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凤 发表于 2005-4-27 17:38:00

从壮、泰语亲属称谓看壮、泰两族先民的观念和习俗文化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gColor=#fffeee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colSpan=2><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从壮、泰语亲属称谓看壮、泰两族先民的观念和习俗文化 </FONT></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width="65%"><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壮侗语言文化网 2003-6-15 20:34:05</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align="center">  </FONT><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FONT></TD>
<TD align=middle width="35%"><FONT face=华文细黑 color=#000000>作者: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 何霜</FONT></TD></TR></TABLE>
<P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语言的词汇广泛地反映操该语言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民族史有密切关系。而历史的变迁对语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民族的分化通常都引起语言的分化,出现土语、方言、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语言规律的作用,有亲属关系的各种语言,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原始母语(即民族分化以前的语言)的某些特征。这不仅为我们研究语言史而且为我们研究民族史提供宝贵的材料。以上是语言和历史的一些最主要的关系前提。本文从这些前提出发,对壮、泰语的亲属称谓作民族史意义的估价。换言之,我们把壮、泰语的亲属称谓作为壮、泰族先民的某些观念和习俗文化的佐证。</P>
<P >一.从壮、泰语亲属称谓看壮、泰族先民的女尊观念</P>
<P> 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并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是处于母权制残余较多的一切民族的共同特征。民主改革前仍存在母权制的云南省蒗县永宁纳西族妇女,在整个农业生产中都是主力,在家庭中也是中心。母权制残余较多的台湾高山族阿美斯人的家庭长和村首领,都是推举年长而有威望的妇女担任,她们对内领导家族或村社的全部事务,对外代表家族或村社出席各种联席会议,处理一切外交事务。()母权制刚刚灭亡的德意志人也是这样,“在同德意志缔结条约时,贵族家庭的少女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人质,……;他们认为妇女是一种神圣的和先知的东西;他们也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取妇女的意见。”()</P>
<P>  恩格斯在考察了一切母权制民族的共同特征之后认为:“在一切蒙昧人中,在一切处于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中级阶段、部分地处于高级阶段的野蛮人中,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尊敬的地位。”()壮、泰族的女尊观念体现在壮、泰语的亲属称谓中。</P>
<P>  在一些壮语方言中,如忻城、苹果、田东、田林等地壮语,指称女性亲属时常加“/b&micro;k<SUP>7</SUP>”以示性别,如称女儿为“l&laquo;k<SUP>8</SUP>/b&micro;k<SUP>7</SUP>”, 称孙女为“la:n<SUP>1</SUP>/b&micro;k<SUP>7</SUP>”。“/b&micro;k<SUP>7</SUP>”在壮语中是“大”或“伟大”的意思。同时,这些壮语方言的“me<SUP>6</SUP>/b&micro;k<SUP>7</SUP>”、“pou<SUP>4</SUP>/b&micro;k<SUP>7</SUP>”和“/b&micro;k<SUP>7</SUP>”对不同年龄的女性都适用,是对女性的泛称。在布依语中,“/b&micro;k<SUP>7</SUP>”的意义和用法跟它在壮语中的意义和用法相类似。在布依族的一些地方还有对女始祖进行祭祀的习俗,布依族称女始祖为“雅王”,传说她是母系社会时期的首领,由于她在历史上的地位高,布依族就对她产生对“母神”的崇拜。直到现在,黔中地区崇拜“母神”的古风犹存。()因此,笔者认为,“/b&micro;k<SUP>7</SUP>”可能是女尊观念在壮语和布依语中的遗痕。此外,现代壮语中的ta<SUP>6</SUP>,一般是以阴性的区别特征冠于一定的名词之前,为名词确定属性。但在一些壮语方言中,ta<SUP>6</SUP>用于所有男性亲属称谓和女性亲属的前面,作为前缀。在此,我们以宾阳寿山乡和贵港古樟乡壮语的称谓为例。()</P>
