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壮也好争吗?
<P>我不只一次看到过批判标准壮的贴子,理由如下,</P><P>一,听不懂,我真不明白,如果以大新为准,又有几人能听懂?以靖西呢,最多也是周边几个县能听懂,田阳又什么样?象州呢?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当初以北京音为普通话不是过了五六十年的现在还在做推普工作。勾认为现在的标准壮至少是大部分北壮方言的结合,而不是全部以武鸣为准,就以我个人来说,我如果不学壮文我同样无法讲好标准壮,就算我学了,我仍无法保证就能讲好。另外,武鸣壮语和标准有着很大区别的,例如;</P>
<P>汉 武鸣壮 标准壮</P>
<P>女人 vunzbaz mehmbwk</P>
<P>眼 ra da </P>
<P>腿 ha ga </P>
<P>吃饭 gw haeux gwn ngaiz </P>
<P>见 haen raen</P>
<P>怎样 baenz rawz yiengh lawz </P>
<P>土 doem namh</P>
<P>红 hoengz nding</P>
<P>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不地方主义,实际上我们武鸣人学壮文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还是要花工夫才能学会。</P>
<P>二,汉借词多,我真不明白,各位贝侬可以用自己方言来读一下新闻稿,试一下不用汉借词能否行得通,汉借词是必要的,随着现代术语和专用名词的增多,我们不管是哪个民族都是不可避免,。再说这也不是我们武鸣人自己发明。</P>
<P>三,武鸣县城不讲壮语,这更好笑,说这话的人也不怕舌头生疮,那北京人也不讲普通话呀,是不是我们也要求政府改用武汉话为普通话呀,再说武鸣县城并非全部不讲,我在县城不管是在银行,公安局,还是商场,县政府,只要你讲的是武鸣壮话,可以说八成以上的人都会用壮语和你说,不会说的大都是外地人,武鸣汉人,和三十岁以下的人。武鸣也只是一个小县,我们无法要求我们这些同样吃五谷杂粮的人能有多高的觉悟和民族意识。这在广西也不少见呀,即使是壮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九的德保,靖西也不能避开吧,要不什么会要高唱《当代天保》呢。</P>
<P>不管是以哪里语音为准,都会这样或那样的弊病,我们不如把精力来学,而不是来争,如果说当初标准壮不是武鸣音而是某个地方的,那我也会接受,用心去学,毕竟多学一种方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难道不是吗?</P> 不如把精力来学,而不是来争. 牛头人说得对呀,标准只能有更多人学以后才能修改,而不是修改以后才学,只有在各个中小学做到双语教育,有了这种基础才使讨论有实现的价值。标准壮因为实际上离双桥音也远,所以实际上也得不到多数双桥人的认同,壮文在以双桥音为基础的双桥也得不到推广。 我也觉得标准壮和家乡的壮话有很大出入。 <P><FONT size=4>人们总认为自己的乡音亲切,有些人于是就恨不能把自己的乡音作为标准音。</FONT></P>
<P><FONT size=4>我已经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帖子借标准壮来攻击武鸣了。</FONT></P> <P>天保讲汉语,德保讲县城壮话!</P>
<P>支持楼主!</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好好</I>在2006-5-9 4:38:04的发言:</B><BR>
<P>天保讲汉语,德保讲县城壮话!</P>
<P>支持楼主!</P></DIV>
<P>天保就是德保,德保就是天保,不知道楼上的在说什么。</P> 楼主道出了一个事实,所谓“标准语”只是不存在于现实人群当中的书面语而已。当一种“标准语”的固定使用人口等于0的时候,这个标准语还有什么意义么?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earcq</I>在2006-5-9 11:15:13的发言:</B><BR><BR>
<P>天保就是德保,德保就是天保,不知道楼上的在说什么。</P></DIV>
<P>红棉树大哥讲的!听保不是德保,德保包括天保,德保是由德敬和天保合并组成!</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好好</I>在2006-5-9 4:38:04的发言:</B><BR>
<P>天保讲汉语,德保讲县城壮话!</P>
<P>支持楼主!</P></DIV>
