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3 17:31:00

山歌简单入门

问山歌怎么学。鄙人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学的山歌了,我真正玩山歌,也只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但是,我是听着山歌长大的。所以,若要正襟危坐,教人山歌,鄙人没这本事,也没什么章法。下面,乱说几句,中听的,就听着,不中听的,欢迎发贴骂我,不过,要用山歌来骂。
<P>这里所说的山歌,是指在宜州一带流传的山歌。“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算起来,韦非还算是刘三姐的嫡传弟子啵。现在宜州山歌赛开台,都要先供奉三姐神灵,歌祖宗嘛,你能不敬吗?</P>
<P>一、歌词</P>
<P>宜州山歌以灵活应变、斗智斗勇见长,一般的歌词都是现编的,当然可以借用经典词句,但是借得过头了,会被其他歌手耻笑的。嘿嘿。所以,大家宁可死记一些山歌名句,作救急之用,但千祈莫要带书来翻。</P>
<P>现在民间广为流行的山歌,以七字成一句,四句成一首。如:</P>
<P>韦非无知编教材,<BR>前辈笑得嘴巴歪;<BR>好比牛崽追牛牯,<BR>踩着脚印呼呼来。</P>
<P>晕晕,跟七律差不多了。</P>
<P>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山歌首句是三字,不过,在咏唱中,来个反复,中间加个语气词,也还是七字。如:</P>
<P>好笑多(来好笑多),<BR>韦非教人唱山歌;<BR>才疏学浅脸皮厚,<BR>没懂吃错什么药?</P>
<P>以上大致就是一首山歌的结构了。山歌要好听,还要讲究押韵的问题。所谓的押韵,说白了就跟顺口溜差不多了,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要押同一个韵,尽量避免同字。通常是一二四句押就行了,第三句不怎么要紧。</P>
<P>弄清楚了上面这些东西,你就可以进[三姐歌台]一展身手了。随着你的实战经历增多,你还将面临“赋比兴”、“平仄韵”等问题,现在这些东西我也正在琢磨中,不好出丑。</P>
<P>二、歌调</P>
<P>上述“歌词”部分,只是应付在论坛上发贴之用。若是在宜州旅游途中被人拦歌,或是在其他应酬场合有人邀歌,你就不能“说”歌了,你得唱出来。宜州方圆数百里内,山歌调就有数十种之多,但你不一定都要学完。你自己觉得什么样的调子好玩好学,你就说一两种就够用了。学会了一个调,就往里面套词,万事大吉。</P>
<P>要学调子,我也不是什么行家里手,所以,建议大家看看电影《刘三姐》,里面的调子都被艺术家都加工过,高雅着呢。如果嗓子经不起折腾,你还是多听听宜州山歌王的比赛吧。如果没时间,没机会,也可以到宜州来,晚上去各个公园溜溜,到处有唱山歌的台子。音像店都有VCD卖,五块钱一碟。如果五块钱你也掏不起,而又求艺心切,那么,来找韦非吧,免费教你,还管饭呢。</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3 17:32:00

<P>此贴乃是韦非在红豆社区的原创。</P>

季人 发表于 2005-11-3 17:37:00

宜山山歌有没有押腰脚韵的?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1-3 19:1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季人</I>在2005-11-3 17:37:32的发言:</B><BR>宜山山歌有没有押腰脚韵的?</DIV>
<P>脚腰韵是壮语乃至整个台语支民族诗歌的共同韵律特征(越南语诗歌也有脚腰韵,应该是受到了毗邻的台语支诗歌影响而产生的),楼主写的是流行于宜州河池一带的汉语(桂柳话)山歌,我想并非脱胎于母体壮语诗歌而是汉语诗歌的方言变体,脱离了壮语诗歌的范畴,自然没有脚腰韵。</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3 20:5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季人</I>在2005-11-3 17:37:32的发言:</B><BR>宜山山歌有没有押腰脚韵的?</DIV>
<P>有!
<P>勒脚歌就是押腰韵的。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3 20:5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棉树</I>在2005-11-3 19:15:08的发言:</B><BR><BR>
<P>脚腰韵是壮语乃至整个台语支民族诗歌的共同韵律特征(越南语诗歌也有脚腰韵,应该是受到了毗邻的台语支诗歌影响而产生的),楼主写的是流行于宜州河池一带的汉语(桂柳话)山歌,我想并非脱胎于母体壮语诗歌而是汉语诗歌的方言变体,脱离了壮语诗歌的范畴,自然没有脚腰韵。</P></DIV>
<P>宜山山歌也有勒脚的,
<P>但是,她不是现场对唱产生的,一般是加工后出现的。
<P>腰脚韵山歌拿来现场对唱,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能这样做。
<P>偶尔,歌王们在对唱的时候也有几句腰脚韵的。
<P>另外,宜山山歌有汉语的也有壮语的。
<P>如果举行山歌大赛,无论唱汉语还是唱壮语,宜山人目前还是老大!
<P>因为目前宜山的那些歌王们都是讲壮话的。</P>

红水河 发表于 2005-11-3 21:32:00

是吗???