<P>                来宾           贵港</P>
<P>哥             ta<SUP>6</SUP>ko<SUP>6                </SUP>ta<SUP>6</SUP>ko<SUP>6</SUP></P>
<P>弟、妹         ta<SUP>6</SUP>nu:N<SUP>4                       </SUP>ta<SUP>6</SUP>nu:N<SUP>4</SUP></P>
<P>姐             ta<SUP>6</SUP>ce<SUP>3                </SUP>ta<SUP>6</SUP>ce<SUP>3</SUP></P>
<P>父亲           ta<SUP>6</SUP>ta<SUP>4                 </SUP>ta<SUP>6</SUP>/a:u<SUP>1</SUP></P>
<P>母亲           ta<SUP>6</SUP>me<SUP>6               </SUP>ta<SUP>6</SUP>mi<SUP>6</SUP></P>
<P>伯母           ta<SUP>6</SUP>pa<SUP>3                </SUP>ta<SUP>6</SUP>pa<SUP>3</SUP></P>
<P>伯父           ta<SUP>6</SUP>luN<SUP>2               </SUP>ta<SUP>6</SUP>luN<SUP>2</SUP></P>
<P>作为前缀的ta<SUP>6</SUP>和壮语方言中表示“姐姐”的ta&shy;<SUP>6</SUP>语音形式相同,意义上也有一定的联系,如:连山、东兰、河池等地称姐姐为ta&shy;<SUP>6</SUP>。覃晓航先生认为,前缀ta&shy;<SUP>6</SUP>可能源于表示“姐姐”的ta<SUP>6</SUP>,()笔者赞同覃先生的观点。</P>
<P>      此外,覃先生在壮族聚居区马山县古零队插队时,曾听到屯上一位年龄最大的“村寨元老”说过一个祖传的远古故事,其中有一段细节说的是他们祖先村寨的寨主曾经是女的。早先的一个女寨主在她当寨主之前由于她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被村民们称为ta<SUP>6</SUP>(姐姐),这种称呼经常化之后,她也就自然而然地自称为ta<SUP>6</SUP>。当她当寨主之后,曾把村寨的男女村民号集在一起:“ta<SUP>6</SUP>(我)当寨主是天意,你们都是ta<SUP>6</SUP>(我)的兄弟姐妹、儿女、子孙,你们要听ta<SUP>6</SUP>(我)的话,不然,就会有灾难……”从此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他们“女寨主”的崇拜,以避免灾祸临头,在互相称呼时,不管是男女老少,都首先说个ta<SUP>6</SUP>字,然后才道出对方的称呼名。这可能是一些壮语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名词前带上ta<SUP>6</SUP>的缘故。马山的这个故事,表面是一地之俗,却与母权制时代妇女情况相吻合,我们把它看成是古代女尊观念的遗风,至少比把它看成是偶发性事件更符合逻辑。同时,据史料记载,壮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进入了父权制家庭,而覃先生插队的时间距离现在大约也只有那么二三十年,那个时候马山早就进入了父系制家庭。因此,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可塑性很大,其内容与现代壮语方言中“类别词”ta<SUP>6</SUP>和“姐姐ta<SUP>6</SUP>”的内在关系相吻合。因此,我们认为,ta<SUP>6</SUP>在某些壮语方言中的单一型分布格局的存留则是壮族母权制度下女尊观念的残余的又一典型反映;同时也说明壮族历史上对女性的崇拜(指在亲属称谓方面)不仅通过崇敬“母”(称之为me<SUP>6</SUP>/b&micro;k<SUP>7</SUP>)表现出来,还通过“姐姐ta<SUP>6</SUP>”表现出来。</P>
