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武士 发表于 2005-12-21 21:53:00

<P>几天不来,今天一来就又有惊喜了!从打开这首歌到现在,我一有空就反复在听,真是感慨万千啊!</P>
<P>这首歌把我带回到了少儿时代的回忆当中。在壮剧兴盛的年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德保有好几个版本,这首歌的歌词其实就是出于其中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流传于德保的东关、马隘、那甲、足荣一带,当时是非常的风行,妇孺皆知,堪称经典。</P>
<P>这么多年过去了,由于外来文化的逐日侵蚀,年轻人大量的外流学习和打工,壮剧已经每况日下,在很多有识之士为壮剧的生命都感到担忧的今天,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壮剧了,更不用说是梁祝之类的剧目。今天,居然还有一些年轻人这么钟情于传统文化,真是让人在迷惘当中看到了希望。看了红棉树介绍的整理歌词的过程,从采访令人敬仰的何老,到给廖大妈录音歌词,都是很感人的过程。何老是德保传统文化的一个泰斗人物,他的仙去是德保传统文艺的一大损失,在这里居然可以听到他生前熟悉的声音,真是令人感慨,这段录音可算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了。看歌词提供者的名字是“廖金国”,本来还以为是一个男人的名字,但是一听录音,居然是一位老大妈,真是佩服她的记性啊,这么久了,还可以将年轻时代看过的戏剧给一一背诵下来,真是令人感激啊。可能是由于年代太久了,我仔细听那位大妈的录音,有少数几个地方确实韵脚丢了,红棉树将这些韵脚补充上了,可见他是熟悉末伦体裁的,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多少人能够有这样的传统文化知识呢?不过有个地方没有补上,那就是第一段最后一句的最后一字和第二段第一句的第5字没有押韵,当然那里既然是分段,不用韵也是对的,不过我记得原版歌词并不分段。</P>
<P>思乡僚人可真算是我们德保年轻一代人的音乐奇才了,我觉得这里整个版块最有分量的歌曲都是他的。末伦本来就是从民间巫婆的唱词里发展来的说唱艺术,兴盛起来之后还被南路壮剧采用,成为壮剧里常用的曲牌之一,一般来说表现的都是低沉、哀伤、忧愁、愤慨乃至神秘等题材的故事。梁祝的故事是个悲剧,特别是这段歌词,是梁山伯抒发自己哀伤和忧愁心境的唱段,所以用末伦来说唱是很适合的。思乡僚人的唱法里还加有他的新意,首先采用四段不同流派的末伦来连唱,有的唱段我甚至是第一次听到,真是佩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洞察力的周全,还有配乐上,思乡僚人还坚持了用了巫婆的马铃,加上二胡的伴奏,还有据说是“吉普赛伦巴”的配乐,另外他用深沉的歌喉唱出来的,总的来说除了神秘的壮族宗教音乐外,还有少许爵士的味道,还真是难得的“壮西结合”!这种创意实在是值得嘉赏啊!</P>
<P>这首歌,还有以前的歌,汇总起来,将是我们德保乃至壮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民族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这里的年轻人学习才是啊,他们对本民族个性的执着,是最令人感动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

