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gnyez 发表于 2005-10-1 20:4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推行壮语教育和壮语考试进学校的细则(科幻篇)

<P>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所有中小学的壮族学生,有义务和责任学习民族语言壮语,原则上必须购买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审定的相应壮语教材。</P>
<P>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小学中,壮族学生人数超过20人的年级原则上必须开设壮语课程,并有教师指导学习每周每人至少接受40分钟的壮语课堂教学。对于各年级的壮族学生人数没有到达20人,而全校壮族学生人数到达20的,或则壮族学生人数没达20的,而这些年级的壮族学生总数达到20的,要按情况实行统一进行壮语的教学学习,每人每周至少接受40分钟的壮语课堂教学。</P>
<P>三:为了减少壮语教学的经费开支,并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并考虑到壮族中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壮语教学,已具有一定壮语基础,所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所有初中和高中中的壮族学生只要求购买壮语自学教材,<FONT color=#ff0000>以自学为主</FONT>,可以不开设壮语课程。</P>
<P>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所有壮族学生在各种升学考试中,有义务和责任参加壮语考试,壮语考试跟升学考试中壮族学生的民族加分挂钩。对参加升学考试的各族学生中,壮族学生如不参加或参加壮语考试分数不达30分的,将没有资格在升学中加民族分。对于参加壮语考试,并达到30分或30分以上的壮族学生在升学中加入所得的壮语考试成绩的10%(四舍五入)作为民族分。对于自愿参加壮语考试的其他民族,无论分数多少,都可以在升学中加入壮语考试成绩的10%(四舍五入)作为额外加分。</P>
<P>五:小学阶段,壮语课本分12册,每学期一册。第一册:壮语语音和基本民族词汇<br>第二册:壮语简单日常对话<br>第三册:壮语社会对话<br>第四册:壮族童话故事和传说<br>第五册:壮语叙述文<br>第六册:壮语叙述文<br>第七册:壮语散文<br>第八册:壮语散文<br>第九册:壮语小说节选<br>第十册:壮语小说节选<br>第十一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十二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P>
<P>六:初中阶段,壮语课本分6册,每学期一册。<br>第一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二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三册:壮语小说<br>第四册:壮语小说<br>第五册:有关历史的壮语文章<br>第六册:有关地理的壮语文章。</P>
<P>七:高中阶段,壮语课本分6册,每学期一册。<br>第一册:有关数学的壮语文章<br>第二册:有关化学的壮语文章<br>第三册:有关物理的壮语文章<br>第四册:有关的生物壮语文章<br>第五册:有关政治的壮语文章<br>第六册:有关经济的壮语文章。</P>
<P>八:<FONT color=#ff0000>所有课文中,尽量使用民族词汇,标准壮语中没有的词汇应到壮语方言和同壮侗语族中寻找,开阔思路创造有壮族特色的新词汇,谨慎使用老借词,杜绝新借词。并且每个课文后要有生词表,供学生学习</FONT>。</P>
<P><FONT color=#0000ff>评论:大家普遍关心的是这个方案的实施可行度有多大,那些壮语专家和有关领导会花那么多心思去创造那些新词汇吗?会花心思去出版那些课本并推广壮语教学并开设壮语考试吗?</FONT></P>
<P><FONT color=#0000ff>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看他们是否能从这些事情中得到利益,衡量的标准是“两个有利于”。<br></FONT><FONT color=#ff0000>一:有利于政绩的体现<br>二:有利于经济利益的获得</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下面我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是他们否能从中得到好处。</FONT></P>
<P><FONT color=#0000ff>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查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关学生人数的资料,小学生总人数是470万左右,初中生是241万左右,高中生是65万左右。其中小学参加升学考试的约70万,初中生参加升学考试的约40万,高中生参加高考的约25万。广西中小学学生总数大概是776万,每年参加升学考试的中小学学生估计有135万。壮族人口占广西总人口的38%左右,考虑到壮族地区落后,壮族学生占广西学生总数不可能达到38%,那么姑且按照30%计算,那么参加升学考试的壮族中小学学生大概是40万,同时壮族中小学学生总人数也可以估计为232万。小学壮族学生总数是141万。<br>这样我们可以分析:</FONT></P>