<P>    泰族的女尊观念体现在其亲属称谓的泛称上即用亲属称谓去指称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对于年纪较大的非亲属,汉语中多用父系亲属称谓来指称,譬如,对于跟自己祖父、外祖父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男性非亲属,汉语北方话多用“爷爷”指称;对于跟自己祖母、外祖母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女性非亲属,汉语北方话多用“奶奶”指称。这跟汉族经历几千年的宗法制度统治有很大的关系,在这种制度下,汉族父权观念强烈,尊敬父系方面的亲属。泰语则用mE<SUP>3</SUP>t‘au<SUP>3</SUP>指称跟自己祖母、外祖母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女性非亲属,用p‘?<SUP>3</SUP>t‘au<SUP>3</SUP>    指称跟自己祖父、外祖父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男性非亲属。在《泰汉词典》中,编者是这样给mE<SUP>3</SUP>t‘au<SUP>3</SUP>和p‘?<SUP>3</SUP>t‘au<SUP>3</SUP>注解的:mE<SUP>3</SUP>t‘au<SUP>3</SUP>:(1)老奶奶、老大娘,表示尊敬;(2)[泰东北方言]岳母、丈母娘;p‘?<SUP>3</SUP>t‘au<SUP>3</SUP>:(1)老公公、老大爷;(2)[泰东北方言]岳母、丈母娘。在西双版纳傣语中,mE<SUP>33</SUP>t‘au<SUP>13</SUP>的本义是姥姥、外婆;p?<SUP>33</SUP>t‘au<SUP>13</SUP>的本义是姥爷、外公。从词的形式和意义上看,泰语的mE<SUP>3</SUP>t‘au<SUP>3</SUP>和p‘?<SUP>3</SUP>t‘au<SUP>3</SUP>分别和傣语的mE<SUP>33</SUP>t‘au<SUP>13</SUP>和p?<SUP>33</SUP>t‘au<SUP>13</SUP>同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泰语的mE<SUP>3</SUP>t‘au<SUP>3</SUP>和p‘?<SUP>3</SUP>t‘au<SUP>3</SUP>最初是分别指称外婆和外公的。同时,西双版纳的傣语也有类似泰语的亲属称谓泛称,如,在勐海傣语中,用mE<SUP>33</SUP>t‘au<SUP>13</SUP>指称跟自己祖母、外祖母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女性非亲属;用p?<SUP>33</SUP>t‘au<SUP>13</SUP>指称跟自己祖父、外祖父或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男性非亲属。()周庆生先生解释道:这大概受到“从妻居”习俗的影响和制约。“在傣族从妻居的家庭中,丈夫离开自己的家庭,来到妻子父母家生活,生育子女后,这些子女常年跟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接触到的外祖父母辈亲属成员显然多于祖父母辈亲属成员,他们受到的外祖父母辈亲属成员的支配和影响,也明显多于祖父母辈亲属成员。在他们心目中,外祖父母辈亲属成员的亲密和重要程度,明显超出祖父母辈亲属成员。”(《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傣族等级社会与等级亲属称谓》,149页)我们知道,“从妻居”是母权制的反映,而在母权制下,女性是受到极大的尊敬的,因此,这些亲属称谓的泛称正是女尊观念在泰、傣语中的反映。</P>
<P>   壮、泰语这种尊敬妇女的亲属称谓是与远古妇女受尊敬的时代存在延续关系的。据《梁书》、《晋书》等记载,骆越大都曾经经历“以女为王”、“妇先聘婿”、“贵女贱男”的时代。()《泰国农村调查译文》中也写道:在一些由二至六人的复合家庭组成的公共院落中,“通常以妇女为核心,妇女便是决定亲属关系和遗产继承的关键。”()因此,泰国有句这样的谚语:“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这与上面谈的女尊观念在亲属称谓中的反映正是相互印证。</P>
<P >二.从壮、泰语亲属称谓的称呼方式看壮、泰族的礼节习俗</P>
<P>  壮、泰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成为人们生活与行为的规范。壮、泰族的一些良风美俗,对于密切人们之间的关系和增进民族内部的团结,对促进壮、泰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进步,都起着有益和重要的作用。</P>
<P>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尊老爱幼的习俗,但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因民族而异。壮、泰两族的尊老爱幼习俗不仅表现在壮、泰族的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在壮、泰语的亲属称谓中。</P>
<P >1.壮、泰族的尊老习俗</P>
<P>  在泰语中,称呼自己的长辈亲属或者自己同辈而年长于自己的亲属一律用前缀k‘un<SUP>2</SUP>。</P>
<P>k‘un<SUP>2</SUP>在现代泰、云南傣语中是指封建官僚或小贵族的爵号,但是在古代,k‘un<SUP>2</SUP>的含义是帝王。素可泰王国最初的国王均称为k‘un<SUP>2</SUP>。公元1357年的素可泰王国时期第三号碑铭说:哪一位k‘un<SUP>2</SUP>的行为合乎佛法,这位k‘un<SUP>2</SUP>就能长久津勐(津勐即食邑)。泰语辞典说k‘un<SUP>2</SUP>lnaN<SUP>1</SUP></P>
