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桂林”是靖西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3300 size=5><STRONG>“不是‘小桂林’,是靖西!” <BR></STRONG></FONT><BR><FONT size=3><STRONG>——广东媒体“靖西采风之旅”见闻</STRONG></FONT><HR>
<br>
<P align=left><FONT size=3> <FONT color=#0938f7> 广西旅游网</FONT> 孟夏槐月,南宁千色旅游营销管理公司组织广东媒体踏上“靖西采风之旅”。 </FONT></P><FONT size=3>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4>不是景点的景点</FONT></STRONG></P><FONT size=4>
<P align=left></FONT> 到了南宁机场,我们便集中乘坐中巴赴靖西。二十年前在广西当记者,曾多次采访靖西。那山,那水,那云,那月,早已印在脑海中。如今故地重游,靖西独特的景象又像一部怀旧电影,在我脑海中一幕幕掠过。旧时只有涉外旅游,没有国内旅游,靖西几乎未被世人所识所知。只有一些猎奇的新闻记者特别是新闻摄影记者,才把靖西称作“小桂林”。靖西人也因大自然的天赐而自豪。 <BR> 进入靖西境不久,公路两旁,近处尽是小溪流水,淙淙而鸣,远处峰峦显没,披绿带翠。 <BR> “哇!瀑布!”车转了个弯,让我们眼前一亮,两三百米外的山顶上,一巨大的瀑布分两处“飞流直下三千尺”,令全车人惊呼起来。倒是当地的司机及“千色”公司老总似觉不奇,没有多少激动。应我们的要求,临时在路边停了车。“这不是景点。雨季的靖西,到处都有这样的景象。”老总这么说,我们才自觉有点蜀犬吠日了,也明白了他为什么没有一点激动。 <BR> 倒是及后见到的县长很激动:“数年前我们就已经明确,这里不是‘小桂林’,是靖西!”富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心里豁然一亮:此说有哲理!是啊,“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写的是桂林,但难道不也是对靖西的描画?靖西山水酷似桂林,桂林山水也酷似靖西,但类似不是景点的瀑布群,桂林有吗? <BR></P></FONT>
<P align=center><FONT size=3><IMG src="http://www.okgx.cn/UpImages/2k5/6/272/226/pic2005101622431.jpg">爱布瀑布群</FONT></P>
<P align=center><BR><BR><STRONG><FONT size=4>靖西之“最” </FONT></STRONG></P><FONT size=3>
<P align=left> 靖西之“最”,很能说明这里“不是‘小桂林’,是靖西”—— <BR> 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多的县份,壮族人口99.4%,是典型的壮乡。三月三歌节、山歌对唱、端午药市、抢花炮、木偶戏、鸿鹄舞、春牛舞、采茶舞等,尽是壮族民俗文化; <BR> 全国最大的原生态洞穴峡谷群:古龙山峡谷群,长达6.8公里,峡谷暗河溶洞相连,融山、水、林、洞、瀑、峡于一体,奇、险、幽、旷、秀、野,各种景致变幻着呈现在游人的眼前;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一水连三峡贯三洞”的明暗河交替漂流——古龙山漂流。一漂穿三峡,漂中游三峡,既有明河漂流的惊险,又有步行浏览两岸秀丽奇景的乐趣; <BR> 中国惟一以绣球命名的街道——绣球街。这“惟一”值得细写一笔。绣球街住着500多户人家。这里四面全是群峰堆翠的青山,旁有小河傍街而流。小桥,流水,人家,好一幅壮乡的风景画。街上的古建筑大多保持原貌,街道全用河床的卵石铺就。置身于此,偶闻鸡犬之声,蓦然让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的景象。街上居民大多以织绣球为生。大多人家在门口置上高低不同的架子,挂满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绣球产品。壮族姑娘就在家门口织绣球、卖绣球。本来安排在这里半小时,但这民族、民风,这民俗文化,这景观景致,使几家电视台的记者一拍就是一个小时。 <BR> 当地旅游局的领导介绍,目前正在开发的还有另一个“惟一”:中国和越南两国间的跨国漂流。听至此,我突然想到一个极有趣的问题:漂到越南境的时候,要不要靠岸办理出入境手续? <BR><BR></P></FONT>
<P align=center><FONT size=3><IMG src="http://www.okgx.cn/UpImages/2k5/6/272/226/pic2005101622211.jp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STRONG><FONT size=2>以绣球命名的街道——绣球街。</FONT></STRONG> <BR><BR><FONT size=4><STRONG>不留遗憾就不是靖西</STRONG></FONT> </FONT></P><FONT size=3>