<P><FONT color=#0000ff>经济收入:</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一:每个壮族学生每学期买一本壮语课本,平均每本10元,每年两个学期,那么收入就是4640元。</FONT></P>
<P><FONT color=#0000ff>二:每个壮族参加升学考试的壮族学生要交壮语考试报名费平均每人15元。每年可收入600万。</FONT></P>
<P><FONT color=#0000ff>那么总收入是5240万元。</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经济支出:</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一:课本成本,每本估计5元,那么每年总共是2320万元。</FONT></P>
<P><FONT color=#0000ff>二:考试试卷成本连带运输费用估计每份2元,那么每年要支出80万元。</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三:师资力量支出,由于只在小学开设壮语课堂教学,而中学以自学为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估计,一个星期有5个工作日,那么每个老师一天上3节课,每节课40分钟,每节课60人,那么一个老师就可以负责900人,假设在一个地区的学校,壮族学生少于900人的,壮语老师可以跨校上课。那么总共小学的壮语教学需要1600人,每个老师每个月工资1000元,那么一年大概是1.3万,那么一年的教育支出加上粉笔和水电等,大概是2090万。</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三:支付监考人员费用假设每30个考生一个考场,每个考场2个监考老师,那么总共3万监考人员,支付每个监考每场壮语考试的人员30元,总共大概是100万,然后再支付改卷老师估计100万。合计200万。</FONT></P>
<P><FONT color=#0000ff>四:支付给进行考试成绩数据处理和公布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估计100万。</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那么总共支出是4700万元.</FONT></P>
<P><FONT color=#0000ff>经济利润:<br>用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结果得到</FONT><FONT color=#ff0000>每年利润是450万.</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利润分红:<br>壮语专家每年可以得到10万元,如果有10个专家参加壮语课本的编写和壮语考试出题,那么就总共分到100万,还剩350万.</FONT></P>
<P><FONT color=#0000ff>然后自治区主要领导5个人,和教育厅主要领导5个人,总共10个人,每人分10万,那总共是100万,还剩250万。</FONT></P>
<P><FONT color=#0000ff>提出100万用语各地壮语学校的建设。<br>剩下的150万提100万留教育储备。<br></FONT><FONT color=#ff0000>剩下最后的50万捐给“壮族在线”给站长和各版主,以及元老们发补助。</FONT></P>
<P><FONT color=#0000ff>啊!这么好的事怎么没人做?</FONT></P>
<P><FONT color=#ff0000>如果实在资金不足,我有个妙招,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有7000万左右,而中国人口才14多亿,大概中国共产党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二十分之一,考虑到壮族地区教育落后,那么少说壮族人口的三十分之一应该是共产党吧!那么估计广西有壮族人1500万,那么壮族中的共产党应该有50万,身为共产党,应该做到“三个代表”,壮族中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壮族文化的保护,每个党员每个月交1元钱,一年大概交12元,那么一年就可以筹集600万!这不就解决了资金问题吗?壮族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出表率才能领导壮族老百姓啊!我们一生就指望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以上是我的浅薄的分析,肯定存在漏洞和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不然领导们怎么会不做呢?希望大家指出我的错误并给予批评!</FONT></P><br><br><br><br>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 21:29:55编辑过]