<P>(坤銮)的定义是帝王,并举例“k‘un<SUP>2</SUP>siam<SUP>2</SUP>”(坤暹)即暹罗王。老挝、云南傣族和印度的阿萨姆邦在谈到传说时期他们的最高首领时,也往往称他为k‘un<SUP>2</SUP>(坤)。如老挝的《南掌纪年》说,老挝的第一个王国銮勃拉邦的始祖是坤波隆。掸邦的《大傣史志》说,傣人第一个王国孟柳的始祖是坤鲁和坤莱两兄弟。阿萨姆邦古籍《阿洪布兰吉》说,傣人的始祖是坤銮和坤赖。()由此我们认为,泰语的“k‘un<SUP>2</SUP>”就是帝王的意思。泰族在称呼长辈亲属时,用“k‘un<SUP>2</SUP>+亲属称谓”称呼,这表示他们对长辈的尊重。</P>
<P>    此外,在泰族古代文学中,指称男性长辈亲属时在亲属称谓前加前缀/ai<SUP>2</SUP>,指称女性长辈亲属时在亲属称谓前加前缀/i<SUP>2</SUP>。()在西双版纳傣语中,称祖父为/i/<SUP>7</SUP>pu<SUP>5</SUP>,称祖母为/i/<SUP>7</SUP>ja<SUP>6</SUP>,称舅父为/a:i<SUP>3</SUP>na<SUP>4</SUP>。在亲属称谓前加前缀称谓长辈亲属在各地略有差异。在邱北土语中,指称“外祖父、外祖母”时,均在亲属称谓前加/i<SUP>1</SUP>。在忻城壮语中,称呼当没有妈妈的女性长辈亲属时,在亲属称谓前加ta<SUP>6</SUP>,否则在亲属称谓前加pa<SUP>2</SUP>;称呼没有当爸爸的男性长辈亲属时,在亲属称谓前加tak<SUP>8</SUP>,否则在亲属称谓前加/ai<SUP>2</SUP>。在来宾寿山乡和贵港古樟乡的壮语中,对自己所有的长辈亲属,不管是女性亲属还是女性亲属,均在亲属称谓前加ta<SUP>6</SUP>。我们认为,壮、泰语亲属称谓的这种称呼方式是他们尊老习俗的体现。</P>
<P>    从公元12世纪初期到公元20世纪的七八百年间,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先民逐渐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分出五大社会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界限森严。这种等级区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各等级之间的交往,在亲属称谓的使用中,出现了反映一定等级差异的变体—等级称。但是,在宣慰街傣族的亲属称谓中,仍有冠以前缀/i/<SUP>55</SUP>,如称祖父和祖父的兄弟为/i/<SUP>55</SUP>pu<SUP>35</SUP>,称祖母和祖母的姐妹为/i/<SUP>55</SUP>ja<SUP>33</SUP>。()宣慰街傣族跟傣族平民属于不同的等级,在当时等级界限森严的情况下,宣慰街傣族翁级还沿用这种传统的亲属称呼方式,我们认为这跟前缀/i/<SUP>55</SUP>是傣族尊老习俗的体现。正由于前缀/i/<SUP>55</SUP>含有尊敬的意味,以至于当时的勐海城关象山镇的平民放弃用这种称呼方式,而改用别的亲属称谓来称呼自己的亲属,以区别于贵族。如世居今勐海城关象山镇的tsau<SUP>11</SUP>ts?m<SUP>55</SUP>(召庄),大多都是贵族土司的亲属。他们称外祖父、外祖母时均在亲属称谓前加前缀/i/<SUP>55</SUP>,如称外祖父为/i/<SUP>55</SUP>ta<SUP>55</SUP>,称外祖母为/i/<SUP>55</SUP>na:i<SUP>44</SUP>。  勐海城关象山镇的平民称外祖父、外祖母时则不用这个前缀,如称外祖母为mE<SUP>33</SUP>t‘au<SUP>13</SUP>,称外祖父为p?<SUP>33</SUP>t‘au<SUP>13</SUP>。()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壮、泰语“前缀+亲属称谓”的称呼方式是壮、泰两族尊重长辈的体现。</P>
<P>    壮族的尊老习俗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人们十分尊重老人的见解,妯娌拌嘴,朋友结怨,邻里争吵,老人出来讲几句话很顶用。在各种宴席上,老被请坐上座,每次夹菜,必先夹给老人,而且要挑好的,等等。在壮族的《传扬歌》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壮族的敬老习俗,如《孝敬》篇中唱道:()</P>
<P>                         娘忍饥吐哺,父挑担打工,</P>
<P>                          莫忘父母恩,辛苦养成人。</P>
<P>                          壮家好传统,儿女承家风,</P>
<P>                          老人他服侍,合家乐融融。</P>
<P>在泰国,小辈遇长辈须行合十礼。在有长辈的场合,小辈的坐姿应该是两手掌相叠,放在腿上,上身微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P>