Eva 发表于 2005-12-22 16:10:00

<P>来啦........来啦.电脑前几天坏老是上不了</P>
<P>终于可以听新歌了,支持~~~~~~~~~~</P>

Is-peiq 发表于 2005-12-22 17:16:00

<P>何老對德靖地區傳統曲藝認識之深,的確令人十分欽佩。他還曾經是德保的壯文學校校長,為推廣拼音壯文作過很大的貢獻。於1978年文革剛結束,他是當地首先提倡復辦對歌比賽的人之一,使幾被文革扼殺的對唱文學和藝術得以傳承下去。在1997年,為了慶祝香港回歸,何老倡議在德保縣城中心舉行歌會,從此德保縣城晚晚都有一大群人在鎮中心的小廣場對歌,幾乎風雨不改,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線。</P>
<P>不可不提的是,何老還是當地方塊壯字的「共同標準」,他的寫法被很多其他歌手視為當地方塊壯字之「正宗」。</P>
<P>很遺憾的是,於何老仙遊以後,他留下的書刊紥記未有得到重視和整理,其中尤以他自撰的歌書學術價值尤高,而他寫的歌書既有以方塊壯字寫的,也有以拼音壯文寫的,都具很高的文學性。我敢保證這批材料一旦得到整理發表,必定會引起重視。只是這些材料現在下落未明。如果有人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那絶對是一件好事。</P>
<P>在民間有不少像何老師般窮畢生精力為民族文化作貢獻的人,他們的穿著不光鮮、住的也不一定好(甚至很差),更加不會像一些「明星專家」般跑來跑去。但他們對民間文學、曲藝、戲劇、歷史等認識之深,卻使人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們如何「尋找」他們出來,並及時訪問他們、紀錄他們的智慧,是當前十分迫切的一項任務。</P>

byaraiz 发表于 2005-12-22 17:55:00

IhPei贝侬比这里所有的壮族贝侬都熟悉古壮字耶,对德保诗歌文化也很熟悉耶,其抢救整理壮族文化的建议又是很周到耶,我真是又钦佩又汗颜耶。

度莫 发表于 2005-12-23 19:32:00

<P><FONT face="Arial Narrow">Du max nyaengz meiz an ok<FONT color=#0000ff> kek</FONT><BR>只馬仍有鞍出客 (马儿还有马鞍让客人骑)<BR>Du vaiz nyaengz meiz <FONT color=#0000ff>ek</FONT> rangh <FONT color=#ff0000>gioz</FONT><BR>只犩仍有軛繫旂 (水牛还有环儿拴主鼻孔)</FONT><BR></P>
<P>俺觉得“<FONT face="Arial Narrow">ok<FONT color=#0000ff> kek</FONT></FONT>(<FONT face="Arial Narrow">出客</FONT>)”不是“<FONT face="Arial Narrow">让客人骑</FONT>”。而是能“见得客(体面)”的意思。在靖西话中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某人穿着体面的衣服去走亲戚,人们也会说“这衣服<FONT face="Arial Narrow">ok<FONT color=#0000ff> kek啊</FONT></FONT>”。</P>

庄哉鱼 发表于 2005-12-25 11:28:00

巍巍,你这首歌象"做蚂蚁"一样

玫瑰灰 发表于 2005-12-28 20:23:00

壮语词汇真的博大精深啊,歌词如此简练,不过有好些单词都不懂,回家要好好请教家里的老人才行。

嘟嘟不乖 发表于 2005-12-29 19:13:00

不错!~~

铝石花 发表于 2006-1-11 21:41:00

感动中。真诚道一声:思乡、红棉贝侬辛苦了!!

乱马 发表于 2006-1-13 16:17:00

<FONT face=仿宋_GB2312>我还是听不懂德保话,偶尔听懂个把单词。不过曲调真的很悠美!</FONT>

拉登他爹 发表于 2006-2-2 10:49:00

度莫 发表于 2007-10-11 13:49:00

好歌要反复听!

惃土德保 发表于 2010-6-7 15:35:00

是巫婆调,德保每个村都有这种巫婆。

黄胜祥 发表于 2010-5-30 18:52:00

感觉何老前辈的唱段,唱得很有韵味~

好好瑟1 发表于 2010-5-29 01:44:00

都听不到好不好??老牛你拿什么来听??

红棉树 发表于 2010-5-29 08:4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好好瑟1</i>在2010-5-29 1:44:58的发言:</b><br/>都听不到好不好??老牛你拿什么来听??</div><p>昨晚已经修改了网址,应该可以听到的。</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10-9-26 01:18:00

复习了一下,悠悠的曲调,淡淡的伤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末伦·梁山伯叹调》思乡僚人2005年度谢幕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