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7-23 02:21:00
<P>僚人山歌的"调"很多,而且不断地增多!</P>
<P>在宜山地区就有80多种,其中运用较多的有:石别调/北牙调/歌王调等.</P>
<P>石别调/北牙调是传统的调子,很难听得懂,就象京剧那么难听得懂!</P>
<P>而歌王调则是广西山歌王谢庆良(宜山人)前几年创造的,这个调子唱得很清楚,</P>
<P>将山歌词明了地表达出来,让听众听得舒服,很快领悟其中的味道.现在这个调子很流行.</P>
<P>电影<<刘三姐>>里面的山歌调子基本是根据宜山的山歌调来加工的,至于是什么调子,我就不清楚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3 2:23:43编辑过]
咸雨翻生
发表于 2005-7-23 02:3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7-23 2:09:49的发言:</B><BR><BR>
<P>在你看来,只有壮文山歌才是僚人山歌!<BR>
<P>对不起!我不会壮文山歌!</P></DIV>
<P>壮文山歌是起源,山歌用那种语言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山歌的灵魂-----壮族特色的音韵!~喜欢的话也可以用英文唱!</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7-23 02:4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咸雨翻生</I>在2005-7-23 2:33:11的发言:</B><BR><BR>
<P>壮文山歌是起源,山歌用那种语言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山歌的灵魂-----壮族特色的音韵!~喜欢的话也可以用英文唱!</P></DIV>
<P>
<P>同意!</P>
<P>但请注意,你用英文唱,人家会讲你"英化"的!</P>
咸雨翻生
发表于 2005-7-23 03:0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7-23 2:49:32的发言:</B><BR><BR>
<P>
<P>同意!</P>
<P>但请注意,你用英文唱,人家会讲你"英化"的!</P></DIV>
<br>音乐是无国界的!~呵呵~~如果山歌能以英文的形式在欧美流行那对壮文化的转播也是种好事!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7-23 03:1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咸雨翻生</I>在2005-7-23 3:08:55的发言:</B><BR><BR><BR>音乐是无国界的!~呵呵~~如果山歌能以英文的形式在欧美流行那对壮文化的转播也是种好事!</DIV>
<P>呵呵!这样是好事啊!我支持!
<P>
<P>可是会有人说你是*化的!
<P>有人极端啊有人狭隘啊!
<P>连用汉语唱的都不得,你还想用英语唱?</P>
越僚
发表于 2005-7-23 09:5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蓝客</I>在2005-7-22 22:26:23的发言:</B><BR><BR><BR>完全赞成,客家山歌如果用普通话来唱,就不是客家山歌了。</DIV>
<P>呵呵,上一任的广东省头头说,粤剧要发展就要用普通话唱,要出国就要用英语唱。我就不明白,怕挖落地来中国为什么不用汉语唱呢,他去哪里都用意大利语唱,为什么不但不灭亡反而很红呢。</P>
北姑
发表于 2005-7-23 10:3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谷散人</I>在2005-7-23 2:49:32的发言:</B><BR><BR>
<P>
<P>同意!</P>
<P>但请注意,你用英文唱,人家会讲你"英化"的!</P></DIV>
<P>
<P>也可以是美化、加拿大化、澳洲化、紐西蘭化,甚至新加坡化的耶,呵呵。</P>
北姑
发表于 2005-7-23 10:4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僚</I>在2005-7-23 9:56:57的发言:</B><BR><BR>
<P>呵呵,上一任的广东省头头说,粤剧要发展就要用普通话唱,要出国就要用英语唱。我就不明白,怕挖落地来中国为什么不用汉语唱呢,他去哪里都用意大利语唱,为什么不但不灭亡反而很红呢。</P></DIV>
<P>
<P>香港很多年前陳欣健等在電視已經用英語唱粵劇耶,後來也有人仿傚,不過已經沒有新鮮感了,我也不懂得欣賞耶。</P>
<P>我們國家的前主席訪問委內瑞拉時,跟人家合唱不也是使用拉丁語的嗎?</P>
诶南
发表于 2005-7-23 11:2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民族融合</i>在2005-7-23 2:03:11的发言:</B><br><br><P><P>撒起谎来不脸红。</P><P>以下是引用诶南在2005-7-22 1:00:07的发言:<BR>僚人山歌是用壮话唱的,跟汉语语法完全不同。不好翻译啊。我爷爷和奶奶就经常听山歌,<FONT color=#ee3d11><STRONG>可惜我也没听他们唱过。</STRONG></FONT>桂北僚人的山歌好象以“罗嗨”调居多。</P></DIV><p>
浪人
发表于 2005-7-23 11:32:00
在南壮地区,偶还真的没有听过壮族用汉语唱山歌呢!呵呵,也许是孤陋寡闻吧!那位大虾指点指点?
