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僚语德保话敬语体系简介
<B></B><B></B><P align=left><B>德保话方案补充说明</B>
在看下面文章之前,在这里就我参照壮文方案而创制的廖氏德保话拼音文字方案(以下简称德保话方案)与标准壮文相比较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P>
<P align=left><B>一、调类</B>:德保话有9个调类,其中舒声调有6个,入声调有3个。参考壮文方案创制的德保话方案,大部分调类与标准壮文标法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第5调标准壮文用q来表示,德保方案用s来表示。另外,因为第9调和第8调很少有对立,德保方案第9调并入第8调,入声调表示法也和壮文方案保持了一致。基本调类和标准壮文方案比较如下:
基本调类: 1 2 3 4 5 6 7 8
标准壮文: 不标 z j x q h k/p/t g/b/d
德保壮文: 不标 z j x s h k/p/t g/b/d
另外,德保方案用 l f v q四个字母来表示从汉语西南官话引入新词汇时的新借音调类。标准壮文方案的语气词采用不标调的方式,我认为这会容易与同样不标调的第一调类混淆,而且德保话的语气调特别丰富,因此德保话方案用 r 来表示所有的语气词,以便与第一调类词汇区分开来。 </P>
<P align=left><B>二、韵母:</B>德保话韵母比标准壮语韵母复杂,单韵母就有10个,德保话方案采用了“同音位同写”的原则,与标准壮文有对应关系的大都采用标准壮文的拼写法,同时增加了几个标准壮文没有的韵母。
单韵母的比较:
单韵母(后4个为德保话专用): a o e i u w er y eo oa
标准壮文读音(国际音标): a o e i u щ
德保壮文读音(国际音标): a o e i u у э щ ф 半o
德保话方案的非单韵母的长短音表示法,有鼻音(m/n/ng)、塞音 (k/t/p/g/d/b) 韵尾的,拼写法都同标准壮文方案,其他则采用不同的拼写法,比较如下:
标准壮文: ae au aeu
德保壮文: ay ao au
另外,还从标准壮文的aw韵母分化出了aw和ew两个必需区分的韵母,如saw(清楚)sew(书)。 </P>
<P align=left><B>三、声母:</B>德保话方案的声母,与标准壮文相比较,多出了k、p、t等三个送气塞音声母,z一个不送气塞擦音声母,ky、py、ty、dy、hy、sy[θj]、zy等7个腭化声母,kv、hv两个唇化声母以及qy[?j]、qv[?w]两个喉浊音。另外,标壮壮文方案的声母ny,在德保话方案当中,作为基本声母的读法和新借音声母的读法不同,前者为[ηj-],后者为。 </P>
<P align=left><B>四、其它:</B>和标准壮文方案一致的拼写,都是根据“同音位同写”的原则而与标准壮文靠拢,大部分读音和标准壮文虽然一致,但部分字母和字母组合读音与标准壮文不同。另外,德保话方案中,作为基本拼写与作为新借词拼写法,部分字母和字母组合会有不同的读音。在此不做一一介绍。
</P>
<P align=left><B><FONT size=5>南僚语德保话敬语体系简介</FONT></B> </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 说话对象、内容、场合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词汇乃至句式,简单来说就是语言的敬语体系。古代汉语、现代日语、现代韩国语、现代泰国语、现代老挝语、现代越南语等,都有发达的敬语体系,尤其以日语的敬语体系最为繁琐和复杂。敬语体系在古代汉语里曾经很发达,在动荡的近代中国社会中迅速土崩瓦解,敬语体系虽然保留但是已经很不系统,随着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经济迅速发展,敬语体系在现代汉语当中呈现出一种重新构筑的趋势。
举些简单的例子,为了不突出自身,不称自己为“我”或“吾”,而称“鄙人”、“在下”,这叫“谦逊语”,谦逊语一般来说都是自称,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物;而为了尊重对方,不称对方的父母为“你爸”、“你妈”,而称“令尊”“令堂”,这叫“尊敬语”, 尊敬语一般来说都是对称,以及与对方相关的人或事物;而为了避讳不雅,称“拉屎”为“出恭”,称“茅坑”为“洗手间”“卫生间”,这叫“郑重语”(以上的敬语体系相关概念参照日语的说法),郑重语可以是与自己或他人相关的人或事物。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 敬语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各种语感、语言色彩不同的系统词汇、句式的集合。所以,敬语体系不但包含敬语词汇和句式,也包含非敬语的相对词汇和句式。
方块壮文的古籍以及留传下来的古歌,都反映了古代壮语(包括北僚语)曾经也有发达的敬语体系,从古壮语分化出去的泰国语、老挝语,不但保留了古壮语的敬语体系,而且吸纳了更多的小乘佛教用语,发展成为全球敬语体系最为发达的语言之一。
现代壮语里,大多数方言的敬语体系都随着汉语敬语体系的退化而随之瓦解,特别是与汉族频繁交流的僚人地区,敬语体系大都已经退化。不过,在桂西、黔西南山区一带的僚语当中,还有不少方言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敬语体系,如北僚语的桂边土语、南僚语的德靖土语,都是比较典型的。以下简单介绍我最为熟悉的德保话敬语体系。
德保话恐怕是现代僚语方言中敬语体系最复杂的一个方言,主要体现在人称代词的复杂应用上。这些敬语,一般属于谦逊语和尊敬语两种类型,也有少量郑重语。以人称代词最为复杂,以下主要围绕人称、物主代词,以及少数其他词汇,进行简单介绍。在这个敬语体系的描述中,敬语词汇用◆来表示,非敬语词汇用●来区分。
</FONT><FONT size=3><B>一、第一人称“我”</B>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第一人称的敬语体系很复杂。属于通称的有gau(与北僚语gou同源)。而属于敬语词汇的,有郑重语的rauz 、goenz、mbaos(即标准壮文mbauq)、ngoh,以及自己的名字、自己的相对辈分;有谦逊语的zayx、ngex、lan、koij(与北僚语的hoiq同源)等。其中,ngex仅限于女性使用,而mbaos仅限于男性使用。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gau(gou)是一般意义上的“我”。不过,由于使用这个词汇总是有不礼貌的感觉,使用时都比较谨慎,一般仅限于双方都彼此熟悉、关系密切的情况下,主要在以下几种场合下使用:
① 关系密切的同辈或同龄人以及情人、夫妻之间:
例一:Songmbat hem <B>gau</B> vax mawz(mwngz) bay apdah.