三级马甲 发表于 2005-10-1 21:11:00

呙狈狼 发表于 2005-10-1 23:35:00

<P><FONT color=#0000ff></FONT>    </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自治区主要领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人,和教育厅主要领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人,总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个人,每人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万,那总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万,还剩<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50</FONT>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一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自治区主要领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人,和教育厅主要领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个人,总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个人,每人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万,那总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哈哈!!!</P>

marsuncle 发表于 2005-10-2 00:54:00

<P>教材和试卷不应该收费。教材发到学生手上学生要保管好,升级了可以留给下一届用,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标准语要能学以致用的话那少不了壮文媒体,可惜太少矣:-(</P>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5-10-2 02:21:00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ff>以上是我的浅薄的分析,肯定存在漏洞和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不然领导们怎么会不做呢?希望大家指出我的错误并给予批评!</FONT><BR><BR><BR><BR>
<P><BR></P><BR></DIV>
<P>教材设计不够合理;
<P>经济帐只见“收入”没见“支出”(目前同类教材免费赠送还没有多少人愿意要)。</P>

路漫 发表于 2005-10-2 08:27:00

<P>好个“科幻篇”!</P>
<P>要想得到回应,最好发贴到政府网。</P>

红水河 发表于 2005-10-2 13:1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推行壮语教育和壮语考试进学校的细则(科幻篇)

同意楼主

Stoneman 发表于 2005-10-2 16:36:00

<P>已拜读。楼主很有创意。赞同第6楼路漫老师的看法。</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2 18:12:00

怎么家园的版主,元老,站长不都来发言啊?!失望!

山之凤 发表于 2005-10-2 18:54:00

楼主所说的是我的梦想。我想那些收入支出等是次要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壮语在广西中小学教育中的法律地位问题。那些壮族代表只是投票机器吗?我们缺的就是能在合法渠道上为壮族人民说话的人啊。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2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级马甲</I>在2005-10-1 21:11:58的发言:</B><BR>嘿嘿,“原则上必须购买”可改为由自治区财政统一报销。。。</DIV>
<P>我个人觉得由自治区财政统一报销是不现实的!本来广西经济落后!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还严重缺少资金!农村教师的工资还有很多无法按时发放!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政府还会拿大量资金来做这种跟经济发展关系不大,在现实中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吗?我们壮语教育的资金政府是不会出的!</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2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arsuncle</I>在2005-10-2 0:54:06的发言:</B><BR>
<P>教材和试卷不应该收费。教材发到学生手上学生要保管好,升级了可以留给下一届用,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标准语要能学以致用的话那少不了壮文媒体,可惜太少矣:-(</P></DIV>
<P>我认为这样不行!资本要运行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没有每年的大量出售壮语教材,那么哪里来的资金?广大壮语教师的工资从哪里来?广西现在的教师工资都紧缺,如果增加那么多壮语教师,谁来养活他们?只有靠每个壮族学生来养活他们了!</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3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郁水啸翁</I>在2005-10-2 2:21:15的发言:</B><BR>
<P>教材设计不够合理;<BR>
<P>经济帐只见“收入”没见“支出”(目前同类教材免费赠送还没有多少人愿意要)。</P></DIV>
<P>我也觉得教材设置是不合理的!首先资金有限,我们不可能雇佣太多的壮语老师从事壮语教育,那么就造成每个星期每个壮族学生只能接受时间很短的壮语教学!每个星期一节课,对于小学来说学习10个壮语声母和韵母就已经是大工作量了,而且还得用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和记忆!所以按这个进度,小学阶段必须有四年的时间来学习和巩固壮语100多个声母和韵母的基础知识才能继续后面的学习!
<P>
<P>
<P>我列出了“收入”同时也列出“支出”的!所以最后才有我列出的“利润”!
<P>
<P>
<P>壮语教材怎么没人买?记得我高中三年级时,都快毕业了!上级说要进行技能教育!结果让我们买一本“技能教育教材”,谁都不想买!但是不管怎么说交钱是肯定要的!结果钱还是得交!书也发了!不过没上课!最后发了个证书!说“技能合格证书”!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只要上头人愿意!什么书都可以在学校普及的!</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3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路漫</I>在2005-10-2 8:27:52的发言:</B><BR>
<P>好个“科幻篇”!</P>
<P>要想得到回应,最好发贴到政府网。</P></DIV>
<P>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有BBS吗?</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4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之凤</I>在2005-10-2 18:54:43的发言:</B><BR>    楼主所说的是我的梦想。我想那些收入支出等是次要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壮语在广西中小学教育中的法律地位问题。那些壮族代表只是投票机器吗?我们缺的就是能在合法渠道上为壮族人民说话的人啊。</DIV>
<P>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没有点钱赚有多少个非民族激进分子的人会无私为壮族服务?</P>

