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陀诗经》之 布洛陀造米
[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8/25 0012am 编辑]<br><br> 布洛陀造米<p> (原文为布碌陀)<p> 周朝珍口述 <p> 罗汉田 何成文 搜集记录 罗汉田 翻译整理<p>布洛陀是壮族民间传说中一位解百难·造万物的英雄,遵造“忠实记录,谨慎整理”的原则,现整理翻译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原为壮语五言叙事诗,共计295行。<p><p>很古很古时,天地离得近;六合围的紧,八方无息声。 <p>弯腰捡得星,伸手撕得云;舂米碓碰天,劈柴斧碰云。<br> <br> “轰”一声霹雳,盘古开天地;六合全分开,成如今天地。<p>六合分了开,欢天又喜地;满山传呼声,遍地飞笑语。<p>女人拿锄头,男人扛耙犁;山脚修水田,山腰整旱地。<p>三月木棉开,四月阳雀叫;地已经整平,田已经修好。<p>地已经整平,田已经修好;秧苗那块要,谷种那块找。<p>翻过七座坡,渡过八条河;去找我的祖,去问布洛陀。<p>“秧苗这块长,谷种这块藏;大糯和粳谷,玉米和高梁。<p>两手伸下地,不赚也够吃;坐吃山也空,舍本才有利。”<p>翻过七座坡,渡过八条河;玉米得一袋,粳糯得一驮。<p>木棉花又开,阳雀鸟又叫;水已满秧田,播种时候到。<p>初一播下种,十五绿满垌;廿五把秧插,廿六把地种。<p>七月谷子黄,八月弯了头;九月磨镰刀,十月把谷收。<p>谷穗象马尾,谷粒象卜柚;三人共吃一粒米不完,九人同吃一穗谷也够。<p>天象锅倒悬,地象悬倒锅;风狂刮倒树,雨满盆倒泼。<p>七年雨不停,九年雨不断;洪水飘浮云,浊浪拍天边。<p>七年雨才停,九年雨才断;三年洪水退,五年地才干。<p>水退地也干,菜绝谷也完;有仓没有米,有锅没有饭。<p>草子当饭吃,树叶当菜送;娃仔吃了个不长,妹仔吃了脸不红。<p>妹仔脸不红,娃仔个不长;去找布洛陀,去把办法想。<p>翻过七座坡,渡过八条河;找到我的祖,找到布洛陀。<p>“谷种在郎汗,*谷种在坡遨;*到那块去找,到那块去要?”<p>郎汗这么遥,坡遨这么远;道路长无尽,江河宽无边。<p>车也走不到,船也划不到;怎么过去要,怎么过去找。<p>“办法我有了!”一位老者道:“喊鸟去帮衔,叫鼠去帮要。”<p>第2天蒙亮,鸟、鼠就出发;翻山又过坳,来到坡遨下。<p>鸟在上面啄,鼠在下面啮;鸟啄”铁铁”响,鼠啮响“铁铁”。<p>鸟得谷十粒,鼠得谷十颗;颗颗衔在嘴,拿回自己窝。<p>人们等啊等,人们盼啊盼;等哪鸟儿转,盼那鼠儿还。<p>等了五天整,又等十天半;不见鸟回转,不见鼠回还。<p>又翻七座坡,又渡八条河;去问我的祖,去问布洛陀。<p>“麻绳结大网,路口上摆笼;鸟飞过就抓,鼠跑过就捉。”<p>依布洛陀话,上山忙割麻;女人把网结,男人把笼扎。<p>山上摆十五,山下摆十六;鸟飞过就抓,鼠跑过就捉。<p>早上太阳出,等到日当午;捉得一对鼠,抓到两鹊鸪。<p>脚踏下嘴唇,手撑上门牙;用力往外扒,得谷种四粒。<p>阳雀鸟欢叫,木棉花满枝;初一种落地,十五满垌绿。<p>廿五同扯秧,廿六同插田;五月耘了田,六月耘二遍。<p>七月禾抽穗,八月谷变黄;九月寒露过,十月收谷忙。<p>老布磨镰刀,老牙整箩筐;日盼夜也盼,盼米粮满仓。<p>哪知到田里,大家都叹气;苗长穗不抽,抽穗不结粒。<p>大家叹了气,去找布洛陀;翻过七座坡,渡过八条河。<p>“黄牛粪是金,水牛粪是银;田里堆满粪,仓里堆仓银。”<p>布的话是金,布的话是银;过河又翻坡,回来步盈盈。<p>田边围篱笆,田里关养牛;田头粪成堆,田尾肥水流。<p>木棉还没开,阳雀还没叫;谷种已落地,秧田已长苗。<p>廿五扯完秧,廿六插完田;五月耘头遍,八月就开镰。<p>谷穗象马尾,谷粒象卜柚;两人抬一穗,一步两摇头。<p>抬也抬不起,挑也挑不动;夫妻田里吵,婆媳路上争。<p>回到木楼下,棒捶椿杆打;一棒两椿杆,谷粒四下撒。<p>有的落旱地,变玉米高粱;有的落水田,成糯谷粳米。<p>仓里满白银,地里满黄金;煮粥不论两,煮饭不论斤。<p>全天下百姓,太平又欢乐;托福我的祖,拉坎布洛陀。*<p><p>*郎汗、坡遨 均为山名<p>*拉坎 壮语,意为光洞下,传说布洛陀的家在光洞下。<p>摘自《巴马文艺》1979年第二期<p>周朝珍简介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6&topic=13&show=#lastviewpost<p> : 我需要学习壮族的文化了,对本民族了解得太少了!!! 阅读原文更有韵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