<P >2.壮、泰族的爱幼习俗。</P>
<P >壮、泰族还特别爱护小孩,表现在亲属称谓上,就是对小孩的昵称。</P>
<P >壮语用l&micro;n<SUP>2</SUP>等昵称小孩,泰语用n?:i<SUP>4</SUP>等昵称小孩。壮语的“l&micro;n<SUP>2</SUP>”表示孩子年龄小或排行最末。对于在壮族民间广不流传的民间故事《达架和达仑》,蓝鸿恩先生曾解释说,“仑,就是广东话的(孑免)的意思,是兄弟排行最末尾的一个,引伸出去就是珍贵的意思”。()泰语的“n?:i<SUP>4</SUP>”是小的意思。壮、泰语的这种亲近的称呼反映了他们对小孩的疼爱。</P>
<P >此外,泰族还经常用“nu<SUP>1</SUP>”来昵称小孩。此外,在泰语中,p‘?<SUP>3</SUP>nu<SUP>1</SUP>n?:i<SUP>4</SUP>是长辈对男性晚辈的昵称;mE<SUP>3</SUP>nu<SUP>1</SUP>是长辈对女性晚辈的昵称。泰语中“nu<SUP>1</SUP>”的本义是老鼠。汉语有句这样的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经常吃人们的东西,人们对它是深恶痛绝的。泰族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他们对老鼠的痛恨并不亚于汉族。既然深恶痛绝,泰族为什么还用它来指称小孩呢?这可能跟泰国的民间习俗有关。</P>
<P >泰人认为,小孩之所以能降生,是因为“卑拜”(名为“拜”的鬼)起作用,所以生下来的第一天,孩子还是属于“卑拜”的,过了第一天,他就是属于人的人了。但是为了防止“卑拜”再来攘夺,他们一是忌讳人称赞新生儿,只能说孩子“长得丑”、“长得虚弱”之类的话欺骗“卑拜”,否则他会来将孩子取走,孩子容易死掉。此外,给孩子取个贱名,如水牛、青蛙、老鼠等,或者干脆不起名,男的称为“han<SUP>1</SUP>n?:i<SUP>4</SUP>”,女的称为“na:N<SUP>2</SUP>n?:i<SUP>4</SUP>”,使“卑拜”猜不透孩子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迷惑而拿不定主意。()在罗城的仫佬族,替孩子取名无一定的期限,但至少要在满月后。个别也在两三岁甚至上十岁才取名,因其父母认为小孩的命贵,取后怕鬼知道,不让他长大即把他带走。因此,一般未取名的孩子,用“X弟”或“X妹”称呼。也有怕孩子长不大,用“狗仔”之类的动物名称称呼孩子。()罗城仫佬族的这种称呼小孩的方式跟泰族称呼小孩的方式如出一辙。罗城仫佬族普遍信仰婆王,又名圣母,每屯都立有庙。据说这位神是专管小孩的生死大事,因此没有生育的和遇小孩生病都要求拜。泰族、仫佬族的这种称呼方式可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他们对小孩的那份怜爱之心。</P>

kenoodo 发表于 2005-6-5 23:40:00

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中国八个少数民族与东南亚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十几个民族,或称壮泰系列民族,都起源于中国南方。 <BR><BR>    这是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范宏贵教授经过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关于这一结论的学术著作《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日前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BR><BR>    范宏贵教授说,中国壮、布依、傣、侗、黎、水、仫佬、毛南族,越南的岱、侬、泰、布依、热依、泐、佬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的阿洪人等,总共约9000万人口的十几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犹如一棵大树,经过若干年的生长后,生出许多枝干。上述各族,根是相同的,只是枝干不同。” <BR><BR>    在以前的研究中,人们虽然发现这些民族在人种、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关系密切,但它们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BR><BR>    加上这些民族大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即使有文字的民族也是较晚才有,因此对它们民族远古的历史缺乏本民族文献的依据。同时,有关这些民族相互关系的记载很少甚至没有。这都是国际学术界面临的难题。 <BR><BR>    范宏贵教授认为,居住在中国岭南一带的古代百越西瓯人,或因战争,或因寻找肥沃土地,在不同时期迁移到别处。向南迁移的一支先到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再转入越南西北、泰国。向西迁移的一支到云南元谋、德宏,进入缅甸、泰国,然后向西迁移,进入印度阿萨姆。