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怪去岱庙
<P>两星期前,老怪应邀参加2006年泰山国际登山节的策划工作,去了山东泰安,早起,参拜了岱庙。</P><P></P>
<P>这是关于岱庙的石刻 </P>
<P><br> 岱庙,旧称“东岳庙”,俗称“泰庙”。 <br> 该庙以泰山称“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号称“东岳神府”。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是祠庙建筑史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庙宇。</P>
<P>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经金、元、明、清历代拓修,逐渐形成了泰山规模宏大、最完整的建筑群。 <br> 岱庙内的轴线上南北贯穿着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 <br> 据介绍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 <br> 它分区鲜明,主次有序,突显了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br></P>
<P> </P>
<P>这是遥参亭,为岱庙前庭,旧称草参门、草参亭。 <br> 古人凡有事于泰山,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 <br>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 <br><br></P>
<P></P>
<P>这座岱庙前的牌坊很有来历,它叫“岱庙坊”,又名玲珑坊。 <br> 坊高12米,宽9.8米,进深3米。坊起三架,重梁四柱,通体浮雕,上刻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群鹤闹莲、天马行空、麒麟送宝、喜鹊登梅等30余幅传统的吉祥图案,雕工精巧,造型生动,图案对称统一、构图设计和雕刻手法变化多端。 <br> 这是泰山唯一瑰丽的石雕建筑,也是清代石雕建筑的精品。 <br> 石坊南北有对联:北联写道:“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南联是:“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P>
<P></P>
<P>这是正阳门,1985年重建。 <br><br></P>
<P></P>
<P>正阳门的角楼。</P>
<P></P>
<P>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 <br> 门内李铎书巨匾“炳灵门”。院中有八角石栏水池,1961年建,可凭栏观赏汉柏翠影,因名影翠池。 <br> 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 <br>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引《从征记》云:“庙中柏树夹雨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帝所植也。” <br><br></P>
<P> </P>
<P>唐槐院,位于庙西南隅,因院内有唐槐而名。 <br> 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 <br> 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还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 </P>
<P></P>
<P>有人于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 </P>
<P><br></P>
<P>这是配天门,配天门是岱庙的第二道门,取孔子“德配天地”而名。历代帝王来岱庙祭杞时,在这里降舆(下车),入门后稍作休息,净手后入仁安门。 <br> 以前殿内奉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 <br><br></P>
<P></P>
<P>这里是仁安门,门前石狮蹲列,樱花簇簇,左右莲池对称。 <br><br></P><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2:32:04编辑过] <P> </P>
<P><br> 天贶殿,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是岱庙中的主体建筑,传为宋代创构。 <br> 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 <br> 殿主祀东岳大帝。殿前露台高筑,汉白玉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 <br> 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根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金碧辉煌。 <br> 此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被并提为中国三大宫殿。</P>
<P><br><br></P>
<P></P>
<P>后寝宫,1957年翻修。</P>
<P></P>
<P>厚载门(岱庙北门)<br></P><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2:02:55编辑过] <P></P>
<P><FONT face=宋体>铜亭,位于岱庙后花园东侧,又名“金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造。</FONT></P>
<P><FONT face=宋体>原在岱顶碧霞祠内,清初移于山下灵应宫 1972年移入岱庙。</FONT></P>
<P><FONT face=宋体>该亭为铜铸仿木结构,造型优美,铸工精致,系明代铸造艺术精品。</FONT></P>
<P><FONT face=宋体>它与北京颐和园铜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国内三大铜亭”。</FONT></P>
<P><br></P><br>
<P>远眺岱岳,心绪万千。眼前诸景,已是物是人非,惟做人做事,当稳如泰山。</P>
<P>是为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2:14:21编辑过]
四座碑
<P>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P><P>这里是四座古老的碑。哈哈!<br><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12:27:16编辑过] <STRONG>沙发!嫉妒!</STRONG> 顶一下! <P>好</P> 那里的女孩不错!所以楼主经常光顾。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好好</I>在2006-5-2 15:16:01的发言:</B><BR>那里的女孩不错!所以楼主经常光顾。</DIV>
<P>那里是一座庙,亏你想得出来。</P> 哈~~罪过啊罪过!原来是一座庙。楼主去那又不烧香,而你崇拜又是布骆陀,你就是去那里看尼姑了,是吧?现在的尼姑也很时髦的!<BR><BR>《传帖》 <a href="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2/20062272234988823.bmp"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2/20062272234988823.bmp" border=0></A>多好的一对!我时间我也去泰山看看! <BR>美人尼姑。。绝对真实!老怪不帖我帮大家贴上!有好的大家分享! 大哥去的地方还真多,你现在在北京吗? <P>大开眼界</P> 这张时髦的“尼姑专用椅”是不是我们“怪哥”捐献的??? 再顶!这就是好帖的魅力! <P><a href="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5/20065723413432734.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6-5/20065723413432734.jpg" border=0></A></P>
<P>这么好的资源,浪费了可惜!</P> 不会浪费啊~特殊的工种接待特殊的人啊!你问一下我们“怪哥”是不是有这种讲法!因为他去过那个地方,我有机会也一定去看看的! <P>尼姑当然是和女人不一样了...</P> <P>好色,人家发的是游记,你起什么哄?这和主题有关吗?</P>
<P>什么事情你总往“色”去靠,不删你,是给你面子了。</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