<p>原天保县的县城就是现在的德保县县城。原敬德县县城在现在的德保县敬德镇。有人建议将现在的德保县城城关镇改名为天保镇,但似乎没有得到积极响应。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6-5-9 18:25:51的发言:</B><BR>楼主道出了一个事实,所谓“标准语”只是不存在于现实人群当中的书面语而已。当一种“标准语”的固定使用人口等于0的时候,这个标准语还有什么意义么?</DIV>
<p>书面语也可以有人群通过学习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的。“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书面语、人工语(普通话的部分语音、词汇是人为规范的),但越来越多的学习、传播它的人使它成了生活语言、工作语言。 <P>具体到壮语书面语,壮文入校、壮语广播这两项我认为是关键。</P>
<P>壮文入校是普遍的那种入校,而不是长期试点性的入校。</P>
<P>壮语广播包括壮语有线广播、无线电台、电视频道等。如每天有6小时左右的壮语节目(最好是有6小时的电视节目),壮语书面语(标准语音及规范的词汇、语法)就会很快得到传播。</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0 0:11:36编辑过] <P>还是我错了,把敬德县讲成德敬县我好笨啊</P>
<P>朋友们不要见怪啊</P> "具体到壮语书面语,壮文入校、壮语广播这两项我认为是关键。<p>壮文入校是普遍的那种入校,而不是长期试点性的入校。</p><p>壮语广播包括壮语有线广播、无线电台、电视频道等。如每天有6小时左右的壮语节目(最好是有6小时的电视节目),壮语书面语(标准语音及规范的词汇、语法)就会很快得到传播。" --<font color="#da2549" face="Verdana"><b>沙南曼森</b></font></p>这才是壮语书面语和口语得到传播的关键. 还有就是使用. 如果会壮语标准语(读写说)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就像会英语韩德法日语一样, 例如政府工作如果薪金很高, 但是聘用要求必需会读写说壮语标准语, 我想不但壮族人要学, 非壮族人要学的也不会少. 广西政府在这方面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壮语标准语本身没有多大的问题.<br><br> <P>我还是认为,标准壮语,应该切实以某个语音点的语音、词汇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特别是音系。标准壮语音系和武鸣话音系的实际差距,远大于北京话音系和普通话音系的实际差距,目前的标准壮语并不是切实以武鸣话音系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P>
<P>目前的标准壮语,仅仅挂名于“武鸣双桥”这个语音点,但却不切实际地引入和这个语音点相距甚远的其它地方的发音形式,在某些常用词汇上也不是以标准语音点的词汇为准却以其它方言为准。也就是说壮语标准语挂名于武鸣话但实际上与武鸣话相距甚远而与其它方言更加接近,那么请问挂名于“武鸣话”还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吗?我认为,真正是原因是武鸣话本身的音系和词汇的代表性不够,因此才会折中地选用其它方言的音系和词汇。</P>
<P>我并不反对标准语以武鸣话为准,但我认为既然以武鸣话为准就应该切实地以武鸣话音系为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参照其它方言的词汇等。</P> <P>越色僚人总版主真会搞笑,现在“标准壮语音系和武鸣话音系的实际差距,远大于北京话音系和普通话音系的实际差距”就已经遭到很多人的反感了,要是“切实以武鸣话音系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那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接受并学习这个标准语,照我说,以壮族人目前的胸怀,无论以哪个地方的“音系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标准语都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最多能在局部地区流行,那还有什么意义呢?</P>
<P>正因为目前的标准壮语,在某些常用词汇上不是以标准语音点的词汇为准而是以其它方言为准。所以覆盖了很多的方言区的词汇,所选取的词汇更具有代表性,如果可以把现行标准语的《壮汉词汇》中的所有民族词记下来,那么听懂北壮地区大部分方言的困难将会很小。</P>