三级马甲 发表于 2005-11-3 23:01:00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1-4 00:5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11-3 20:57:32的发言:</B><BR><BR>
<P>宜山山歌也有勒脚的, <BR>
<P><FONT color=#0000ff>但是,她不是现场对唱产生的,一般是加工后出现的。</FONT> <BR>
<P><FONT color=#0000ff>腰脚韵山歌拿来现场对唱,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能这样做。</FONT> <BR>
<P>偶尔,歌王们在对唱的时候也有几句腰脚韵的。 <BR>
<P>另外,宜山山歌有汉语的也有壮语的。 <BR>
<P>如果举行山歌大赛,无论唱汉语还是唱壮语,宜山人目前还是老大! <BR>
<P>因为目前宜山的那些歌王们都是讲壮话的。</P></DIV>
<P>蓝色字体部分,散人贝侬实在是过于武断了。整个桂西的壮族民间对壮语山歌,从古至今都是现场即兴对唱的,句句押脚腰韵,怎么可以说“<FONT color=#0000ff>腰脚韵山歌拿来现场对唱,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能这样做</FONT>”?
<P>我亲身目睹的德保、靖西、田阳、那坡、百色、平果、巴马等各地山歌,无论是南壮还是北壮,都是现场即兴对唱的、押脚腰韵的壮语山歌(德靖山歌在押脚腰韵的同时还要一定有一个一韵到底的尾韵)。</P>

byaraiz 发表于 2005-11-4 13:01:00

<P>壮族山歌的基本特征就是脚腰韵耶,而且都是现场现编的耶,不能以少数地区没有脚腰韵就说是后来加工的耶,“<FONT color=#0000ff>腰脚韵山歌拿来现场对唱,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能这样做</FONT>”是信口雌黄、贻笑大方耶。</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4 17:55:00

<P>???</P>
<P>真的吗?</P>
<P>我得好好学习了!</P>

mbwenndit 发表于 2005-11-4 18:0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11-4 17:55:51的发言:</B><BR>
<P>???</P>
<P>真的吗?</P>
<P>我得好好学习了!</P></DIV>
<P>活到老学到老哎,努力提高自己母语的表达水平了</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5 02:5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棉树</I>在2005-11-4 0:56:05的发言:</B><BR><BR>
<P>  
<P>我亲身目睹的德保、靖西、田阳、那坡、百色、平果、巴马等各地山歌,无论是南壮还是北壮,都是现场即兴对唱的、押脚腰韵的壮语山歌(德靖山歌在押脚腰韵的同时还要一定有一个一韵到底的尾韵)。</P></DIV>
<P>既然如此,你就收集一些来给我学习学习啊!</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5 02:5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yaraiz</I>在2005-11-4 13:01:17的发言:</B><BR>
<P>壮族山歌的基本特征就是脚腰韵耶,而且都是现场现编的耶,不能以少数地区没有脚腰韵就说是后来加工的耶,“<FONT color=#0000ff>腰脚韵山歌拿来现场对唱,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人能这样做</FONT>”是信口雌黄、贻笑大方耶。</P></DIV>
<P>我没有见过,怎么叫我相信??</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1-5 03:1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11-5 2:56:27的发言:</B><BR><BR>
<P>既然如此,你就收集一些来给我学习学习啊!</P></DIV>
<P>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在本论坛发表过我搜集的相关资料,而且还帖过一个南壮靖西县山歌的简介,可以当作是靖西山歌的入门教材。想必你也看过那个资料(因为我看到你回帖了),只是你当时没有用心看吧。如下(这回你用心看,就会清楚地看到我所标出的脚腰韵和尾韵):
<P><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amp;ID=2573&amp;page=2"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STRONG>靖西县三大流派山歌简介</STRONG> </FONT></A><FONT color=#0000ff> <U><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amp;ID=2573&amp;page=2" target="_blank"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amp;ID=2573&amp;page=2</A></U></FONT>
<P>另外,北壮的勒脚歌才是壮语诗歌当中公认的最有文学价值一种诗歌体裁,在路漫老师以往的教学中也曾经有提过,只是没有将押韵的方式给清楚地指出来,但是看那些例诗,都可以看出脚腰韵的所在。
<P><FONT color=#0000ff>〖文学理论〗山歌创作浅谈■路漫 <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8&amp;ID=4034&amp;page=1" target="_blank"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8&amp;ID=4034&amp;page=1</A></FONT></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5 03:15:00

<P>这些帖子我以前看过,</P>
<P>可是,我想看现场对唱的记录!</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1-5 03:2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11-5 3:15:40的发言:</B><BR>
<P>这些帖子我以前看过,</P>
<P>可是,我想看现场对唱的记录!</P></DIV>
<P>
<P>看来散人贝侬对脚腰韵还是持有怀疑态度嘛,其实脚腰韵是壮语山歌的基本要素,就象汉语诗歌没有尾韵就不能诗歌一样,对于壮族民间歌手(诗人)来说,押脚腰韵远比押尾韵得心应手,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散人贝侬显然是不熟悉壮语诗歌的,所以我对你写的那篇《<a href="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35&amp;ID=5425&amp;page=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漫谈壮族格律山歌</FONT></A>》的作者是否你本人也持怀疑态度,毕竟那个帖子将壮语山歌的格律构成说得头头是道,应该是你转载来的吧,呵呵。</P>
<P>桂西的田阳、田东、百色、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巴马一带,歌圩众多,而且唱的全都是押脚腰韵的壮语山歌(当地没有汉语桂柳话山歌),家园的贝侬已经有很多人看过了,春秋季节歌圩盛时,你可以亲自去看一看嘛。另外,如果你嫌太远或者没时间,可以托人在当地买一些山歌现场对唱的VCD,看哪段诗歌没有脚腰韵。</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5 03:37:00

那我只有看现场的VCD了。

韦非 发表于 2005-11-23 10:07:00

<P>晕晕,乱转我的贴。只应红豆上有网友逼我,我才乱写的,你敢拿来这里给大方之家乱版。羞煞老夫了。</P>

桂客 发表于 2006-4-4 11:35:00

<P><FONT color=#0000ff size=4>山羊打架角乱冲,</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小小问题吵哄哄。</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脚腰押韵哪个懂?</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举些例子中不中?</FONT></P>
<P>(我赞成山谷的看法:在即兴对歌中很难应用这种复杂的韵律。我觉得这种韵律纯粹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产物。)</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山歌简单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