两 次 再 我 和 你 去 游河
意义:等下我和你去游泳。
例二:——Veir, mawz bay rawz ar?
喂, 你 去 哪里 啊
——<B>Gau</B> bay mbanj gau.
我 去 村 我
意义:——喂,你去哪儿啊?——我回我老家。</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 长辈对晚辈说话时,语气较重的情况下。
例:Gau gin gw nyaengz lai gvas mawz gin kauj!
我 吃 盐 还 多 过 你 吃 米
意义: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③ 不礼貌的语气。尤其是吵架的时候,无论双方辈分、身份、地位都自称gau。
例: —Gau bouh rawz ndayj baenzbeij yax gvas? Mawz meizcayj luenh gangj!
我 时 何 得 如此 说 过 你 不要 乱 讲
意义: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你别乱造谣!
—Gven vayz gau! Gau meiz ndayj gangj garayh gvas nauh, mawz gag yengz!
关 生殖器 我 我 不 得 讲 什么 过 否定语 你 自己 招惹
意义:关我屁事,我什么多没有说过,是你自作自受!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rauz 原本的意思是“我们”“咱们”,但是为了避免直接说gau(我)而借用rauz(我们)来表示“我” 的意思。rauz这个词来作为“我”的代称,在敬语体系中是一种“郑重语”的表现,无论德保县城还是农村,用这个词来替代gau使用得相当普遍。主要使用场合如下:
①晚辈对长辈或年龄小对年龄大的自称。
例:Maj oir, hawj rauz gem bay gai ndayj mor?
大妈 啊 给 我 跟 去 街 得 吗
意义:大妈,让我跟你进城好么?</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陌生人之间的自称,不管说话对象是长辈还是晚辈。
例:——Maz rauz deh kyam eij ou ndayj mor, Mbanj Nazmben haetrewz pyaij ndayr?
来 我 将 问 些 一 得 么, 村 (村名) 如何 走 啊?
意义:可不可以(让我)问一下,那绵村怎么走呢?
——Rauz gos youx buh roux gar, rauz meiz zewh goenz deih dinx nauh.
我 也 又 不 知 啊 我 不 是 人 地 此 否定助词
意义:我也不知道啊,我不是本地人。</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③一种特定情况的自称,如提及第三人的话题时(也可以用于彼此熟悉的同辈或同龄人),语气比较缓和。
例:De yax vaenzbyug bay Namzningz, rauz gos hais gyaep nday leux er, de
他 说 天 明 去 南宁 我 都 已经 准备 好 完 了 他
youx meiz bay nauh maws.
又 不 去 否定语 再
意义:他说明天去南宁,我都已经做好准备了,他又不去了。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goenz 本意是“人”,转意为“我”,与汉语的“人家”(我)用法类似。此用法无论在城乡都相当普遍,使用场合与rauz(我)几乎一模一样,在敬语体系中是“郑重语”形式。
例:Po oir, zauj hietbaeg, saeg maz goenz haet.
婆 啊 您 歇息 洗衣服 来 我 做
意义:奶奶,您先歇歇,衣服让我来洗。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ngoh,这是一个汉语老借词,来自汉语的“我”,属于郑重语范畴。在德保话里仅限于陌生人之间或比较客气的场合下,与之相对的是汉语老借词nih(你、郑重语)。
例:Ngoh maz kyam nih, aen hoftungf dinx beijrewz ciem?
我 来 问 你 个 合 同 此 如何 签?
我想问你,这个合同怎么签?
注:德靖土语里从汉语借入ngoh“我”这个词,是为了避免使用民族词汇当中自认为不礼貌的“gau(gou)”,然后逐步普遍使用开了。不过德保话本身用ngoh这个词的频率比较低,与德保同属一个土语的靖西话就很普遍,南僚语的左江土语也普遍使用这个借词,但用法就没有德保话那么严谨,而且取代了gau(gou)而变成了“我”的一种通称,而德保话中“我”的通称依然是gau(gou)。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zayx/ngex 这两个词用法一致,是对自己的谦称,在敬语体系中属于“谦逊语”范畴,其中zayx可以男女通用,而ngex仅用于女性。这两个词来降低自己的地位,是对对方的一种尊敬,仅限于晚辈对长辈、年龄小对年龄大的人的场合。一般来说,德保县城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用到这两个词汇(不过依然听得懂),而农村还在使用,尤其以那甲乡、足荣乡、马隘乡、巴头乡、东关乡用得最为普遍。
例:Dais oir, zayx maz qyewj dais lour.
外婆啊 我 来 看望 你(外婆)了
意义:外婆,我(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看望您来了。
例:Maz ngex bang po haet, baenz meir?
来 我 帮 婆 做 成 么
意义:我(仅限于女性)来帮奶奶做,行么? </FONT><FONT size=2></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lan / mbaos 这两个词用法一致。前者(lan)的本意是“孙子、孙女、侄子、侄女”,男女都可以用,用lan来作为“我”的代称,是典型的降低自己身份的表示法,与对方并无亲戚关系,类似于汉语的“晚辈”。后者(mbaos)的本意是“男孩子、男青年”,转意为“我” ,只限于男性使用,意义相当于汉语的“晚生”。前者在敬语体系中属于“谦逊语”,后者属于“郑重语”。两者都仅限于晚辈对长辈、年龄小的对年龄大的场合。
例:Yez ar, maz lan bang zauj tiuj lar?
伯啊, 来 我 帮 您 提 吧?
意义:大叔,我(可男可女)来帮您提吧。
例:Gungs oir, laemh mbaos haetbyouq haet ndayj meir?