lwgnyez 发表于 2005-10-3 17:56:00

<P>我现在发现我的设想有个漏洞!那就是如果广西要在壮族学生中推行壮语教育,那么即便是只在小学阶段进行课堂教育,所需要的壮语教师人数远远比我估计的多!因为由于地区差异!农村聚居分散!有大量壮族学生总数不到900的小学在农村地区!这些小学即使壮族学生总数不到900,但如果要推行壮语教学也至少需要一个壮语教师!这样就不符合设想中的每个壮语老师负责900人的比例!所以壮语老师的需要量比我设想的大!    </P>

<P>广西是个穷地方!即使是现在的情况,教师的工资也成问题,如果增加这么多壮语老师,他们的工资谁来承担?</P>

<P>所以我设想,只在乡镇一级小学或乡镇以上级别的小学推行壮语教学!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推行!农村地区的壮族小学生可以不买壮语教材,但在城镇上学的所有壮族中小学学生必须购买壮语教材,这样虽然教材的出售得到的收入少了,但可以减少师资!同时提高城镇地区的壮语教材购买费,以弥补由于壮语教材出售数量的减少而带来的收入减少的情况!</P>

byaraiz 发表于 2005-10-3 19:02:00

楼主真正是从来没有做过田野调查的理想主义者啊。

wenliqan 发表于 2005-10-3 21:43:00

没办法,这是每个壮族子孙的心愿吧。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5-10-4 09:38:00

very interesting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5-10-5 05:41:00