现分布在东南亚一带的这系列民族,和中国八个少族民族一样,都是由古代百越西瓯人迁移、分化而成。 <BR><BR>    “泰国泰族的民间传说讲,他们从中国南部跋山涉水,穿行于热带丛林,击退当地部落的袭扰,最后来到泰国并定居下来。越南热依族民歌中有‘远离柳江不能浴’,另一首情歌说‘同死桂林地’,说明他们的祖先在广西。西双版纳民间故事《召树屯》,在泰国叫《拍素吞》,在老挝叫《陶西吞》,在缅甸掸邦叫《雀女与猎人》,它们的内容情节相同,而它们与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也相似。 ”范宏贵教授对记者说。 <BR><BR>    范宏贵教授研究发现,壮泰系列民族虽然现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它们在语言上却有很多相同之处。他说:“‘水’、‘田’、‘种子’、‘稻’等农业词汇,在壮泰系列各民族的语言里相同或相近,表明在古代出现农业的时候,各民族是生活在一起的。‘酒’这个词壮语和傣语也相同,再从广西武鸣、荔浦、陆川等地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饮酒器来看,在商时期壮族和傣族已有酒,并且一起生活在岭南一带。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楚国的一首《越人歌》,用壮语、侗语、傣语都能译出来,说明那时候他们还是住在一起的。 <BR><BR>    范宏贵教授认为,将广西壮族人的体质资料和泰国泰族人相比的结果发现,他们的种族相似系数在一左右,表明他们在种族上很接近。 <BR><BR>    他说:“1992年在南宁举行的中泰文化学术交流会上,广西中医学院解剖学副教授朱芳武作了《壮泰体质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他对广西壮族的369个活体进行了研究、测量,这369个活体被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广西北部的龙胜、中部的马山和南部的大新,他们在当地居留史已达13代以上,且无其他民族杂居。而1929年泰国人索· 讪威迁和Puket Vachannanda把泰国中部、北部、东北部的1202名男性士兵活体分成三组也进行过研究。把两个学者的测量数据放在一起,对16项体征进行多元分析,采用种族相似系数比较结果,如果系数在3以内,则表明它们相互关系比较接近。经比较,种族相似系数在1左右,特别是大新组与泰人的相似系数达到0.76,这说明壮族和泰族在种族上很接近。” <BR><BR>    范宏贵教授又补充说:“从物质文化来看,壮泰系列各民族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住的房子都叫“干栏”,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他们都喜吃独有风格的糯稻制成的扁米。他们的民间服饰也大体相同,男子穿无领长袖,对襟的上衣,下边左右各一口袋,下穿肥大的裤子,束裤腰,不用腰带。女子着筒裙或者上穿短衫,下穿较宽大的裤。从精神文化上看,壮泰各民族都共同信仰一个民间的神,这个神的名称,它们的叫法一样,叫‘then’ 。” <BR><BR>    范宏贵教授还从文献上找到壮泰各族同源的一些证据。他说:“据越南河江省管霸县决进乡的布依族潘姓和韦姓的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中国贵州省安顺府望谟县的长田、博霸、打韦、那让等乡,19世纪中叶,因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而贫瘠而南迁。据在越南西北部和老挝收集到的泰族人、佬族人和泐族人用泰文手写的资料《版勐纪事》以及其他书籍记载,他们的故乡在九条河流交汇的地方,这九条河是红河、沱江、乌江、湄公河、南乌江、南涅河、南纳河,还有云南境内两条不知名的河流。” <BR><BR>    范宏贵教授的论证广泛,涉及了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地名学和人类学等多个领域。中国壮学专家农学冠教授对记者说:“范宏贵教授的论证令人信服。” <BR><BR>    民族史专家、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罗树杰副教授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增加了学术界对壮泰系列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的了解,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BR>

kenoodo 发表于 2005-6-5 23:42:00

<P>民族之间联合起来,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P>

mfb1058 发表于 2005-7-29 13:04:00

能并入最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壮、泰语亲属称谓看壮、泰两族先民的观念和习俗文化