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壮文工作有工资来钱吗:)
希望各位贝侬不要见怪,这是敏感的问题了,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我提出只是想和大家探讨搞壮文化的利益问题了。现在可是经济社会了。做什么都要考虑到钱呀等等好处。更需要别人的接受。 [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9/07 10:02am 编辑]<br><br>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br>将来壮文化发展了,利益不就更多了,贝侬不就可以开坛讲学,按钟收费了!<br>要吃米,就要种地。要收获,就要付出。 提这个问题很实在,也很关键。要是学壮文跟学英语一样可以领高工资,可以有好工作,可以出国留学,壮文的推广就不成问题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要发展民族文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啊! 因为“来钱”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似乎是定义在高收入的基础之上,那么说更多的冷门行业也是不来钱的,但如果只是说一个基本的工资,壮文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工资的。我个问题也令我联想到了更多的问题,如,做老师,来钱么?在文化馆工作,来钱么?在图书馆工作,来钱么?做一般工人,来钱么?在做在家务农,来钱么?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做,来钱么? 在政府部门从事与壮文有关的工作,是可以领到一份工资的。但相应的岗位并不多,所以大中专院校不可能招收太多的壮文专业学生。不过,正如非中文系的中国学生也应该熟悉中文一样,壮族学生不应该把壮文当作一门课程吗?真的需要有什么经济利益驱动吗? 避开“做”这个字眼,如果谁学会了壮文又很想“来钱”,请和我联系,我会给他指出一条“钱路”,当然目前不可能成“大款”,一碗“粥”还是可以喝到的。就如我一样。 慢慢来,会有这么一天 用得多,自然就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