<P>而实际生活中,民间各方言区的壮族人(在双方都很不熟悉普通话或别的汉语方言的情况下)是可以用壮语交流的,只是一开始不习惯而已。</P> <P>Duhhenj贝侬,我不是搞笑,而是在讨论问题呢。现在的标准壮语遭到“很多人反感”,武鸣话作为标准语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不是因为那些人学过标准语才向标准语发难的,事实上有几个反感武鸣壮语的人学过标准语,知道标准语的实际呢?</P>
<P>既然以任何方言为基础都会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而标准语既然冠名于“以武鸣话为基础”,那为何不干脆将标准语音系名正言顺地对等于武鸣话的实际音系呢?我推崇的是标准语音系要切实以某一个方言语音点为依托,而不是随便冠名于一个语音点音系,实际上却搞另外一套没有现实使用人群的书面语音系,那样的空中楼阁在现实当中根本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标准壮文给人的误区太大,应该真正依托于某个方言点,立论在此,欢迎理性讨论。</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1 18:39:53编辑过] 同意。说以哪个为准就以哪个为准,不要东拼西凑。词汇可以扩展,但音系不应该编造。真正以武鸣双桥或府城为标准音点,这样其他地方的人们才好去那里学习口语,那里的人们也才好直接被选拔为播音员、主持人。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6-5-11 18:36:29的发言:</B><BR>
<P>......事实上有几个反感武鸣壮语的人学过标准语,知道标准语的实际呢......</P></DIV>
<P>既然因为不了解实际而产生反感,那我们就应该把实际告诉人们,而不是到处散布标准语和各地的方言相差很大这样的话语,作为一个发扬壮文化的网站,作为一个壮文平台,作为一个总版主,是应该鼓励人们学习标准语,还是到处说一些令人泄气的话,怎样做才是理性。
<P>标准语没有你说的和武鸣壮话的差别那么大,实际上和各地的方言也没有很大的差别,就拿语音来说,所谓差别只不过是声母或韵母的细微差别,放在整个句子里面还是可以辨认出来的。标准语里面采用和各地方言里使用率比较高的词汇,不是东拼西凑,要知道,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和自己的方言完全一致的词汇,将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兴趣。我记得很多人在讨论词汇的吸收的时候都是很提倡采集各地的方言的,现在标准语这样做了,反而又成为错误了?你就这么在乎这个“冠名”吗?
<P>标准语推行不利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很多次,但是都忽略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标准语的不了解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学习,特别是上这个网站的人不愿意学习,就是因为不了解实际,或是受到各方面的误导,特别是《壮语新闻》的误导,然后上这个网站发泄对标准语的不满,然后更多的人被误导,我们网站的工作者,都作了些什么回应,是引导还是附和?思想的问题不解决,永远都不会有实际的行动!
<P>论坛的主体思想是在排斥标准语,灌输的大多是排斥的思想,这叫人们如何愿意了解实际,如何愿意行动?在壮文版块里为标准语辛勤劳作的网友的劳动成果还有多大的意义,辛苦弄出一个电子版的词汇,然后被告知标准语很“蠢”,这有什么意义?怎样才叫做理性?
<P>我不知道我是否已经清楚的表达我的意思,暂时不知道说什么了。</P> <P>壮文入校是普遍的那种入校,而不是长期试点性的入校。</P>
<P>壮语广播包括壮语有线广播、无线电台、电视频道等。如每天有6小时左右的壮语节目(最好是有6小时的电视节目),壮语书面语(标准语音及规范的词汇、语法)就会很快得到传播。</P>
<P>这才是壮语书面语和口语得到传播的关键. 还有就是使用. 如果会壮语标准语(读写说)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就像会英语韩德法日语一样, 例如政府工作如果薪金很高, 但是聘用要求必需会读写说壮语标准语, 我想不但壮族人要学, 非壮族人要学的也不会少. 广西政府在这方面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壮语标准语本身没有多大的问题.<BR><BR></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