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级公路 发表于 2006-5-3 06:23:00

AAAAAAyingj 发表于 2006-5-3 08:38:00

Vuj mingz miz songcungj gangj fap ,1:  Mbaw sujbaq ! 2: Boiq gyujraeuj ( Gyaeuj )!

浪人 发表于 2006-5-3 11:34:00

<P><STRONG>偶想主要是方言,才分南北壮族的。其实,很都民族的方言比南北壮族语言要复杂得多了。</STRONG></P>

wenliqan 发表于 2006-5-3 19:18:00

<P>我们上林直接说是 sujbaq </P>

古榕 发表于 2006-5-6 13:14:00

<P>壮族的服饰很多,但是妇女都喜爱包头巾,而且式样各地不同,我们武鸣就有两三种包法,都是叫suj bap dut raeuj.</P>

好好 发表于 2006-5-7 22:18:00

可是我这个奶奶是汗族啊!!但是他讲的是非常好的壮话。

mumian 发表于 2006-5-7 22:53:00

桂林那边的壮族根本不是壮族,说的话都是汉族的!

Mfm1992 发表于 2006-5-8 18:26:00

北壮、南壮是壮语北部方言、壮语南部方言的简称,或是北部方言壮族、南部方言壮族的简称。如果学术上壮语不止两个方言,那么估计还会有中壮、东壮、西壮的简称出现。

山魂 发表于 2006-5-8 18:34:00

<P>按楼主的分法,桂中算哪个?</P>

Mfm1992 发表于 2006-5-8 18:41:00

<P>桂中是指哪里啊?柳州、来宾一带吗?那里的壮话、壮人当然是属于北壮了。</P>

山魂 发表于 2006-5-9 14:22:00

<P>哦,不过我更认同其他分法,像桂西北绝对是我们壮族的发源地,而其他的为辐射地方,与汉族等民族犬牙交错,也就是“大杂居,小聚居”。</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6-5-11 09:28:00

<P>壮族的发展应该是又南向北向西发展的。</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6-5-12 02:0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魂</I>在2006-5-9 14:22:27的发言:</B><BR>
<P>哦,不过我更认同其他分法,像桂西北绝对是我们壮族的发源地,而其他的为辐射地方,与汉族等民族犬牙交错,也就是“大杂居,小聚居”。</P></DIV>
<P>桂西北地区是壮族的发源地这样的提法就太草率了。如果从杂居和聚居的角度上看,桂西南壮族比例比桂西北地区要高得多。但发源地不应该是从聚居现状去评判的。</P>

发表于 2006-5-13 00:3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魂</I>在2006-5-9 14:22:27的发言:</B><BR>
<P>哦,不过我更认同其他分法,像桂西北绝对是我们壮族的发源地,而其他的为辐射地方,与汉族等民族犬牙交错,也就是“大杂居,小聚居”。</P></DIV>
<P>从地理状况看,桂西北根本不可能是壮族的发源地。不过,桂西北一向是壮族先民承接云贵高原僚人文明的转接点与缓冲地,在壮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P>

北姑 发表于 2006-5-13 11:31:00

壯族先民之一的駱越是發源自紅河三角洲的吧?其後向廣西沿岸及粵西等地擴散耶。

好好瑟 发表于 2007-2-7 20:28:00

<p>壮族人口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影响越来越小了,这可能是语言的太过复杂的因数吧!</p>

vaiz 发表于 2007-2-10 13: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好好瑟</i>在2007-2-7 20:28:00的发言:</b><br/><p>壮族人口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影响越来越小了,这可能是语言的太过复杂的因数吧!</p></div><p></p>是语言太过简单!

qinem 发表于 2007-6-5 12:58:00

是呀,以前我见我奶奶也经常带头巾

有为青年 发表于 2007-6-15 15:03:00

<p>缺少统一的语言是壮族衰弱无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p><p>现在虽有统一的文字,但由于普及率的原因,几乎无法起到凝聚民族的作用。</p>

山魂 发表于 2007-6-15 20:53:00

还是要先读读民族历史才明白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壮族为什么要分南北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