<P align=left> 到靖西,游人必去通灵大峡谷。这峡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绿的峡谷。 <BR> 大峡谷入口处陕长而深邃,两边悬崖如刀削,植物阴翳遮蔽阳光。谷底烟雾弥漫,宛若一条隧道通往地心。 <BR> 峡谷中间,是一条会唱歌的溪流,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沿溪边慢步往前,但见崖壁峻峭、溶洞神奇,处处幽深,可谓一步一景。 <BR> 说这里是世界最绿的大峡谷,是因为这里可谓植物王国,数千种植物让游人触目皆新绿。蕨类的桫椤、观音莲子坐蕨是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与恐龙同属一个地质时期,其它地方已罕见。我们往访的时候,正是火焰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一片火红。 <BR> 我们很荣幸偶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印政、张宪春,这两位教授对大峡谷作出这样的评价:“除了西双版纳之外,这里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 <BR> 原始植物、峡谷洞穴、暗河、瀑布、古石垒、古悬棺……在峡谷两旁,尽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景象。 <BR> 如此佳境,怠言遗憾?我们沿谷底小河左岸行进,未及千米,便见雨雾弥漫,如梦如幻。继续前行百多米,谷底豁然开阔。抬望眼,但见一条瀑布从186米的山顶飞下。由于是阴雨天,水天相连,直如水从天降。这就是亚洲单级落差最高的瀑布——通灵瀑布。虽说我们离瀑布约有200多米之遥,但已如置身于密布的雨中。报社的、电视台的记者,没有人敢打开“长枪短炮”。带着这最大的遗憾,我们返回时只能一步一回首。导游说:“一年中难得有几天能拍照。”接着,她把话锋一转,调侃说:“这样也好,让你们这些不服气的摄影佬永远想来靖西。” <BR> 导游介绍说,瀑布的潭边,有一个洞可以穿越这座山,前面还有约九公里的峡谷景区尚未开发。又是一种遗憾。也因此,才让我们永远想着靖西。 <BR><FONT face=隶书>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5年8月9日 第 3865 期 C2版 <BR>作者:本报通讯员 盛永平 本报记者 谭文卿
<HR>
</FONT></FONT> <P><IMG src="http://www.okgx.cn/UpImages/2k5/6/272/226/pic2005101622431.jpg"></P>
<P>不伦不类的亭子,好不自然!大刹风景啊。</P> <P>正好这个月中旬靖西的朋友结婚请酒 我就顺便去玩玩吧。。。</P> 很长时间没去过靖西了,过年找个机会去走一走.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寒四温</I>在2005-11-3 12:03:26的发言:</B><BR>很长时间没去过靖西了,过年找个机会去走一走.</DIV>
<br>过年一起去? <P>呵呵</P>
<P>放寒假找个机会去一下</P> <P><STRONG>放寒假靖西不太好玩啊。还是夏天去好。青山绿水,还有清凉的天气,才是靖西最美的时刻。</STRONG></P> 欢迎大家光临靖西! 没去过,不想去,跟我老家没什么两样的。 我们靖西风景甲天下`! 靖西是我的故乡啊,可惜只是梦中的故乡了,我(3岁离开)对靖西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十三年前去过,就觉得很好,但是很遗憾没得怎么玩,很想再去走走 靖西一个美丽的小桂林... <P> 到靖西,游人必去通灵大峡谷。这峡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绿的峡谷。 <BR> 大峡谷入口处陕长而深邃,两边悬崖如刀削,植物阴翳遮蔽阳光。谷底烟雾弥漫,宛若一条隧道通往地心。 <BR> 峡谷中间,是一条会唱歌的溪流,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沿溪边慢步往前,但见崖壁峻峭、溶洞神奇,处处幽深,可谓一步一景。 <BR> 说这里是世界最绿的大峡谷,是因为这里可谓植物王国,数千种植物让游人触目皆新绿。蕨类的桫椤、观音莲子坐蕨是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与恐龙同属一个地质时期,其它地方已罕见。我们往访的时候,正是火焰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一片火红。 <BR></P>
<P> 世界上最绿的峡谷——我不赞成这个说法!</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勒修</I>在2006-3-28 0:12:52的发言:</B><BR>靖西一个美丽的小桂林...</DIV>
<P>桂林是一个美丽的小靖西……</P> 靖西太小了!!! <P>靖西是我家乡啊,其实靖西最好看最好玩的风景照没有帖出来,光是这张相片不能说明什么。</P> 靖西想做大!除非去请叫什么“蓝笔头”哪个自以为很懂壮族文化的姐姐帮吹吹,那可能很快大。。。 <a href="http://www.ehn.cn/" target="_blank" ></A> <a href="http://www.cfqd.com" target="_blank" ></A> 靖西是美丽是壮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