公 啊 告诉 我 如何 做 得 么?
意义:大爷,告诉我(仅限于男性)怎么做好么?</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FONT><FONT size=2>◆koij(hoiq),本意是“奴仆”“下人”,转意为“我”,在敬语中属于“谦逊语”范畴。这个词是所有谦逊语当中,自我降低身份程度最大的。北僚语《布洛陀经诗》当中,普遍用hoiq(原意为奴仆)来表示“我”的谦称,这与德保话的koij同源而且用法相当。这个词仅限于晚辈对长辈说话的场合,特别是儿媳妇对公公婆婆时的自称,不过在县城一带已经很少用到,但是在许多传统的南路壮剧剧目当中仍然可以听到。
例:Gungj ar, koij vaenzlewz meiz saehzingz daos bay dais.
公公 啊 我 天 后 有 事情 回 去 外婆
意义:公公啊,我后天有事情回娘家一趟。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自己名字,转意为“我”。这属于敬语当中“郑重语”的范畴。限于晚辈对长辈、同辈但年龄不同者之间对话的场合。这个用法非常普遍,无论城乡都在使用。具体用法有以下几种方式:</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㈠ 晚辈对长辈、年龄小对年龄大的情况下:
①自己的名字为两个字的,可以只用最后一个字,也可以连姓带名使用。如某人姓名叫“王华”,而他的说话对象是年纪大于他的,名字叫“波”,例:
Os bo ar, son Hvaf dog vamzkaos dinx veir
哥 波 阿,教 我(华) 读 句子 此 喂
或者说:
Os bo ar, son Vangf Hvaf dog vamzkaos dinx veir.
哥波阿, 教 我(王华) 读 句子 此 喂
意义:波哥,教我读这个句子吧。</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自己的名字为三个字的,可以只用最后一个字,也可以说除去姓氏的后两个字。如某人名字叫“农海峰”,他的说话对象是他的老师,例:
Laoxsay ar, Fungl meiz naemj bay Zulhaiv nauh.
老师 啊, 我(峰) 不 想 去 珠海 否定助词
或者说:
Laoxsay ar, Haivfungl meiz naemj bay Zulhaiv nauh.
老师啊, 我(海峰) 不 想 去 珠海 否定语气
意义:老师,我不想去珠海。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㈡非同胞兄弟姐妹的同辈当中,年龄大者对年龄小者,只能用名字当中最后一个字,前面加个os(哥、男性)或zes(姐、女性),表示自己年纪较大。如有一个人名字最后一个字叫“波”,那么他可对他同辈年龄较他小者说:
例:Os bo bei gewx meiz daos bay ruenz gvas zing nauh, mawz bay mor?
我(哥波)年 今 不 回 去 家 过 春节否定语,你 去 么?
意义:我今年不回家过年,你回去么?
又如有个女性名字最后一个字叫“兰”,那么她也可以对她的同辈年纪较她小者说:
例:Mawz bay gons, Zes Lanf songmbat goenh bay.
你 去 先,我(姐兰) 二次 才 去
意义:你先走,我一会就过去。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自己相对于对方的辈分称呼。这属于敬语当中“郑重语”的范畴。不同辈分之间对话都可以用到,而且这个用法也非常普遍,无论城乡都在使用。具体用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 晚辈对长辈说,有nongx(nuengx弟弟、妹妹)、lan(与之前的谦逊语lan不同,此处是郑重语,是真正的孙辈或侄辈)、ngvaihseng(外甥、外孙)、laenj(曾孙辈)等称呼,意思均为“我”。
例:Gungs oir, lan maz qyewj gungs lour.
爷爷 啊 我 来 看望 爷爷 了
意义:爷爷啊,我看您来了。</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 长辈对晚辈说,将自己相对于对方的辈分、职位对称说出来,如gungs(爷爷)、po(奶奶)、ba/baj(爸爸)、meh/ma(妈妈)、go/gos(哥哥)、ze/zes(姐姐)、beih(beix哥哥、姐姐)、dais(外婆)、das(外公)、aos/cuk/cuf(叔叔)、yi/nah(阿姨)、gyoux/nax(舅舅)、laoxsay(老师)……等等,原本为名字的词汇在作为自己的代称的时候,都是表示“我”的意思,德保话使用gau(gou)和使用这些辈分称呼来代表自己有着十分明显的感情色彩区别,前者显得语气较重,后者就显得语气很缓和。
比如一个老师问一个学生:
例:Aen zongz dinx zewh aen laoxsay rouxyax aen Vangf Hvaf ar?
个 桌子 此 是 个 老师(我)或者 个 王华(你)啊?
意义:这台桌子是我的还是你的?
又如父子之间的对话:
例:——Baj oir, vaenzgewx gijlai yauh ndayr?
爸啊 日 今 几多 号 疑问语气
——Ba meiz roux nauh.
我(爸) 不 知道 否定助词
意义:——爸爸,今天多少号?——我不知道。</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B><FONT size=3>二、第二人称“你”</FONT></B>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第二人称的敬语体系也较复杂,属于通称的有mawz(与北僚语mwngz同源)。而属于敬语词汇的,有郑重语的rauz、nih,以及对方的名字、对方相对于自己的辈分对称;有尊敬语的zauj等。 </FONT></FONT>●mawz(mwngz)是一般意义上的“你”。一般来说,只要出现gau(gou),就会有mawz(mwngz)的配套使用。不过,由于使用这个词汇总是有不礼貌的感觉,使用时都比较谨慎,一般仅限于双方都彼此熟悉、关系密切的情况下,主要在以下几种场合下使用:
① 关系密切的同辈或同龄人以及情人、夫妻之间。
例一:Mawz(mwngz) bay apdah leh yeuh gau vamz ou ner!<FONT size=6><FONT size=2> 你 去 游泳 而 叫 我 句 一 呢
意义:你去游泳就叫我一声啊!
例二:——Veir, mawz daij lug bay tieng’yag ndayj meir?