<FONT color=#e61a6b>
<DIV class=quote><FONT color=#0000ff>希望大家指出我的错误并给予批评!</FONT><br></DIV>
<P><FONT color=#e61a6b>(鉴于楼主认真的态度以及贝侬们对楼主的设想颇感兴趣,老翁愿多说几句,供大家参考。)</FONT></P>
<P><FONT color=#000000>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中小学的壮族学生,都有义务和责任学习壮语,而且必须购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审定的壮语教材。</FONT></P>
<P><FONT color=#f70968>(其实,广西农村地区的壮族中小学生都在学习和使用壮语,只不过他们学习和使用的是各地的壮语方言而已。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学习和使用标准壮语和壮文,学成之后在哪里跟谁使用。)</FONT></P>
<P><FONT color=#000000>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小学中,壮族学生人数超过20人的年级原则上必须开设壮语课程,并有教师指导学习,每周每人至少接受40分钟的壮语课堂教学。对于各年级的壮族学生人数没有到达20人,而全校壮族学生人数到达20人,或壮族学生人数没达20人,但这些年级的壮族学生总数达到20人的,要按情况统一进行壮语教学,每人每周至少接受40分钟的壮语课堂教学。</FONT></P>
<P><FONT color=#f70968>(像南宁那样的大城市里,壮族小学生也必须学习标准壮语和壮文吗?假如他们不愿意学习,该如何处理?如果有的学生家长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子女学习标准壮语和壮文的负担与压力,将其民族成分跟随其父亲或者母亲改为非壮族,哪又该如何处理?)</FONT></P>
<P><FONT color=#000000>三:为了减少壮语教学的经费开支,并减轻壮族学生学习负担,考虑到壮族中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壮语教学,已具有一定壮语基础,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初中、高中的壮族学生只要求购买壮语自学教材,以自学为主,可不开设壮语课程。</FONT></P>
<P><FONT color=#dd226d>(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标准壮语和壮文,就肯定具有一定壮语基础吗?在小学阶段必须学习标准壮语和壮文,以后则必须购买壮语自学教材,以自学为主,这在实际生活中行得通吗?)</FONT></P>
<P><FONT color=#000000>四: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壮族学生在各种升学考试中,有义务和责任参加壮语考试,考试成绩与加民族分挂钩。参加升学考试的壮族学生如不参加壮语考试,或者壮语考试成绩低于30分的,将没有资格加民族分。壮语考试成绩达到30分以上的壮族学生,以其壮语考试成绩的10%作为民族分。</FONT></P>
<P><FONT color=#cc3370>(这一规定使本来可以享受民族分的部分壮族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加分资格和权利,给考得30分以上的学生按其成绩10%加民族分的做法也不合情合理。民族分是国家照顾少数民族学生以非母语学习文化知识并参加全国高校入学统一考试而进行的政策性补偿,只要是少数民族,都应该享受。如果要鼓励人们学习标准壮语文,应该在不牺牲壮族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另外的政策设计。)</FONT></P>
<P><FONT color=#000000>五:小学阶段,壮语课本分12册,每学期一册。</FONT></P>
<P><FONT color=#000000>第一册:壮语语音和基本民族词汇<br>第二册:壮语简单日常对话<br>第三册:壮语社会对话<br>第四册:壮族童话故事和传说<br>第五册:壮语叙述文<br>第六册:壮语叙述文<br>第七册:壮语散文<br>第八册:壮语散文<br>第九册:壮语小说节选<br>第十册:壮语小说节选<br>第十一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十二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FONT></P>
<P><FONT color=#000000>六:初中阶段,壮语课本分6册,每学期一册。<br>第一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二册:汉语课文的翻译文章<br>第三册:壮语小说<br>第四册:壮语小说<br>第五册:有关历史的壮语文章<br>第六册:有关地理的壮语文章。</FONT></P>
<P><FONT color=#000000>七:高中阶段,壮语课本分6册,每学期一册。<br>第一册:有关数学的壮语文章<br>第二册:有关化学的壮语文章<br>第三册:有关物理的壮语文章<br>第四册:有关的生物壮语文章<br>第五册:有关政治的壮语文章<br>第六册:有关经济的壮语文章。</FONT></P>
<P><FONT color=#cc338f>(教材设计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教材还要考虑民族性、世界性、先进性等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上面的教材,先不说其适用与否,仅如何编写的问题就足够论证若干年月。)</FONT></P>
<P><FONT color=#000000>八:</FONT><FONT color=#000000>所有课文中,尽量使用民族词汇,标准壮语中没有的词汇应到壮语方言和壮侗语族中寻找,开阔思路创造有壮族特色的新词汇,谨慎使用老借词,杜绝新借词。每个课文后要有生词表,供学生学习。</FONT></P>
<P><FONT color=#d52b91>(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社会实践证明,词汇问题并非词汇本身的问题,而是事关语言规范以及语言和社会同步发展等问题,三言两语很难说明清楚。)</FONT></P>
