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手 发表于 2005-7-13 21:16:00

<P>全县都是一样嘀。</P>

依俺 发表于 2005-7-23 22:53:00

要顶!

逍遥风 发表于 2006-3-25 21:31:00

<P 21pt; LINE-HEIGHT: 16.5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size=6>“燕峒乡·强制性的烟田”读后有感</FONT></P><FONT size=6></FONT>
<P><FONT face=宋体>读罢该文和相关照片,感触良多</FONT>,<FONT face=宋体>不过我们还是积极一点看问题吧!</FONT><o:p></o:p></P>
<P 21pt; LINE-HEIGHT: 16.5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1.6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共有29次提到“三农”问题。大约共有2000多字,篇幅之大,比重之高是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中少有的。</P>
<P 21pt; LINE-HEIGHT: 16.5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温总理的报告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出了新一届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说明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三农”问题彻底解决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再快,还是要受到一定制约的。因为全国毕竟有九亿农民,他们的温饱和小康问题还依然故我的话,我们的富裕和繁荣只能是局部现象。</P>
<P 21pt; LINE-HEIGHT: 16.5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尽管去年和今年初,各地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都有不少大动作。但由于“三农”问题的根深蒂固,还是困难重重。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广大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要从找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
<P 21pt; LINE-HEIGHT: 16.5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希望广大农村真正的春天不远,九亿农民真正走向奔小康的道路!!!<o:p></o: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23:43:33编辑过]

E平 发表于 2006-3-26 01:56:00

呵呵`

大蜗牛 发表于 2006-10-14 08:13:00

我顶,这位兄弟的JJ好使。弄出这些靓的图。改天借我玩玩行不?

油奇 发表于 2007-9-29 19:06:00

<p>条件: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p><p>&nbsp;&nbsp;&nbsp;&nbsp; 二、我们还是很贫穷</p><p>所以:。。。。。。。。</p>

亞松 发表于 2007-11-27 22:12:00

整个世界在禁烟了,还强迫农民种烟,要不得啊!

李木子 发表于 2008-7-31 18:59:00

<p>保留壮族风情的同时,更要发展农村经济。</p><p></p>

hs1426c 发表于 2008-8-10 21:48:00

好图

布洛陀的传人 发表于 2008-8-28 20:45:00

<p>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p><p>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

布洛陀的传人 发表于 2008-8-28 20:49:00

<p>我那里只见过用砖瓦做的干栏,二楼地板用木板。</p><p>下层放杂物或牲畜的。</p>

323536386899 发表于 2008-8-29 12:03:00

<font color="#1d8e1d" size="5">壮乡处处景啊!</font>

323536386899 发表于 2008-8-29 12:07:00

<p>“妇女们还指着公路右边烟田里的一片空着的田地说,那片田地之所以什么都不种,那是因为那片田的主人不想种烟,因此违抗乡府的命令,不愿意将自己的田地租给乡府,留着要种田。但是乡府就派人将上面水渠的水给堵塞住了,不让水流到那块田地里去,因此那片地就无法种水稻了,只好闲着。”</p><p><font face="黑体" color="#0000dd" size="5">乡政府这样霸道,还喊做人民政府吗???</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9 12:07:58编辑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德保县干栏建筑和乡村风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