喂, 你 带 孩子 去 亭 学 得 么?
——Gau meiz ndayj vangs nauh!
我 不 得 空闲 否定语气
意义:——喂,你带孩子上学行么?——我没空!</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 长辈对晚辈说话时,语气较重的情况下。
例:Gau gin gw nyaengz lai gvas mawz gin kauj!
我 吃 盐 还 多 过 你 吃 米
意义: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③ 不礼貌的语气。尤其是吵架的时候,无论双方辈分、身份、地位都互称mawz。
例: —— Mawz dauh gaenxlai bakfeh?
你 倒 这么 多嘴?
意义:你为什么这样多嘴?
——Gau bakfeh? Mawz gag seomz lar?
我 多嘴? 你 自己 罗嗦 吧?
意义:我多嘴?是你自己罗嗦吧?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rauz 原本的意思是“咱们”,但是为了避免直接说mawz(你)而借用rauz(我们)来表示“你” 的意思。请注意这个用法——rauz已经做了“我”的郑重语,但此处又表示“你”的郑重语,用同一个词(咱们)来分别代表意思正好相反的“你”和“我”,这在所有的壮语方言当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总之,rauz的用法十分灵活,要看语境才能够体会出是“咱们”、“我”还是“你”。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Rauz这个词来作为“你”的代称,在敬语体系中是一种“郑重语”的表现,无论德保县城还是农村,用这个词来替代mawz使用得比较普遍,泛指对听话人的亲切称呼。
例:Rauz meiz gijlai goenz lug’eng ndayr?
您 有 几多 人 儿 小 问句语气
意义:你有几个小孩?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nih,这是一个汉语老借词,来自汉语的“你”,属于郑重语范畴。在德保话里仅限于陌生人之间或比较客气的场合下,与之相对的是汉语老借词ngoh(我、郑重语)。
例:Laox taeng gvay maz zungj zewh keg,nih zoux meizcayj vax ngoh kefkiq lar.
者 从 远 来 总 是 客 你 就 不要 和 我 客气 了
意义:远道而来都是客,你就不要和我客气了。
注:德靖土语里从汉语借入nih“你”这个词,是为了避免使用民族词汇当中自认为不礼貌的“mawz(mwngz)”,然后逐步普遍使用开了。不过德保话本身用nih这个词的频率比较低,与德保同属一个土语的靖西话就很普遍,南僚语的左江土语也普遍使用这个借词,但用法就没有德保话那么严谨,而且取代了mawz(mwngz)而变成了“你”的一种通称,而德保话中“你”的通称依然是mawz(mwngz)。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zauj 本来的意思是“主人”“自己”,在古代壮泰语中是“贵族”“王子”的意思(汉文古籍用‘召’字来记录这个音)。这个词最好翻译为“您”,用之来抬高听话人的地位,是对听话人的一种尊敬,在敬语体系中属于“尊敬语”范畴。这个词在德保城乡用得都很普遍,泛指对听话人的尊重,或者舒缓语气,适用于大多数场合,就连关系密切的朋友或夫妻之间,也都可以用zauj称呼对方来缓和语气。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例:De sens leh maz des qyous er, zauj taeng gewx coux maz taeng.
他 早 就 来 等 在 了 你 到 今 才 来 到
意义:他早就来到等着了,您到现在才来。</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例:Zauj leh vaenzvaenz gin ien qyous, doi lug’eng genqkangl meiz yaih gahraix ar!
你 而 天天 吃 烟 在 对 儿 小 健康 有 害 非常 啊!
意义:你天天在那抽烟,对孩子身体健康非常有害啊!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对方名字,转意为“你”。这属于敬语当中“郑重语”的范畴。按照不同的对话双方以及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用法。这种表示法非常普遍,无论城乡都在使用。具体用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㈠ 长辈对晚辈、年龄大对年龄小的情况下:</FONT>
<FONT size=2>①听话人(晚辈、年龄小者)的名字为两个字的,可以只用最后一个字,也可以连姓带名使用,而说话人也最好用相应的郑重语(自己名字或辈分)来自称。如说话人名字最后一个字为“波”,听话人姓名叫“王华”,例:
Aen tuij dinx zewh aen Os Bo cixyax aen Hvaf ar?
个 碗 此 是 个 我(哥波) 或者 个 华 啊?
或者说:
Aen tuij dinx zewh aen Os Bo cixyax aen Vangf Hvaf ar?
个 碗 此 是 个 我(哥波) 或者 个 你(王华) 啊?
意义:这个碗是我的还是你的?
又如一个伯父对他的侄子(王华)说:
Bajyez bay hangh , Hvaf(或Vangf Hvaf)deh gem bay mor?
我(伯父)去 集市 你(华/王华) 将 跟 去 么?
意义:我要去赶圩,你要不要跟我去?</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②听话人(晚辈、年龄小者)的名字为三个字的,可以只用最后一个字,也可以说除去姓氏的后两个字,而说话人也最好用相应的郑重语(自己名字或辈分)来自称。如说话人是听话人的伯母,而听话人名字叫“农海峰”,例:
Nyangz bay gai , Fungl(Hairfungl) deh naemj hawj nyangz sewx gahraeng hawj?
我(伯母)去 街 你(峰/海峰) 将 欲 让 我(伯母) 买 什么 给?
意义:我要到城里去,你想要我给你买什么啊?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㈡非同胞兄弟的同辈当中,年龄小者(说话人)对年龄大者(听话人)的称呼,可以在听话人的名字当中最后一个字前面加个os(哥、男性)或zes(姐、女性),表示对方年纪较大,但必须用郑重语(自己的名字)来自称。如有听话人(年龄大者)名字最后一个字叫“波”,那么名字叫“王华”的说话人(年龄小者)可对他说:
例:Hvaf meiz naemj bay kwnj ban nauh, Os Bo bang Hvaf cingj gyas lar?
我(华) 不 想 去 上 班 否定语 你(哥波) 帮 我(华) 请假 吧?
意义:我不想去上班,你帮我请假好么?
