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之一:说说你们逢年过节祭祀的一般形式如何?
<P>祭祀礼仪之一:</P><P>我的家乡逢年过节祭祀的程式是这样的:</P>
<P> 把鸡鸭杀后,成只过水烫七分熟(在烫的时候,鸡鸭的脖子要往后翻,这样烫出来的鸡鸭才好看),然后出锅装盘,在鸡鸭的背上放上一小撮盐。在燃烛、上香(顺序:正厅神龛——正厅土地位——正厅门口——天井的水道口——大门)。在祭台上摆上酒匙(单数:5、7、9)、清茶。(特别说明的是不摆筷子)。然后在把鸡鸭、水果等摆上去。老人们说,先燃烛、上香请各处祖宗归位,然后捧上香茶,祖宗一路回来辛苦了先解渴,然后再上祭品、倒酒给祖宗享用。子孙等列于正厅,双手环拱作揖,酒过三巡、五巡后,焚纸、奠酒。(一般不鸣炮)</P>
<P> 然后是去村头的土地社,祭拜土地社公(本村安民里社大王,一般老话都叫“社王公”),燃烛、上香、上祭品(鸡鸭等),祭拜,祷祝。焚纸完后,鸣炮,奠酒。</P>
<P> 从土地社祭拜回来后,再将祭品摆在牛棚、猪栏前,祭拜六畜。同样是燃烛、上香等。祭拜的时候要往棚栏内加一些它们喜欢吃的食物。祭拜六畜,表达希望六畜兴旺的意思。</P>
<P> 然后,将祭品捧回厨房进行加工,做菜啦。在做菜的同时,又开始准备最后一道祭拜仪式。在正厅的神龛的右侧,再摆祭桌、三面围上凳子(正面不摆凳子),同样燃烛、上香。祭桌上摆上酒匙、清茶、筷子(因为是煮好的食物啦,所以上筷子,筷子跟酒匙的数量一样)。厨房做好一个菜就捧上祭桌,倒上一回酒,余下的形式跟祭拜祖宗神龛一样的,只是会鸣炮,会放很多的鞭炮。最后一道祭拜一般时间较长,老人们说,埋葬在外面的祖宗回来的路有近有远,为了照顾路远的,所以祭拜的时间较长,我们燃烛、上香那是为了给他们指路照明。在祭拜的同时,床头婆(“床咩”)也是同时祭拜的。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家中有过世后未进行捡骨二次葬的,还要在天井另外摆上一桌给他享用,直到二次葬、归入祖坟后才不另外单设。</P>
<P> 老家逢年过节基本的祭祀程式就是这样。另外具体每个节日的祭祀也还会稍有区别,容下去再慢慢讲吧。</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02:23编辑过] <P><STRONG>哦,俺平时没有注意观察,看样子和楼上差不多吧。但细节是不是有差别,俺有机会再问问老人!</STRONG></P> <P>我们老家的情况的大致相同。</P>
<P>但印象中祭祀祖先时并没有分成先后两次,因此有些细节略有不同。比如:<BR>1. 因为只祭祀一次,所以鸡鸭是一次煮熟,不用香茶而直接摆酒,酒杯旁放筷子;<BR>2. 盐不是放在鸡鸭的背上,而是单独用小碟或小碗盛放;<BR>3. 祭桌正对祖先神龛,而不是在其右侧;<BR>4. 祭桌旁不摆放凳子;<BR>5. 斟酒的时机不是根据厨房上菜而定,实际上是将供品摆放好后,斟酒若干次(一般是三次,有时因为人数多少次数不定。比如家中儿童较多,而且大人喜欢让每个儿童亲手为祖先斟酒以求保佑)。</P>
<P>我离家多年,关于这些细节的记忆也可能不是很准确了。<BR></P> 差不多! 不过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的确做得得很繁杂的.一般地说每个月都有祭祀,每年有三大祭分别是:三月三,七月十四, 春节.大祭全部功课做完,包括祭六畜,公社(就是村头社公),床头婆(“床咩”),家中祭桌正对祖先神龛,旁有摆放凳子;香火只能插单数(3,5,7,9)一般是(3,5) .小祭一般比较简单,只在家中祭,然后家中所养的牲畜栏门上只插香火而已.<BR> 好像是横县壮家的祭祀礼俗吧? 我家的杯只摆三个! <P>我们家是大年三十下午,进行简单的祭祀,与鬼节前夕七月十三一样,叫“迎接灵魂”(我不知如何写壮文),用一个平时用来筛米去谷壳去灰的一个类似大盘子的簸箕,搁在板凳上,放在主卧室门口(而不是门堂,奇怪。)在门缝处点几支香(好象是请祖先来吃饭)。簸箕上有一只煮熟的完整的母鸡(必须是母鸡),还有三碗米饭(米饭必须只平着勺子在锅里薄薄的舀一勺,而且只能舀一次,有的人家还在饭上涂红色),三个小杯子,里面盛白酒,三副筷子,有时还有水果若干。</P>
<P>等到香快烧尽了,把白酒倒在地上(像影视里一样,要撒一条线),把饭搁回锅里,撤碗撤筷,切鸡肉——我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西方浪漫小说,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男主人公(洋人)对女主人公(华人)说:“你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刚祭祀完祖先的东西马上变成了你们的盘中餐。”呵呵!每每想到此,大笑,确实如此。</P> <P>等到香快烧尽了,把白酒倒在地上(像影视里一样,要撒一条线),</P>
<P>壮家村姑,我们这边不太一样呀,我们是把纸钱烧晚后,口中喊一句“多(音)”,然后把就酒绕着纸灰成一个圆圈倾倒(好像是顺时针),老人说这样做,祖先才能将所有的供奉的东西带回去。</P> 我家是年30和初二杀鸡,岳父母家是年30和初四杀鸡.我家初一一般不杀鸡,要杀的话下刀不能太狠,刀口稍小些,适当放点血后就把它丢到地上,让它挣扎得久一点,据说如果它死得太快就不吉利.不过我只见过一次这种杀鸡的方法,还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P>正月初一不杀生.</P>
<P>不吃粽子,初二才开始吃,粽叶不能乱丢,到初十时才能丢,第一个开粽子的粽叶要帖在房子的中柱上.</P> 有点类似,我家都是先拜祖先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