑刮下来涂在洁白的牙齿上,使其染成黑色或紫色。此外,一些妇女有嚼槟榔的嗜好,她们把槟榔的果子切成薄片,配上石灰、旱烟丝,用生长在热带雨林下的一种草质藤本植物芦子(Piper betle)的叶片包裹,放进嘴里咀嚼。有时找不到槟榔,便采一些含有鞣酸的嫩树叶代替。槟榔果子和那些替代植物咀嚼后有鲜红色的汁液,能把已染黑了的黑齿再染成紫黑色。为什么这些民族喜欢把洁白的牙齿染成黑色、紫黑色?据说,那是具有固齿和装饰的作用,人们认为黑色、紫黑色的牙齿比白色更美、更健康,而槟榔则有驱虫和健胃的作用。至于这种染齿是否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则不得而知。<br/></p><br/><a href="http://www.kepu.net.cn/gb/lives/banna/folk/fol107.html">http://www.kepu.net.cn/gb/lives/banna/folk/fol107.html</a><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1:05:37编辑过]

luomaren 发表于 2007-6-4 01:05:00

<p>染黑牙 愈黑愈亮愈美麗 </p><p> 走在越南少數民族的傳統市集裡,看著賣菜的阿婆咧嘴一笑,露出滿嘴的黑齒,不禁讓旅人大吃一驚,經過一群人圍觀之後,年老的阿婆扭捏地抿起雙唇,害羞起來。<br/> 「黑齒」是大約一百年前,越南少數民族對於美麗的認同,耳熟能詳的越南民謠,總結了越南人當時的審美觀:「我喜歡你,一是因為你的蓬鬆的秀髮,二是因為你的伶俐的口齒,三是因為你的酒窩,四是因為你閃亮的黑牙齒。」<br/> 黑齒是越南少數民族對於美感的認同,早期不論男女都會想辦法將牙齒弄得黑黑的。過去很多人都認為越南人的牙齒是因為咬食檳榔(Betel)才變黑的,事實上經過一位法國醫師的調查後,才發現咬檳榔並無法真的將牙齒染黑,只會使牙齒變黃,越南人的黑齒是經過專人的染製過程,才能染得發亮。<br/> 經過專業染製的黑齒,不但不會傷害牙齒,還能夠保護牙齒防止蛀牙。早在清末明初,台灣也有許多原住民婦人喜歡將牙齒染得黑黑的,主要也是基於健康及保護牙齒的理由。<br/> 在越南的傳統行業,有一種人就專以染牙齒為主,身懷染齒絕技從一村走過一村,為愛美的人擔任染牙齒的重任,用一種特製的粉末和牙籤來完成染齒,技術高超者染一次牙齒往往可以持續二、三十年的時間,當牙齒表面出現黃黃的顏色時,就必須再重新染一次。</p><p><a href="http://tw-vn.com/vbb/showthread.php?t=14064">http://tw-vn.com/vbb/showthread.php?t=14064</a><br/></p>

度莫 发表于 2007-6-4 10:05:00

<strong>嚼槟榔要用一种叫做“诺”的叶子包的啊!</strong>

黄连山 发表于 2007-6-4 12:01:00

<p>我没有吃过槟榔,不知那是个啥样的滋味。</p>

VeizSauyenj 发表于 2007-6-4 16:25:00

听说还有石灰

度莫 发表于 2007-6-6 13:1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黄连山</i>在2007-6-4 12:01:00的发言:</b><br/><p>我没有吃过槟榔,不知那是个啥样的滋味。</p></div><p></p><p><strong>刚入口嚼,有甘甜和涩的味道。接着:一级反应是口腔麻、热,二级反应是面红耳赤,三级反应是醉酒状,四级反应估计是倒地(目前还没有见到)吧。呵呵……</strong></p><p><strong>没有新鲜的,嚼干货也会有以上效果。</strong></p><p><strong>嚼新鲜槟榔要用一种叫做“诺”的叶子包的,还要点点石灰份(最好的是贝壳烧出来的)。</strong></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T吃茶与嚼槟榔「黑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