又如听话人(同辈中年长者)是女性,名字最后一个字叫“兰”,那么说话人也可以对她说:
例:Daengzlayz zoux ngams meiz sam du, Zes Lanf haetbyouq yax meiz haj du ar?
全部 才 刚 有 三 只 你(姐兰) 怎么 说 有 五 只啊
意义:总共才三只,你怎么说有五只? </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6><FONT size=2>㈢已婚并已经生子的同辈之间,或者长辈对已经生育的晚辈,说话人(年长者、长辈)都可以用称呼对方长子/女的方式去称呼听话人(年纪较轻者、晚辈)。具体用法是在听话人的长子或长女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前加ges(听话人是男性)和meh(听话人是女性)。这种用对方长子/女的名字来称呼对方的方式,和其他地区的壮语方言相似,区别在于,德保话里的这种方式也可以当作“你”的郑重语,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个用法。如奶奶对母亲说话。
例:Guengz swj dinx zewh guengz gau rouxyax guengz Meh Veiv ndayr?
件 衣 此 是 件 我 还是 件 你(伟他妈)啊
意义:这件衣服是我的还是你的? </FONT></FONT></P><FONT size=6>
<P align=left><FONT size=2>◆对方相对于自己的辈分称呼。这属于敬语当中“郑重语”的范畴。不同辈分之间对话都可以用到。具体用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轻者说,有mbaos(小伙子,听话人必须是男性)、ngex(姑娘,听话人必须是女性)、nongx(nuengx弟弟、妹妹)、lan(孙辈或侄辈)、ngvaihseng(外甥、外孙)、laenj(曾孙辈)等称呼,这些与之前的自称都重合,但意思都相反,是对说话人的称呼,在此意思均为“你”。说话人也最好用相应的郑重语(自己的辈分)来自称。这个用法一般在农村比较普遍,但是彼此太熟悉则少用这样的称呼。
例:Oj vaenzgewx naemj bay Fouj, nongx bang oj hen vaiz lar?
我(兄)日 今 思 去 府 你(弟/妹)帮 我(兄)守 水牛 啦
意义:我今天要去府圩(德保县城),你帮我看牛好么?
又如:Du gays dinx mbaen oz mbatdog, mbaos bang yez gaeb ndayj meir?
只 鸡 此 飞 厉害 非常 你(小伙)帮 我(大叔)擒 得 吗
意义:这只鸡飞得很厉害,你能不能帮我逮住它?</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②晚辈对长辈说,将对方相对于自己的辈分、职位对称说出来,如gungs(爷爷)、po(奶奶)、bas/ba(爸爸)、meh/ma(妈妈)、gos(哥哥)、zes(姐姐)、beih(beix哥哥、姐姐)、dais(外婆)、das(外公)、aos/cuk/cuf(叔叔)、yi/nah(阿姨)、gyoux/nax(舅舅)、laoxsay(老师)……等等,这些原本为名字的词汇在作为对方的代称的时候,都是表示“你”的意思,而说话人也必须要用相应的郑重语(自己的名字)来自称。德保话使用mawz(mwngz)和使用这些辈分名称来称呼听话人有着十分明显的感情色彩区别,前者显得语气较重,后者就显得语气很缓和。这个用法非常普遍,无论城乡都在使用
比如一个学生(名叫王华)问一个姓农的老师:
例:Song vaenz hem Vangf Hvaf vax Noengz laoxsay bay Namzningz ndayj meir?
两 天 添 我(王华) 和 农 老师 去 南宁 得 么?
意义:过两天我和你去南宁好么?
又如女儿和母亲说的话:
例:——Meh ar, song vaenz gewx meh son ngex seus va ndayj meir?
妈 啊, 两 天 今 你(妈) 教 我 绣 花 得 么?
意义:——妈妈,这两天你教我绣花好么。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B><FONT size=3>三、第三人称“他/她/它”</FONT></B>
第三人称的敬语体系很简单,属于通称的有de 。前面加上一个zauj就成为了尊敬语。</FONT>
<FONT size=2>●de(他/她/它)通称,没有语言感情色彩。
例:Mbanj de qyous laebpya dinx neir.
村 他 在 后 山 此 肯定语气
意义:他的村子在这座山后面。</FONT>
<FONT size=2>◆zaujde 单独的zauj是“主人”“自己”或者第二人称的尊敬语(您),但是与de连用,就是“他(她)”的尊敬语。这个用法出现频率不高。
例:Zaujde zoux rouxnaj, gayqrauz meiz roux nauh.