山之凤
发表于 2005-7-23 15:3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民族融合</I>在2005-7-23 2:03:11的发言:</B><BR><BR>
<P>
<P>撒起谎来不脸红。</P>
<P>以下是引用诶南在2005-7-22 1:00:07的发言:<BR>僚人山歌是用壮话唱的,跟汉语语法完全不同。不好翻译啊。我爷爷和奶奶就经常听山歌,<FONT color=#ee3d11><STRONG>可惜我也没听他们唱过。</STRONG></FONT>桂北僚人的山歌好象以“罗嗨”调居多。</P></DIV>
<P>
<P> 诶南的话有什么错误????</P>
<P> 确实原生态的壮族山歌不是网络上大家见到的山歌。精确的讲,不是壮语山歌,而是僚人用汉语编的山歌。</P>
<P> 僚人家园和红豆社区里的山歌都是大家自娱自乐的消遣方式,应该算是僚人唱的山歌。韦非可是会讲壮话的地道的壮族人,没有深厚的僚人山歌为底子,他们是不会顺口唱来的。</P>
<P> 说到底,大家谈的确实涉及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P>
山之凤
发表于 2005-7-23 15:38:00
诶南你还是多花点时间看书,争取一考就中吧,别跟一些无聊人士斗太多嘴了。
韦非
发表于 2005-7-27 14:43:00
<P>多谢了</P>
<P>多谢楼上打圆场</P>
<P>田庄处处架木杠</P>
<P>牛牯再猛难出栏</P>
ling452623
发表于 2005-11-29 23:51:00
<P>我虽然不会山歌,我有点疑惑,论坛上的山歌在用汉语书写时字数很整齐,</P>
<P>但译成壮语好象字数并不整齐,请高手指教</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1-30 02:3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ing452623</I>在2005-11-29 23:51:12的发言:</B><BR>
<P>我虽然不会山歌,我有点疑惑,论坛上的山歌在用汉语书写时字数很整齐,</P>
<P>但译成壮语好象字数并不整齐,请高手指教</P></DIV>
<P>一个汉语的特征罢了!</P>
韦非
发表于 2005-12-20 10:11:00
<P>公鸡打架比嘴尖</P>
<P>牛牯犁地比下田</P>
<P>总有闲物去了势</P>
<P>满嘴闲话团团转</P>
李子
发表于 2005-12-28 17:25:00
<P>高山再高难过天</P>
<P>脚板再长难跨河</P>
<P>纵你闲话多又多</P>
<P>让人罗嗦可奈何</P>
韦非
发表于 2006-1-20 18:21:00
<P>有心撑船过险滩</P>
<P>哪怕河中野牛拦</P>
<P>小的直接沉下水</P>
<P>大的顺手给一棒</P>
骆越情哥
发表于 2006-2-28 12:28:00
<P>时刻等待着批判年轻人——说句冒犯话:</P>
<P> 保护民族传统内在的东西是对的,但不能走极端,“寻找一片真空地带是不可能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相互影响是必然的”,尽管可能不愿意看到,但事实总是无奈的存在。走遍世界的山山水水,民族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逐渐的变化,甚至消逝,“以不变应万变”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也主张保护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但能保存多少就不得而知啦,保护也必须是与时俱进。各位朋友,不妨看看您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多少位敢说穿的是咱们壮族地地道道的服饰!!!</P>
<P>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之处,同一民族也有不同之处,“龙生九子,连母十样”,同一个手的五个手指还不一样呢,难道您说他们不是亲兄弟?要想不受其他文化的干扰,恐怕茫茫宇宙中是找不到啦,“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高,高,实在是高。</P>
<P> —— 时刻等待着批判!<BR></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6-3-28 08:21:00
我认为,同一首山歌,既可用壮语来唱,也可以用汉语来唱,这样有利于传播。那坡好多山歌就是用双语来唱的,在社会上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