<P><FONT color=#0000ff>评论:大家普遍关心实施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那些壮语专家和有关领导会花那么多心思去创造那些新词汇吗?会花心思去出版那些课本并推广壮语教学并开设壮语考试吗?</FONT></P>
<P><FONT color=#0000ff>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看他们是否能从这些事情中得到利益,衡量的标准是“两个有利于</FONT><FONT color=#ff0000><FONT color=#2222dd>”:</FONT>(一)有利于政绩的体现;(二)有利于经济利益的获得。</FONT></P>
<P><FONT color=#0000ff>下面我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分析是他们否能从中得到好处。</FONT></P>
<P><FONT color=#0000ff>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查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关学生人数的资料,小学生总人数是470万左右,初中生是241万左右,高中生是65万左右。其中小学参加升学考试的约70万,初中生参加升学考试的约40万,高中生参加高考的约25万。广西中小学学生总数大概是776万,每年参加升学考试的中小学学生估计有135万。壮族人口占广西总人口的38%左右。考虑到壮族地区落后,壮族学生占广西学生总数不可能达到38%,那么姑且按照30%计算,参加升学考试的壮族中小学学生大概是40万,同时壮族中小学学生总人数也可以估计为232万。小学壮族学生总数是141万。<br>这样我们可以分析:</FONT></P>
<P><FONT color=#0000ff>经济收入:(</FONT><FONT color=#0000ff>一)每个壮族学生每学期买一本壮语课本,平均每本10元,每年两个学期,那么收入就是4640元。(</FONT><FONT color=#0000ff>二)每个壮族参加升学考试的壮族学生要交壮语考试报名费平均每人15元。每年可收入600万。</FONT><FONT color=#0000ff>那么总收入是5240万元。</FONT></P>
<P><br><FONT color=#0000ff>经济支出:(</FONT><FONT color=#0000ff>一)课本成本,每本估计5元,每年总共是2320万元。(</FONT><FONT color=#0000ff>二)考试试卷成本连带运输费用估计每份2元,每年要支出80万元。(</FONT><FONT color=#0000ff>三)师资力量支出,由于只在小学开设壮语课堂教学,而中学以自学为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估计,一个星期有5个工作日,那么每个老师一天上3节课,每节课40分钟,每节课60人,那么<FONT color=#cc33ae><U><FONT color=#2222dd>一个老师就可以负责900人。假设在一个地区的学校,壮族学生少于900人的,壮语老师可以跨校上课</FONT></U>,(如果这样,那么,教学质量会是怎样,教学效果会是怎样,壮族学生和家长们学习标准壮语文的积极性又会是怎样,不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连目不识丁的文盲恐怕也心知肚明呀!)</FONT>那么总共小学的壮语教学需要1600人。每个老师每个月工资1000元,一年大概是1.3万,那么一年的教育支出加上粉笔和水电等,大概是2090万。(四)</FONT><FONT color=#0000ff>支付监考人员费用假设每30个考生一个考场,每个考场2个监考老师,那么3万监考人员,支付每个监考每场壮语考试的人员30元,总共大概是100万,再支付改卷老师估计100万,合计200万。(五)</FONT><FONT color=#0000ff>支付考试成绩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估计100万。以上五项</FONT><FONT color=#0000ff>支出总共是4700万元。</FONT></P>
<P><FONT color=#0000ff>经济利润: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结果得到</FONT><FONT color=#ff0000>每年利润是450万。</FONT></P><FONT color=#ff0000></FONT>
<P><br><FONT color=#0000ff>利润分红:壮语专家每年可以得到10万元,如果有10个专家参加壮语课本的编写和壮语考试出题,那么就总共分到100万,还剩350万。</FONT><FONT color=#0000ff>自治区主要领导5个人,教育厅主要领导5个人,总共10个人,每人分10万,总共是100万,还剩250万。</FONT><FONT color=#0000ff>提出100万用于各地壮语学校的建设,100万留作教育储备,</FONT><FONT color=#ff0000>剩下50万捐给“壮族在线”站长、版主以及元老们发补助。</FONT></P>
<P><FONT color=#0000ff>啊!这么好的事怎么没人做?</FONT></P><FONT color=#0000ff>
<P><FONT color=#cc338f>(第一个“有利于”跟方案是否可行关系不大,跟推广使用标准壮语文的根本目的似乎是背道而驰。第二个“有利于”是以广大壮族学生家长掏腰包为代价而提出的假设,如果整个方案的实施并不以<FONT color=#ff0000><U><STRONG>个人和民族</STRONG></U></FONT>文化素质提高以及<FONT color=#ff0000><U><STRONG>家庭和社会</STRONG></U></FONT>经济发展进步为宗旨,那么,广大壮族学生及其家长们是不会掏钱成全这个“有利于”的,更不用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了。)</FONT></P></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5 6:06:10编辑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推行壮语教育和壮语考试进学校的细则(科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