他 才 知道 我们 不 知道 否定助词
意义:他本人才知道,我们不得而知。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以上的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都是单数,复数形式都是在单数前面加song goenz/song gyaengs(两个的情况下)、doih(两个或以上的情况下)或poenh(三个或以上的情况下)就可以了。其中,gau(我)的复数还可以单独说rauz(咱们、我们),也可以说songrauz(我俩)。代词敬语形式的复数表示方法也同上。 </FONT></P><FONT size=2>
<P align=left></FONT><FONT size=3><B>四、不同人称代词的对比和排序</B>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综上所述,属于第一人称单数的有gau(gou)、 rauz 、goenz、mbaos、ngoh、自己的名字、自己相对于对方的辈分对称、zayx、ngex、lan、koij(hoiq)等。属于第二人称单数的有mawz(mwngz)、rauz、nih,对方的名字、对方相对于自己的辈分对称、zauj等。属于第三人称单数的有de和caujde。 其中,ngex仅限于女性使用,而mbaos仅限于男性使用。gau、mawz、de都是通称,但是前两者的使用都要注意场合。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德保话的人称代词还呈现出这么一些特征:1、按照辈分、年龄的大小划分,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称呼,灵活运用;2、有些人称是借用名词,例如goenz“我”是借用了名词goenz“人(人家、别人、某个人、某些人)”,又如zauj“您”借用了名词zauj(主人、自己);3、有些人称既是“包括式”,也是“排除式”,例如rauz,既可以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咱们”,也可以排除听话人而指说话人“我”,又可以排除说话人而指听话人“你”;4、有较为严密的对应规律。例如:gau——mawz、goenz——zauj、rauz——zauj、自己名字——对方名字、自己辈分——对方辈份等。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如果按照尊重的程度来排序,可以得出以下六级(按尊重度从小到大排列): ①缺乏尊敬的:gau(我)、mawz(你)
②没有感情色彩的:de(他/她/它)
③一般尊敬或彼此不熟悉的:rauz(你;我)、goenz(我)、ngoh(我)、nih(你)、ngex(你,女)、lan(你)、mbaos(你,男)
④比较尊敬的:zauj(你)、zaujde(他)、自己的名字、对方的名字、自己相对于对方的辈分对称、对方相对于自己的辈分对称。
⑤非常尊敬的:zayx(我)、ngex(我,女)、mbaos(我,男)、lan(我)
⑥极度尊敬的:koij(我)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B><FONT size=3>五、其他敬语词汇</FONT></B>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德靖土语的敬语形式主要集中在人称代词在不同场合的复杂应用上,其他词汇就偏少,不成体系,而且都是属于郑重语。如:
㈠雅语,为了不直接说明某个事物而用另外寓意好的事物来比喻。如:
◆tiengsei ←●zingjkeij
厕所,本来是zingjkeij(井+屎),但是一般来说都说成tiengsei(亭+诗),字面意思是“诗亭”。这个解释为,壮人喜歌(诗),在大便的时候也会在思考做诗,所以厕所就避讳做“诗亭”。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㈡避讳,为了不直接说明某个事物而用另外一种说法来表达。
◆gvas← ●tai(dai)
tai(死),避讳为gvas(原意为‘过’),这个和汉语的“去世”“逝世”是一样的。
◆meiznaos← ●tai(dai)
tai(死),转为meiznaos(原意为‘没有’),是一种模糊表示法。
例:Dais haih meiznaos nauh qyas.
外婆 已 没有 否定助词 了
意义:外婆已经去世了。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㈢量词,德保话里修饰人的量词,有三个感情色彩都不同的词汇。
◆laox←◆pouj←●gyaengs/goenz
这些词翻译过来都是“个”“者”的意思,不过感情色彩不同,gyaengs/goenz是非敬语词汇,而pouj和laox都是郑重语。
一般来说,用pouj(即标准壮文的boux,用法与标准壮文的boux一样),显得比用gyaengs感情色彩上显得郑重。
Laox(即标准壮文的laux)在北僚语中是“大”“年长”的意思,但是在德靖土语里已经转化为“人”或者人的量词,用laox显得最为尊重所修饰的人。普通话可以翻译为“位”。如:
Goenz rawz ar? =Gyaengs rawz ar? (哪个人啊?)
→ Pouj rawz ar?(哪个啊?)
→ Laox rawz ar?(哪位啊?)</FONT><FONT size=1></FONT><FONT size=2>后两者都比前两者显得郑重,尤其以laox rawz显得最有礼貌。 还有一些其他敬语词汇,在此不一一赘述。</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B>六、语气词的敬语表现</B></FONT>
<FONT size=2></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德保话还通过某些柔和的语气词来缓和语气。如:
◆oir / ewr ←●ar
a是叫人的时候说的语气词,直接加在所叫的人名、称谓之前就可以,但语感比较直接,而用oir/ ewr来替代的话则可以使语气变得亲切,特别是“称呼+oir+称呼+ewr”的形式是最为亲切的,如:
例1. Ma ar, gin kauj lour.→Ma oir, gin kauj lour.
妈 啊 吃 饭 了 妈 啊, 吃 饭 了 (后者明显比前者礼貌)
例2. Nangz oir nangz ewr, nih dauh rouxnaj gaenxlai zaep oj?
情妹 啊 情妹 啊 你 怎么 知道 这么 痛 我(哥)?
意义:妹子啊妹子,你怎么这么心疼我啊?</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oir [?oi 33]←●Her / har
hw/ha是答应对方的语气词,表示已经听到对方叫自己,但是语感比较直接,而用oir则显得很亲切。一般来说,对方用a的语气词来叫自己,都会用her或har这两个语气词去回应,而对方如果用oir/ewr的语气词来叫自己,则都会用oir来回答,如:
——Os Bo ar!波哥! ——Ha / Her ? 啊?
——Os Bo oir. 波哥啊 ——oir 啊?
后者显得很礼貌。</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wr[?y 31] ←● er [?э31] / wn[?эn31]
er / wn 一般来说是表示答应、允诺、顺接等肯定语气,比较亲切的说法是 wr。试比较:
——Aen mbanj dinx zewh mbanj zauj lor?
个 村 此 是 村 你 么?
意义:这个村是你住的村子吧。
—— er / wn(嗯,语气一般)
—— wr(嗯,语气礼貌)</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ndayr[?dai 22] ←● ar
ar是一个提出疑问的语气词(类似英语的特殊疑问句),用ndayr来替换则显得更礼貌。
如:Pyaek gaen gijlai ar?→Pyaek gaen gijlai ndayr?
菜 斤 几多 啊 菜 斤 几多 啊
意义:这菜一斤多少钱?(后者显得礼貌得多)
◆meir ←● mor
mor是一个提出已经包含答案的疑问语气词(类似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用meir来替换则显得稍微礼貌。
如:Mawz bay mor? → Mawz bay meir?
