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莲花 发表于 2006-2-24 18:17:00

[转帖] 范西姆:让壮歌“飞”起来

<P><STRONG><FONT size=5>范西姆:让壮歌“飞”起来</FONT></STRONG></P>
<P><STRONG>南国早报记者  孙鹏远</STRONG></P>
<P>本报举办的“壮语新歌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来自各方面的反馈表达了大家对壮语歌曲的喜爱,以及对弘扬壮民族文化的殷切期盼。壮语歌曲的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推动壮歌的普及?带着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广西民歌专家范西姆。 </P>
<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2/20062241816456082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  范西姆是著名的壮族音乐家,被称为广西“民乐之母”。在几十年的音乐历程里,他走遍了全区各地,搜集到2000多首民歌。在音乐史上他首次发现壮族三声部民歌;他开创性地开办了国内首个少数民族歌手班,为广西培养了数百名民族音乐的生力军;他编撰了两部数百万字的广西民歌和民间艺术百科全书……这样一位痴心于壮族民歌的老艺术家,对壮歌的发展最有发言权。</P>
<P><br><STRONG><FONT face=黑体>壮族是歌唱的民族</FONT></STRONG><br>  说起壮语歌曲,范西姆从心底涌动着激情。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道,壮族是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每个民族有代表其民族文化的民歌,壮族的民歌资源更是非常丰富,我们目前采集到的民歌有3000多首,实际上肯定远不止这么多。</P>
<P>  “壮族自古就有唱歌的习俗,壮族以歌代言,壮族人从小就爱唱歌,小孩学歌,青年对歌,老年教歌,睡在摇篮里听歌,出嫁时唱婚嫁歌,死亡了有送葬歌……唱歌,是壮族人生命的一部分。而壮族文化,也通过歌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来。”</P>
<P>  范西姆说,“音乐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民歌还是新歌,用民族语言来演唱的歌曲,都最能充分地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因为只有用母语来表达,才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感情。”</P>
<P><br><STRONG>唱出壮族新歌</STRONG><br>  对于壮语歌曲目前的状态,范西姆有着深深的忧虑。他说,现在整个世界的文化都在渐渐融合,民族的东西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在多次下乡考察中,他发现很多农村里唱壮歌的人都越来越少了,更何况走在时尚最前沿的都市。</P>
<P>  然而对于文化来说,越是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越有着恒久的魅力,也是人类留给世界的遗产。范西姆对此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壮族人口这么多,分布这么广泛,文化积淀这么深厚,我们有责任把它的优秀传统保留下来,并向全世界展现。”</P>
<P>  范西姆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歌曲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根据现代审美情趣,在反映群众性、民族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总结出最能代表其民族的民歌并加以弘扬。作为广西音乐人,应深入生活,写出最好、最动听的壮语歌曲。</P>
<P>  在多年的音乐历程中,范西姆一直为此作着不懈的努力,创作出大量壮语新歌。历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范西姆创作的《壮乡美》、《三月木棉红绯绯》、《生活美如霞》等歌曲,既具有原民歌的古朴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让壮语新歌唱响了全世界。</P>
<P><br><STRONG>让壮歌越飞越高</STRONG><br>  对于本报举办的“壮语新歌征集活动”,范西姆给予了热情的肯定:继承和推广壮语歌曲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样的活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P>
<P>  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一首风格清新的蒙语歌曲《吉祥三宝》让全国的观众如沐春风,这首歌也很快流行了起来。“一首用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能够受到这么广泛的欢迎,这给壮语歌曲一个有益的启示。”范西姆说,用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最能体现民族韵味,但因为民族语言的局限性,会影响歌曲的传唱和流行。他从作曲的角度分析说,“一首民族语言歌曲要深入人心,必须旋律动听,内容简单,便于传唱,《吉祥三宝》这首歌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他认为,只要深入发掘,我们也能够创作和发现像《吉祥三宝》这样内容和形式都较优秀的、典型的、流行化的壮语新歌。</P>
<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2/2006224182766040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用壮语弹唱已成为当地乐队的一种时尚.  早报记者冯革里摄</P>
<P>  目前,范西姆正在主持编纂《中国壮族民间歌曲100首》,这一项目是广西社科院和广西壮学会等权威部门组织编写的《壮学丛书》工程的一个单元。该书采用“音、谱、图、文、像”综合形式,精选具有代表性的100首壮族民歌汇编成集,在全国同类课题中属首创,填补了壮学研究的空白。这本书编写完成后,将成为壮族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这也是范西姆对发展壮语歌曲的又一项重要贡献</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18:27:23编辑过]

行路人 发表于 2006-2-24 20:36:00

为<STRONG><FONT size=5>范西姆鼓掌</FONT></STRONG>

度莫 发表于 2006-2-24 22:28:00

<STRONG><FONT size=5>向 范西姆 致敬!</FONT></STRONG>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6-2-25 13:17:00

我们期待着范西姆主持编纂的《中国壮族民间歌曲100首&gt;&gt;尽快面世.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6-2-25 14:06:00

鼓掌!

红水河 发表于 2006-2-26 11:29:00

山歌 发表于 2006-3-2 22:12:00

支持支持.............

特婴 发表于 2006-3-28 22:06:00

<P><FONT face="Century Gothic" color=#1a1ae6 size=5><STRONG>我对范西姆的注解:</STRONG></FONT></P>
<P><FONT face="Century Gothic" color=#1a1ae6 size=5><STRONG>范者,模范也;西者,广西也;姆,母之谓也。</STRONG></FONT></P>
<P><FONT face="Century Gothic" color=#1a1ae6 size=5><STRONG>范西姆——广西民族音乐之母,广西民族音乐集大成之典范也。</STRONG></FONT></P>
<P><FONT face="Century Gothic" color=#1a1ae6 size=5><STRONG>向范教授致敬!!</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22:08:18编辑过]

如果 发表于 2006-3-29 09:30:00

向范老师致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 范西姆:让壮歌“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