你 去 么 你 去 吗 (后者稍微礼貌一些) </FONT><FONT size=2>还有一些感情色彩不同的语气词汇,在此不一一列举了。</FONT><FONT size=1>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B><FONT size=3>七、德保话敬语的使用情况:</FONT></B></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德保话敬语体系在僚语南部方言乃至德靖土语当中都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代词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上,与靖西话采用了ngoh 和 nih 的汉语借词之后就普遍用这两个通称不同,可以说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选择的称谓变化非常多。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德保话中,不同的乡镇、不同的年龄阶段使用的敬语体系,会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县城一带以及东南路的人掌握的敬语比较笼统,而以越往西北的乡镇,保留的敬语体系就越细致,如马隘、那甲、巴头、敬德、扶平、朴圩、都安等乡镇。而且,随着汉语文教育的普及,汉语对本地壮语产生了影响,汉语电视电影等媒体也冲击着僚人的传统社会教育,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掌握的敬语产生了区别,尤其以县城的年轻人敬语掌握能力最低。所以,德保县内部的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得出了类似于那甲乡、马隘乡的人比较有礼节、城里的年轻人说话比较“冲”的印象。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不过,即使是县城的年轻人,敬语的使用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随便和老人、父母、老师等长辈直接说 mawz (你)或 gau(我),而用自己的名字来作为第一人称,用对方的辈分称谓来做第二人称。那些连这个底线都达不到的少数年轻人,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的人,德保话把这样的人称作是“mawzmawz gaugau”(你你我我)一族。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比如说,我曾经观察过某个小孩子和他爷爷说话,小孩子直接说: “Gau vaenzgewx bay ruenz mawz ndayj meir?”(我今天可以到你家去么?),立刻引起了老人的不快,回答说:
“Gau ar gau, gau bouh gewx ndayj gijlai bei?”
我 啊 我 我 时候 今 得 几多 岁</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啊我,我今年多少岁了?”,但其实是用gau来表示对着自己自称gau的小孩——“你”,意思是“你啊你,你今年多大了?”(怎么还不懂礼貌啊?)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有趣的是,德保话的敬语体系里的人称代词用法,也影响了德保人说汉语普通话的用词。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普及,德保县城开始从一个纯粹的壮语县城向一个双语(德保壮语·汉语普通话)县城过渡的,现在的县城幼儿大都是先由幼儿园和家长教汉语普通话,然后再自己向身边的人习得本地壮语。但是,由于德保县城的家长和老师自身的普通话受到母语德保话的影响,德保县城的幼儿们会因此学成一口德保壮语口音的普通话。除了语音上的壮音痕迹之外,最明显的就是人称代词上,多少都会受到本地壮语敬语用法的影响。我们可以来看看以下的德保式普通话例子: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昨天是文渊(我)的生日,文渊(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表哥表姐都来参加文渊(我)的生日,还给文渊(我)买了好大好大的蛋糕,……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这话里面,没有一个词用到“我”,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好多个第一人称,那就是用自己的名字来替代“我”,明显是受到了德保壮语人称代词用法的影响。诸如此类,还有很多。</FONT></P>
<P align=left></FONT>德保县敬语体系是这个地方僚人乡土语言文化的积淀,从整个壮语方言来看,这个现象也许是不典型的,但与僚语同源的泰语、老挝语等敬语体系发达语言相比较,却似乎能够揭示出古代僚语应该普遍具有发达敬语体系的特征,而且最近从民间抢救挖掘并整理出版的古壮字典籍当中,也印证了古代僚语敬语体系相当普遍的事实。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1 11:38:23编辑过] 建議整理一下投稿到專門的期刊試試。 太经典了!!! <p>简直太经典了!!!!<p> 我把它打印出来了!!今天晚上要回去研究研究!! 下面引用由香港來的沛在 2004/02/13 04:09pm 发表的内容:<br>建議整理一下投稿到專門的期刊試試。<br><br>呵呵,本来是想简单地用自己母语的情况回答一下lannie1013贝侬的《gou怎么会是一种不礼貌的自称?》一帖,但是没想到越整理就越发现自己母语的敬语体系相当复杂,写了一半就进退两难,不过毕竟已经陷进去写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断断续续花了三天时间,终于将之写完。文章很乱,也称不上专业,因此要想投稿,的确要重新整理一遍,整理地尽量全面一些才行。 下面引用由SHOP在 2004/02/13 0615pm 发表的内容:<br>我把它打印出来了!!今天晚上要回去研究研究!!<br><br>我今晚仔细阅读,发现里面的德保壮文拼写错了不少,原因是一开始的时候我用的都是标准壮文式的拼写规则,后来写完后又重新将这些拼写改回德保话方案拼写法,但是改得粗心大意,没有改全,因此会有一些标准壮文拼法混在里面。我已经重新修订了一遍,你打印下来的有一些是错误的哦,不好意思!<p>另外,因为你从小在德保县城长大,而且接触的农村人也少,其中有少数词汇(如koij、ngex)可能极少听到,需要慢慢理解哦。照“Os bo”的话去学,也许以后和别人打交道,别人会发现——咦,这个家伙怎么变得这么彬彬有礼了?哈哈! : 不要说学会了,就是看完看懂头也大了。 呵呵,其实写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让人学,只是为了介绍一下德保话里的某中语言现象。对于你来说也许是“头大”,但是对于以德保话为母语的人来说,根本不用去学去记,因为这种使用敬语的思维从小就养成了。<p>话说回来。德保话的敬语体系主要体现在人称代词上,比起人称、句式、语法都普遍存在敬语体系而且变化多端的日语来,那可是简单多了,贝侬你在自学日语,不是更头大么?呵呵。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P在 2004/02/14 1140am 编辑]<br><br>我昨天晚上仔细的看了两遍,有点意思啊! 红棉树 贝侬,看看什么时候出本书,我帮你联系出版社,我可是说真的。壮族自己是有壮语书籍,但在广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地方方言,都说的是壮语,但有一定的差别。<p>别说,您可是第一个总结地方语言的“创始人”,我大力支持您!!! : 我觉得这篇文章说是一篇方言研究是毫不过分的,建议大家也多多总结自己母语的特点。仔细阅读了,发现德保话人称代词的使用,与南部方言的其他土语也有着共性,这种敬语体系其实在各方言都是不同程度地使用着,当然没有德保话那么系统。<p>教 lannie1013 贝侬一个读论文的方法,那就是先快速目测了解文章大概要说什么,然后再看开头的提示和主要标题,然后再看总结,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再就其中自己有兴趣的内容去仔细阅读就可以了。这样反复看自己需要看的内容,那么一个论文是可以慢慢消化掉的。我相信大多数学者,也不会将别人的著作全部都看遍,而是从自己需要的角度去多次搜索和吸取别人的营养。<p>看这篇介绍,我自己得出的印象是:<p>一、德保话的敬语体系,主要体现在人称代词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应用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词来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p>二、直接使用第一人称的gau(gou) 和第二人称的 mawz(mwngz),总体上是欠缺礼貌的,所以一般只限于彼此熟悉的同辈之间使用。<p>三、其他的人称代词,情况虽然复杂,但是不外乎是介于不同辈分之间、不同地位之间的不同代词使用,其应用情况可以透露出壮族人在亲情、友情上的细腻感性认识。<p>四、德保县敬语的使用相当普遍,即使是在敬语体系趋向简单化的县城话当中,也有着敬语使用的一个底限。 谢谢壮族万岁贝侬。看来我在以后的整理当中,需要加入类似于你所总结的要点。<p>下面引用由SHOP在 2004/02/14 09:43am 发表的内容:<br>我昨天晚上仔细的看了两遍,有点意思啊! 红棉树 贝侬,看看什么时候出本说,我帮你联系出版社,我可是说真的。壮族自己是有壮语书籍,但在广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地方方言,都说的是壮语,但有一定的差别。<p>别说,您可是第一个总结地方语言的“创始人”,我大力支持您!!! <br><br>光是这么一篇文章,要出版成书是不可能的。不过我正在脑子里筹划写一本德靖土语的研究专著,当然由于语言学修养不够,还需要时间来学习和提高,所以不会很快成书。<p>有你的支持我当然很感谢,但是千万别夸张了,总结地方语言的人太多了,再怎么说我都不可能是“创始人”,就连研究德保话的,也不是从我开始的,前人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文章出版了。:) [这个贴子最后由SHOP在 2004/02/14 12:37pm 编辑]<br><br>楼主所说的德保话,我想对于大多数贝侬来说,对“德保”两个字应是很生疏的,在此我向各位看官极其简单的介绍一下“德保”<p>德保为广西百色地区一县。县人口约34万人。单单县城的城关镇面积约9平方公里。<p>德保县城标志为一山,名为云山,此山为单独一座,均无连山,矗立于县城中心,人们称之为“独秀峰”。乃当地人烧香拜佛求神之山.<p>德保县有世界三大之最,<br>1.世界最矮的马出于德保,名为“德保矮马”<br>2.世界八角茴油(北方称:大料)最大产量之地。均出口往西方国家,也是法国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br>3.世界最大的铝土矿产基地,从2003年11月起,国家第一笔投资开采铝土矿资金为96亿人民币,可看出规模之大<p>德保最大的特点为:<br>县城,乡镇,村庄都讲壮语,(也就是楼主所说的:南僚语德保话 )在广西来说,县城,乡镇,村庄所讲的地方话相同,均属罕见。<p> 呵呵,shop贝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很有个性啊,语言简练,朴素易懂。不过,我想这个论坛里的很多贝侬对你和红棉树贝侬的家乡都不陌生啊,至少,对天保茴油、德保矮马、桂西铝土矿、德保话等,都有一些印象。 下面引用由壮族万岁在 2004/02/14 12:19pm 发表的内容:<br>呵呵,shop贝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很有个性啊,语言简练,朴素易懂。不过,我想这个论坛里的很多贝侬对你和红棉树贝侬的家乡都不陌生啊,至少,对天保茴油、德保矮马、桂西铝土矿、德保话等,都有一些印象。<br><p><br>感谢您的支持!!!! 我会讲德保话,我觉得文章写得好. 壮语标准语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参照方言,构筑敬语体系的使用? 我以局外人的身份看這文章,很是過癮。其他貝儂可以談談自己母語裏的敬語體系嗎?大家一起比較一下。 日語的尊敬語系統, 同韓語比起來, 還算可以的. <br>詞彙方面如此, 而且更重要的是, 動詞, 形容詞的語尾(結尾)方面更爲如此(因兩種語言都屬於粘着語, 語尾的變化複雜多端)日語的語尾一般來說分成兩個層次. (平敍-丁寧), 不過韓語的尊敬語尾是分成六個層次了. 還有不少詞彙, 按語尾的層次而改變成不同的形態. 所以掌握韓語尊敬語是對韓國人來說, 也是頭痛的苦差事. ^ ^;, 現在年輕人口里的尊敬體系可說是越來越簡化的趨勢. 以前的六;個層次的語尾變化中, 三個層次已經年輕人之間不太多用. 但是還是家敎較爲嚴格的家庭的話, 比較講究尊敬層次的分別. 我的父母輩經常在看電視時, 看了綜藝演員的語尾, 就會這樣說 "他的父母干sha的, zenme作爲韓國人連韓國語都不會, 在他家里肯定沒有長輩." ^^ 但我也是在外面同朋友相處的時候, 那樣說的. 如果別的長輩聽我說話, 肯定對他的兒女面前這樣說的了"他是zezme敎出來的? ^ ^<br> 有趣。<p>我說粵語,對長輩說話也是不可以對長輩稱「你」的,而要用對方的身份稱之,如在家對媽媽說「媽咪黎食飯啦」(媽媽來吃飯吧),而不會說「你來吃飯吧」。另一種方法是在「你」之前加稱謂,如「媽咪你今日去邊呀?」(媽媽你今日去哪裏呀?)。對老師等也是一樣,絕少只單稱「你」的。<p>當然自稱說「我」就沒所謂了。 我家乡话(邕东南僚语)对“你”(mungz)的使用,跟阿沛说的粤语的情况基本一致。在“我”(gouz)的使用,则跟多数僚语方言一样,尽量回避、省略第一人称“我”(gouz),有些时候以“咱们”(laeuz)代替,但没有成型的敬语表达方式。所以我不仅对部分泰-僚语的敬语体系感到陌生,对汉语里的敬语体系也很不习惯,特别是文绉绉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